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大歌厅崛起 > 第26章 唇典论合字

第26章 唇典论合字

    等周一航当天份的演出全部结束时,手机上已经有了两个施总的未接电话。

    回拨过去,说清楚方位,很快身旁就停下一辆大奔。

    周一航本来以为可能会到什么酒店会所呢,结果车却渐渐开出了市区,接他的司机解释说是去侯大师的家里,施总他们已经到了。

    车子直接开进了一片别墅区,小区的名字让周一航恍然,这是近来宣传做的很大的本地名流聚集地,去年奥运会的几位本省冠军,据说开发商都在这里每人奖励了一套房产呢!

    侯大师在自己家里依然是一帮人前呼后拥,若在后世,绝没有人敢这么张扬,但在这个时代,就是成功的标志。

    看到周一航进门时,居然主动站了起来,很有些降阶相迎的和蔼!

    在施总礼节性地介绍过后,侯大师主动握手的礼节很现代,说的话却却是极其讲究的传统:

    “周老板辛苦!”

    “山水有相逢,都是合字儿(朋友)。”

    “请您到我这黄草窑子抿山(喝酒),是有个并肩子(兄弟)想和您柳一柳(唱戏),您攒儿亮(明白江湖事理),肯定不会见怪吧?”

    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

    这几句话就是标准的江湖切口,也叫唇典。

    是老辈子江湖人中的一套完整而复杂的认证体系,为了避人耳目,内部专用的黑话。

    歌厅里周一航下场后,接下来的节目侯大师犹如贤者时间,就像吃完了朝天椒再吃别的,总感觉有点寡淡无味!

    没有提前退场纯属是对其他演员的尊重,那样做无疑是对演员极大的伤害和打击。

    他出身梨园,既懂规矩又念旧!

    对周一航,他真的很尊重,绝不因为他的年纪而轻看,称呼他老板也绝不是调侃。

    过去的戏班,观众绝大部分都是冲着角儿去的,几十号人马都得靠着角儿的名声吃饭,那他就是毫无争议的老板。

    所以梅兰芳就是梅老板,程砚秋就是程老板,马连良就是马老板……

    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娱乐圈顶流!

    就照这位浩然堂皇的嗓子,台上那纵横睥睨的气质,搁在哪个时代都得是个大角儿。

    看周一航似乎还懂一些江湖规矩,这在年轻人里可太难得了,忍不住就想盘盘他的道。

    周一航这会儿就不敢乱说话了,以前学着玩儿是纯属好奇,就是个二把刀,现在当面的可是真正跑过码头的。

    “侯先生是相家(内行)!”

    “您灯笼扯的高(眼光好),我是个空码儿(没有师承),半开眼(对事理一知半解)!”

    还是赶紧说实话吧,别万一说错话让人误会,惹来是非就违背自己的初衷了。

    “人不亲艺亲,艺不亲祖师爷亲。”

    “我很愿意能跟前辈学习切磋!”

    侯大师很开心!

    在有求于他的人眼里,他需要保持高人的神秘莫测!

    在真正的豪门权贵面前,他更要维护奇人异士的风范!

    现在周一航不按社会上的规矩,称呼他先生,就说明双方是以梨园前后辈的身份来结交,这个台阶给的就很舒服,这种定位本身就让人很松弛。

    酒菜摆好,看得出来侯大师是用了心的,除了食材珍贵,大厨肯定也是专业的,摆盘都不一样。

    主宾除了周一航和施总,还有一位就是那个报信兄弟老吴,几个帮闲敬陪末座,主要是负责捧场搞气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侯大师和施总都是人精,周一航也是两辈子几十年的见识,放开胸怀后,大家很快就聊得热火朝天!

    侯大师和老吴对周一航的唱功不止是钦佩,更是一种由衷的赞叹。

    越是内行就越是知道这有多难得!

    戏曲里的四功,“唱”排在第一位,是最吃天分的,是重中之重!

    其他“念做打”三功,某一项短板还不算太致命。而且只要不怕吃苦,迟早总是能练的出来。

    唯独嗓子不好,老先生早早就会告诉你,这是“祖师爷不赏饭吃”!

