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狂刷短视频 > 第三十七章 漕河新城

第三十七章 漕河新城

    众人到达漕河镇时已经是下午了,此时的漕河镇荒地丛生,农户鲜少,泥沼地一片一片的,如果不用心开垦,完全不能用来耕地。

    好在干地也有,可以用来建造房屋,而且不远处有一条河,是建造小型水电站的好地方。

    “徐兄,麻烦你前往刘六刘七处,让他们带人马来此地。”王川看着身前的一大片土地,极度适合建造房屋。

    五百多人,得先解决住宿问题,砖房暂时是不太可能了,只能众人协力协作先搭个草棚住着。

    环境慢慢改善,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吃喝拉撒的问题一步一步解决。

    吃饭的问题最重要,食堂要先解决。银子目前是够用的,一万两银子能换两万石粮食,一石等于200斤左右,即一万两银子能换200万斤粮食,假如一个流民一天消耗一斤粮食的话,200万斤足够500多流民吃4000天,也就是十几年不用为吃饭担心。

    虽然光吃是不够的,但是500多名流民可以进行分组,王川初步做了以下规划:

    农业部,就是专门种田种菜的小组,计划拨出100人;

    建造部,包含伐木,烧砖,搭建房屋等工作,计划拨出150人;

    后勤部,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并提供物资采购等工作,计划拨出10人,要求识字;

    防卫部,保卫财产安全,并提供夜间巡逻和基本安全保障功能,计划拨出50人;

    餐饮部,提供每日一日三餐,计划拨出30人;

    外交部,与州衙以及本地原住民进行沟通对话的部门,10人;

    防疫部,也就是基础性的医院,这个还得请州府的郎中先过来坐诊,先拨10个人过去打下手;

    最后就是总指挥部,由王川,陈时中,徐奔虎三人临时组建。

    没过多久,徐奔虎便领着刘六刘七和五百多流民过来,王川将自己的规划说给了他们听。

    一个长的很粗糙的汉子不解的问道:“那剩下的人怎么安排呢?”

    王川没有回答,而是问他的名字。

    汉子摸了摸头说道:“我叫高三,我还有个兄弟叫高二,我俩都是张茂的部众。”

    王川一听,脑袋突然有些疼,高二高三,恐怖如斯的名字,不由得让自己想起了那段黑暗岁月。

    “你问的很好,说明你会用加减法心算。这样,你在后勤组做事。”

    汉子挠着头,憨厚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马三马六顿时不高兴了,特别是被高二打过的马三,突然感觉伤口又疼了起来,忍不住嚷嚷道:“雷公大人,我们可是最先跟着您的啊,不是说好了他们只能做苦工的吗?”

    王川倒是把这茬忘了,之前说好张茂的部众用苦力抵消罪孽的。一旁的陈时中站出来说道:“做人不能言而无信,既然说好了那就要履行。不过我建议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仅仅是高二高三,所有的原张茂部众,都先在农业部和建造部做起,后面凭表现可以升迁或者进入其他组。”

    王川心想,妙啊,这样不仅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性,还给了他们希望。自己设想的新城可不就是人人平等的世界吗?大家的机会都一样,公平竞争。

    王川继续说道:“除了总指挥部,其他七个部门实行报名制,但是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不能进去。下面我分一下各个部门的部长,农业部刘六,建造部刘七,后勤部就我来负责,防卫部徐奔虎,外交部陈时中,餐饮部和防疫部就在南阳府的流民中选举出来。”

    除了原本属于张茂的一百多部众因为建功赎罪略微没有人权之外,其他人基本都照顾到了。

    很快,流民中就推荐出一个老者和一名健壮的中年人,老者正是之前跟王川谈话,最后被王川劝服的那个,名叫李老田,算得上是这群流民中的头头。中年人叫李动,因为为人憨厚正直,被推选出来。

    王川略一思索,便说道:“餐饮部就归李老田负责,李动负责防疫部吧,配合郎中做好留民营的健康管理工作。”

    两人皆应下,面有喜色,本来以为只是跟着神使讨个生活,没想到还能给个官做。这下众多流民就不用担心没有话语权了。

    领导阶层确定以后,很快各个部门便开始了招工工作。张茂部众一百多人平分到了农业部和建造部,所以农业部还有50个名额,四百多流民大多数都只会种地,为了挤进农业部,各显神通。

    “刘爷,我身体健壮,把我招进来吧!”

    “刘爷,我种田十几年了,没有我摆不平的地,让我进农业部吧。”

    “部长,这把豆子您收着,看能不能把我招进去。”

    王川没想到流民们这么耿直,原本以为没人去的农业部居然成了香饽饽。好在刘六为人刚直,素有威望,严格按照王川的要求,招满五十人以后便撤了报名处。

    其他人没办法,只能往其他部门分散去。建造部的刘七也很快招满了一百人便不招了。保卫部的徐奔虎也很快挑选了五十个身体健壮,身手矫健的人。

    餐饮部归李老田负责,五百多人中有很多妇女,都纷纷报名,餐饮部也很快成了娘子军。防疫部的李动优先招细心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好在人手充足,也快速招满。

    外交部,陈时中将马三马六两个嘴皮子招进来,然后在众人中再挑选几个口齿伶俐的,凑齐了十个人。

    王川看着各个部门人手渐渐招满,唯独自己的后勤部只有几个人来报名,关键还不合格。后勤需要会算账,不识字肯定没用。五百多人居然没几个会识字,真就离谱。

    其实,绝大部分中国人是不需要识字的。明代中国人,基本都是农民。而农民不需要今天那样使用化肥、农药,操纵新式农业机器。他们只要会用锄头,会用镰刀,基本就没啥问题了。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一生都不会离开家,有的一生没有去过县城,只去过附近一二十里的乡镇。在明代学会识字,也不是很容易的。正常来说,中文是比较难学的,儿童至少要学习三到四年时间才能达到看书、写信的地步。当年没有公学,都是私塾,上学费用虽不高,也不算非常便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