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丞相,放过我吧 > 第13章:老子就是喜欢种田

第13章:老子就是喜欢种田

    回到上庸的第二天,刘封便开始展开了他的稳固城防计划。

    第二天一早他就亲自来到,想修复跟孟达的关系。历史上刘封与孟达二人素有嫌隙,刘封还曾仗着刘备干儿子的身份霸凌孟达,把孟达仪仗队的乐鼓夺走,令孟达大为恼火。

    虽说孟达是三国初期(曹丕称帝算起)著名的墙头草,但现在一切都还没发生,应当拉拢一切能拉拢的力量。

    来到孟达府敲了敲门,很快门内便钻出一名扎着羊角辫的童子。

    “刘封求见孟达将军相聚议事,烦请通报。”

    “我家主人感染风寒数日未愈,不便见人,将军请回吧。”童子眨了眨大眼睛,脆生生地说道。

    刘封见这门童可爱,便赏了他几钱。

    也不知道这孟达是真病还是装病,说起来刘封也是他的上司,直接闭门不见,着实耐人寻味。

    刘封也不在意,命人把礼物放下,对童子一拱手道:“那就不叨扰了,就跟你家主人说,刘封曾前来探望,封此前多有得罪子度,就此赔礼。今荆州已失,上庸唇亡齿寒,望子度以大局为重。”

    看着童子唤出几名下人前来搬礼物,刘封转身离开。

    此行不求能立刻修复关系,先结个善缘再说。

    屋内,孟达听到童子的传报,也是纳闷:“刘封这人一直仗势欺人,今天这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回到自己府中,刘封一刻也没停下来,拿出了早就命下人给自己准备好的猪油、草木灰水等。

    没错,刘封要做的便是穿越老三样的肥皂。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肆虐,刘封要赶快把肥皂“发明”出来,解决清洁问题,减小军中大面积感染瘟疫的可能,再想办法将其推广出去,这可是一条生财之道。

    刘封按照自己前世熟读的各类某点名著里的描述,开始了混合熬煮、搅拌调制。

    就这样鼓捣了两个多时辰,搅得刘封手都麻了,然后毫无意外地失败了。

    “怎么回事,别人能靠这个发家致富,我连用来救命都做不到啊……”刘封大感泄气。

    又唤来下人,向他们描述了一下皂角的模样,看是否能找到。

    暂时先放下制肥皂的事,刘封又来到了铁坊,拿出马镫与鞍桥的图纸,交待铁匠打造,务求上庸城的骑兵全部能够装备上。然而铁匠告知城中的铁等材料储备不够打造如此多的鞍具,刘封想了想就缩减了打造的件数,先给自己的部曲装备上。

    刘封本来还想给自己打造一副趁手兵器的,现在也不得不搁置了。

    “怎么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利的……”刘封大受挫折,打造一座坚壁堡垒可真的难,处处都是难过的坎。

    经济、民政、粮草、城防、军队训练、装备等等,统统都要考虑到,带兵打仗可不是自己冲上去莽那么简单的事情。

    没有在铁坊停留多久,刘封马不停蹄来到了军营,找到了邓艾。

    “将……将军。”邓艾正在操练士兵,见刘封到来赶忙迎上来。看着军队被打理得整整有条,刘封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工具人实在是太好用了。

    “士载啊,你知道你的技能……咳咳,你知道今天我要找你来干什么吗?”刘封问道。

    “将……将军有话请……请说。”邓艾也不猜,用着磕绊的声音说着最直接的话。

    “上庸现在是我汉王势力的边界之地,北有曹贼虎视眈眈,东有江东鼠辈悄悄觊觎,以后定然战事不断。冬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我打算在这里屯田,今天找你商量一下具体的安排。”

    “将……将军英明……俺……俺正是屯民…出……出身……”邓艾先吹嘘了刘封一句,然后仿佛觉醒了什么似的,开始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述曹操屯田的制度安排,高谈阔论了一个多时辰都丝毫没有口吃的样子。大到军屯民屯的区别,耕地选取,水利建设,屯民从哪里征调,收成分配比例;小到种子的来源,耕牛农具如何征用等,听得刘封从大开眼界到头皮发麻。

    在刘封的认知里,屯田不就是士兵不打仗的时候去种地么?怎么还能搞出那么多道道来,果然专业事情就得找专业人去干啊。

    “行了行了。”刘封打断了邓艾的沉浸式发言,“以后屯田具体事宜就交由士载你来操心了,我们今天就先划定屯田的土地,到来春就可以实行。”

    “将军,这正是我本来准备要说的,上庸背山环水,雨水充盈,但山地居多,耕地较少,这是目前最大的难题。”邓艾说到这里不禁皱起了眉头。

    刘封想了想,说道:“我在蜀中时听闻,南中蛮族之地亦多为山地,当地人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梯,他们称此为梯田。我们可效仿之,将山坡上的树木荆棘砍倒烧光,再选缓坡侧分层削平如阶梯状,各级边缘用石头、土块、木材等筑矮墙固定,待春来雨后便可播种。”

    “将……将军见多识广,在……在下佩服。”邓艾听闻大喜。

    “开山凿土需征调民众,我会跟申氏兄弟商议,到时候具体安排就劳烦士载费心了。”刘封说道。

    “当……当不辱使命!”邓艾抱拳回答。

    发动民众需要跟地头蛇打招呼,正好刘封想跟这个本土豪强家族打好关系,择日不如撞日,刘封也想到就做,唤来一名士兵给申家带话,打算今晚宴请这兄弟俩。

    趁着还有一段时间才到晚上,刘封叫上邓艾到城外转转,选定几处山坡作为梯田。

    路过城中,刘封发现,明明是白天,但各家各户人烟稀少,至少有一半人家的门户是紧闭的。看着有些门户荒废多日的样子,刘封想了想可能里面的人已经早就不在了。街上商贩也不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行人也神色匆匆。就这还是一个郡的郡治所在,放现代一个村的集市都比这里热闹。

    可谓是民生凋敝。

    人们一说到三国便是多少英雄气,但其实,严寒、饥荒、瘟疫、战乱、死亡……这才是汉末三国的常态。

    刘封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深感自己这个话事人的责任。

    “士载,民屯收成就五五分成好了。”刘封淡淡说道。

    “将……将军……高高……义……真乃上……上庸百姓的再……再世父母。”邓艾赶忙往马的臀部一拍,跟上刘封。

    “什么高义,你才是高义呢!”刘封想起了前世的一些记忆,对邓艾的话大为不满。

    “乱世之中百姓们都不容易,现在土地荒芜凋敝,多给一些也能让百姓们更积极开垦,也是替汉王布施恩泽啊。”

    刘封也清楚,哪有什么恩泽,只是换种方式剥削罢了。但时代使然,刘封不可能在这种生产力条件下去搞土改,只能尽自己能力善待百姓。

    很快两人便走到一处山头前,邓艾认为这里就不错,临近水源,坡度也较为平坦,树木也不多,还基本都是灌木丛,便在地图上进行标记。

    “焚林造梯田要尽快,要赶在来春之前完成,明日就开始安排人进行吧。”刘封盯着眼前的山坡,想象着不久这里就会被改造成的一片片良田,想象着百姓收获时的样子,嘴角不禁上扬。

    “诺!”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