    传统戏曲的练声方法有非常科学的一面,也有非常顽固的一面。

    往往就是师父提出一个位置的要求,告诉你脐下三寸之处叫丹田,气沉丹田,然后就找个墙角儿自己喊去吧!

    什么发声原理、声带构造、三腔共鸣,师父哪讲究这个,自己还糊涂着呢……

    都是凭着天赋在唱,一辈子不也这么过来了吗?!

    徒弟再多问几句,就像菩提老祖传猴子秘法一样,神秘地甩出几句“脑后摘金”、“声音要从头上飞出去”等等玄之又玄的说法,然后挥挥手自己悟去吧。

    拜托,这些只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和感受,又不是方式方法,谁能从这些话里悟出真经啊?

    嗓音天赋好扛得过来,日后就是铁打的嗓子能跟随一辈子,无数前辈名家七老八十依然声若洪钟,台上威风不减当年;

    扛不过来……您还是考虑改行吧!

    聊的开心,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开始亮嗓子。

    酒什么时候不能喝,菜凉了都不带热的,直接重做,食材多的是,大师傅都在旁边候着呢!

    侯大师会打鼓,老吴就是琴师,汉剧本身就是京剧的前身,很多东西都是通的,名剧名段基本都会,就看周一航会什么了。

    周一航会的还真不少!

    三年口罩时期,很多工作都停了,宅在家里无趣,周一航偶然在网上看了部京剧电影《穆桂英挂帅》,从此入坑,一发不可收拾!

    在那之前,周一航对京剧的了解,仅限于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常规了解。

    三年之后,无论是生旦净丑的行当特点,还是一些梨园轶事,谁都不会再认为他是个血外行了。

    而且周一航不分流派,也从未拜过师,纯粹就是觉得怎么好听就怎么学怎么唱。

    恰恰侯大师二人也不是京剧科班,更不是死抱祖宗规矩的老顽固,同样尊重买方市场,惟观众喜好论!

    一时间三人玩儿的不亦乐乎!

    周一航虽然没有拜过师父,但在那三年里是真正下了功夫了的,每个板眼、裉节儿、甩腔都是恰到好处,让席上众人包括施总都听得如痴如醉,不多的几个人却烘托出了仿佛票友大会般的喧闹。

    最主要还得说是周一航状态好。

    金声玉振般的嗓子就像侯大师家的珍贵食材一样,可着劲儿地往上堆,让整个别墅都宛如在夜空里熠熠生辉!

    先别说刀工、烹饪火候了,单这食材本身就鲜得不行啊!

    《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四郎探母》,“三斩一探,让老生好看”听说过吗?就是说明这几出戏的演唱难度!

    对了,《叫小番》就是《四郎探母》里杨四郎的唱段。

    《铡美案》、《锁五龙》,听听这黑头、花脸,听听这戏曲里的摇滚嗓,啥吼音、怒音都是咱老祖宗早就玩剩下的!

    侯大师刚开始也唱了几段,腔调韵味依然在线,但一到高音嗓子就跟不上了,后来索性就专心打鼓,同样玩儿得飞起!

    周一航唱得过瘾,一帮人听得更过瘾。

    侯大师后来还遗憾周一航不应该光素身唱,哪怕没戏服、髯口,怎么也应该再加上几个身段啊!

    身段?

    这个周一航是真不会,既没有人教,也没自己琢磨练习过,就只能抓瞎!

    好为人师的心理大多数人都免不了。

    可有一功比你强了,侯大师兴致盎然,主动为他讲解示范。

    还别说,虽然已经发福的很厉害,但手眼身法步还是能看出来功底不俗。

    以周一航的悟性和身体条件,学习的速度让侯大师连连感叹天才,同时也为自己能在天才的艺术世界里增砖添瓦倍感欣慰!

    对于从一开始就架在旁边摄像机,周一航并没有在意,每天在歌厅里拍照的人多了,他还以为是侯大师的个人兴趣呢。

    ******

    PS:作者是个萌新,也是第一次写书。

    前面有点没刹住车,对音乐和戏曲的专业知识着墨略多,虽然已经尽量通俗化,可能还是会让有些人不耐烦。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评论留言交流,一定认真斟酌!

    对起点的数据、算法都不太懂,如果您觉得本书还略有可取之处,月票、收藏、追读,求各方大佬支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