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来自岁月的纪行 > 第八十七章 巽而有为

第八十七章 巽而有为

    巽,就是风。天下之至柔,莫过于风。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故而无孔不入。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是也。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入,犹如政令颁布,风吹草偃,上行下效,深入民心。

    君子旅而无所居,如龙游浅滩,巽而自保,所谓曲则全,正是此意。遭受磨难时,更不可莽撞行事,需上下请教,多做调研,方可。

    从这开篇,我大概知道,此章修持,当以柔取胜,以静制动。若遇阻隔,不可强行突破,应当反复多次,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觉悟,自然化解。

    总章心法:“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武侯注曰:柔顺乎刚,权宜之计也;君子不可久处卑,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巽,终非立身之道,故只可小亨。巽,征吉而贞凶也;乐处卑下,无所作为,终难自保,是为贞凶也;顺而悦,悦而有随,有随则伐谋易成,是为征吉也;不利贞,而利伐谋,故曰利有攸往。巽,上行下效也;上下相应则急,不相应则凶,故曰利见大人。

    注释得非常明白。就是不能一味的柔顺,不然会带来危险。柔顺是为了有攸往,是为了见大人。

    可见,柔是为了取胜,静是为了制动,滴水是为了穿石,锯绳是为了断木。柔为之用,非为之守。就如此章之修行,当以柔入,但需要目标明确,专心致志,最终才可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以气化形,呼风唤雨。

    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诸侯皆不用,可谓“旅而无所居”至矣。

    有一回,孔子来到郑国,跟弟子们走散了,孔子独自一人寻自东门,神色慌张,十分凄凉。郑国的人就把这事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人,脸颊像尧,后颈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是腰以下却不及大禹王的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犬。”子贡便马上猜到是老师孔子。

    寻着孔子后,子贡把郑国人说的话,据实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却笑道:“他说的形状,不像。说我像条丧家之犬,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在陈绝粮,跟着的好多弟子都饿病了,不能赶路。子路见此情形,十分悲愤,就跑过去问孔子:“君子也会穷途末路吗?”孔子耐心告诉他:“君子即便穷途末路,也固守心志;小人到了穷途末路,就会乱来。”

    孔子推行仁政,无有国君接受。门人都说:“夫子之道,天下莫能容。”应适当调整,以适应时代。只有颜回说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言君子不器,却说子贡是礼器瑚琏。孔子评价子路也是,不知其仁,不得其死。却唯独欣赏颜回。颜回死,子为之恸。

    孔老夫子可谓巽之典范。在陈绝粮,旅而无所居,纵有弟子三千,却依然谦虚好礼,不作威作福;但对于坚持的原则,却即便天下莫能容,也固守心志,不容然后见君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