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黑背鲫

    鱼窝里面有了鱼,那自然就开始下杆了。

    这种七星漂钓鲫鱼最简单,先前已经找好底了,漂也调成了下四上三,言尘左手轻轻拿着铅坠,右手稍一用力,便将鱼线荡了出去,看准钓点,右手稍一控制,铅坠就准确无误落在了钓点水面上。

    这个时候,只要等待鱼线跟着铅坠沉到底就可以了。

    几秒钟功夫,鱼漂就到位了,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杆架,只能右手拿着,遇到岸边有水草的,可以轻轻放在水草上,毕竟不是一下杆就有鱼咬钩的。

    “有鱼星。”蹲在一旁的小清指着钓点,悄声说道。

    言尘点点头,没有出声,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聚精会神,所有注意力都要集中在鱼漂上,还有,所有异响,都有可能会惊扰到河底准备咬钩的鱼儿。

    时间是按照秒来计算的,小河边,两个少年蹲在河边,一动不动,盯着河面,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两个人都神经病呢,太阳越来越烈,此时几乎是当头照了,额头的汗像是蚯蚓一样,哪里舒服,就往哪里爬。

    很快,两人都是汗流浃背,满脸都是汗。

    此时,鱼漂突然上浮了半个,然后又不动了......言尘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回到这个年代后,第一次在这么好的钓点钓鱼,还是用这种七星漂传统钓,心情十分激动,甚至,忘记了炎热,忘记了此时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握着鱼竿的手也有点颤抖,不得已将鱼竿缓缓放在水草上,鱼竿抖动厉害的话,会传递到鱼线上,继而可能会传递到鱼钩上,这样可能会影响鱼儿咬钩的安全感。

    过了一分钟后,鱼漂开始以极为缓慢的速度上浮,一个,两个。

    “哗啦”

    言尘没有犹豫,直接提竿,这种漂像是标准的鲫鱼咬钩,绝对不能继续等。

    手上猛的一沉,鱼竿瞬间弯成一张大弓。

    “上鱼了,上鱼了。”一旁的小清站了起来,欢呼道。

    “别吵别吵......”言尘一边控制着鱼竿,一边让小清安静下来,鱼儿受到太多刺激,可能会在河里乱串,到时候,整个窝就被霍霍了,估计会很久都没有鱼再敢进窝吃食。

    半分钟不到,一条黑背鲫,被言尘拉出了水面,鱼线那么粗,直接飞上岸,根本不需要什么抄网,再说了,那个时候钓鱼,根本不会带抄网,家里也没有抄网,没有那个概念,即使遇到鲤鱼,也是慢慢拖到岸边,搞上来的。

    小清双手抓住黑背鲫,开始摘钩,钩比较大,所以吃的并不深,很容易就摘了下来,言尘放下鱼竿,将鱼拿在手上看了看,皮毛很好,亮堂堂的,即使是黑背鲫,也是发着光,第一杆就上鱼了,虽然不足二两,却也是算大的了,那个时候的鲫鱼,都是这个个儿,可能是品种就这样,在言尘记忆中,最大的也不会超过半斤,至于后来钓鱼塘那种斤鲫,都算是外来物种了。

    小鲫鱼味道鲜美,远远超过后来的斤鲫。

    有了收获,更有信心了,检查了一下蚯蚓,没有被吃完,还可以继续,蚯蚓虽然不值钱,要挖到合适大小和颜色的,其实也不容易,所以,钓鱼人都会物尽其用,绝对不会浪费的。

    第一条用了一分钟左右时间,第二条却迟迟没有来,鱼窝中鱼星不断,这里冒一个,那里又来一个,看的两个少年人,心情彭拜,手心都是汗,这汗水不只是热的,可能是太激动了。

    这大中午的,还有鱼获,实则不易。

    水面上三个鱼漂一动不动,偶尔旁边有鱼星爆裂引起波纹,推动了一下鱼漂,那种漂像很容易辨别。

    “怎么不吃了啊?是不是都被吓跑了啊?”小清疑惑起来,他不怎么会钓鱼,家里也没有钱买钓鱼的东西,所以一直跟着言尘,在旁边看钓鱼,钓黄鳝什么的,对于小清来说,也许这算是一种乐趣吧。

    言尘也纳闷,后来玩台钓,这种窝,这种鱼星,这种环境,不连杆,也不至于如今这般光景啊,动都不动,实在难以接受。

    自从读完大学,他没有怎么玩过传统钓,虽然玩的很少,小视频还是看了很多,传统钓的技巧之一就是要逗。

    其实,在没有鱼咬钩的情况下,不只是传统钓要逗,台钓,同样也是需要逗一下的。

    现在这个线组,问题太多了,鱼线太粗,钓个鲫鱼,差不多用了将近十号的线,这个线钓个大青鱼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鱼钩,大的简直了,言尘先前看过,估计没有七号,怎么也有五号了,像钓这种鲫鱼,用个三号的足以,即使遇到什么大鱼,三号钩也还是能搏一搏的,问题不大。

    还有就是那个铅坠了,缠了太多铅,沉水的速度是有了,鱼咬钩的渔汛却被无限缩小了,估计很多咬钩,都是看不到了。

    言尘心中想了会,决定作出改变,无论怎么样,现在的脑海中可不只是小时后那些钓鱼技巧了,后世那些一个人钓鱼的日子,除了消磨时光,钓技可是大有长进的。

    “等一下,我来调整一下线组,小清,你渴不渴?”

    刚才太沉浸于钓鱼了,两个人光出汗,都没有喝水,而且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带水壶什么的,那个年代,很少有人会带水壶去钓鱼的,言尘想了想,大概是都不会跑很远,而且,就算真的渴了,跑回村子找口水井,还是很容易的。

    小清心领神会,正准备回去找水,被言尘拦了下来,说道:“等一下,我家田里有香瓜的,你去摘两个过来吃吧,我爷爷都不在家,不会说的。”

    也是,小清一听有香瓜吃,谁还会去取水啊,“好的,我马上去搞,小尘哥,两个够吗?”

    “你小子......两个还不够啊?吃完再说,摘多了,会被发现的。”言尘知道,这些香瓜,都是要拿来卖钱的,一个瓜也能卖个几毛钱呢,他是很久没有吃到自己家种的瓜了,所以才想着偷偷搞来解解馋。

    小清伸伸舌头,起身就走了,言尘突然想起了什么,叮嘱道:“我家地认识的吧,别去摘别人家的啊。”

    小清唉了一声,转眼就没影了,言尘这才底下头,看着拉上来的线组,需要临时做些改变才行,不然钓点的鱼是钓不上来的。

    鱼线和鱼钩是没办法换了,以后再说。

    首先,将铅线折了一半下来,减少了重量,然后,留了一个浮漂不动,其他的都往下拉了二十几公分,这里的水深还算不错,大约有一米五左右,他往下拉的目的是,验证留在鱼线上的铅线,是否可以将浮漂都拉下水,而且是要刚刚好能拉下水才是最好的。

    加加减减,很快就完成了铅重的调整,这一步是最大幅度的减少铅重,这样可以最大幅度减少鱼咬钩后的阻力,确保咬钩的渔讯准确的传递到鱼漂上。

    然后,调整了铅线和鱼钩的距离,言尘知道,后来,市面上有那种鱼钩和铅坠连在一起的鱼钩,那种鱼钩是专门用于传统钓的,只是这个年代是没有的,只能将就着调整一下,起到增加灵敏度的效果。

    一切调整就绪,言尘自言自语道:“这下应该会好很多吧。”

    言尘心中是有信心的,难得来到这个年代,又遇到这么好的钓点,要是没有合适的钓组,真的是浪费了。

    等到下次镇上有三集,一定要去淘淘,有没有更合适的鱼钩和鱼线什么的。

    不过,自己好像没钱,爷爷奶奶也很少给零花钱,这倒是个问题。

    “小尘哥小尘哥......你看。”小清也满载而归,一手拿着一个瓜,左手的递给了言尘,“洗过了,很甜。”

    这时,言尘才发现,小清右手那个香瓜已经被咬了好几口了。

    早就口渴难耐了,这香瓜正好拿来解渴,不但解渴,还能充饥,此时已经是午饭时间,估计留给自己钓鱼的时间,不会太多了,最多半个小时,奶奶肯定会出来找他吃午饭的。

    时间是宝贵的,绝对不能浪费,边吃,边将线组抛下了水,先前还换了一条蚯蚓,因为拿出来太久了,蚯蚓有点干,在水下,最好还是用活蚯蚓比较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