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山河英雄传奇 > 第三十三章 人才最重要

第三十三章 人才最重要

    三个多月之后,叶展的伤势不仅完全恢复,而且技艺又有精进,一方面得益于他习练薛平岳传授的长春功进境极快,真气日益增厚;另一方面,他在脑中对这场大战不断进行复盘,分析更快、更强、更有效的应对方式,将自己的杂学与凌波步、无双刀法等师父所传授的高阶武学相互印证、融合,力图有所突破。

    芷青则早早的被接回了家休养,临别之际两人虽没有说什么,但芷青回眸一瞥的情意让叶展回味了好些日子。

    这场大战是叶展平生第一次与天下第一流的高手的交手,所面临的凶险前所未有,可以说生死悬于一线,若不是种种机缘巧合,让芷青使出神奇的一招,恐怕早就已经命丧当场。

    但也正因为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极为难得的体验让他明白了“天下之大,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彻底打掉了骄矜之气,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另一方面,他也更理解了“好汉难敌四手”这句自古以来的明训,如果当时身旁有师父在,哪怕是陆铁山他们几个在,至少能有攻有守,绝不至于陷入绝境。

    因此,这几个月来,除了养伤之外,他还做了两件事:一是不停的建议两位师父早日广开门墙,二是让陆铁山几个既要抓好训练,也要初步建成相对牢靠的小集团,以备不时之需。古今中外,能最终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动用所有资源,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

    薛平岳、张沧查探多日,亦未能发现那伙杀手的踪迹,就像是凭空出现,又如风一般消失不见,让两人暗起警惕,本以为僻居乡野就能独善其身,此时方知威胁仍在,体会到了些许势单力孤,倒是将叶展的话听进去了。

    “广开门墙,这话说起来倒是容易,但我朝向来对‘以武犯禁’这四个字看的极重,贸然行事,恐遭来不必要的麻烦。”

    薛平岳从军多年,知道本朝太祖本就是民间武人出身,在江湖上交游甚广,不堪前朝的种种盘剥,于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多种机缘巧合之下,才坐定了江山。

    因此,以前车为鉴,他立国之初立下了一条铁律:各地大小武馆均须向当地官府申请备案,每月进行定期巡检,并且按人头缴纳重税。原本开设武馆大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经过这么一折腾,往往入不敷出,也就没有人愿意干了,自己家的绝活就留给儿孙继承。

    大家都偃武修文,冲刺科举,正入了太祖毂中。只过了短短几十年,除了白马寺、长春派等本就有传承的大宗派之外,全国的武馆寥寥,甚至有独门绝技失传,叶展之所以能重金搜罗到不少好东西,也与此政令密切相关。

    “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行不行,还请两位师父斟酌。”叶展此时不仅伤势尽复,长春功也算打下了根基,说起话来也渐渐脱去少年人的稚气,更多了沉稳自信的气度。

    “徒儿有个展翼会,刚刚开了个头,把班子搭起来了,预计再过几个月就会进入收获期,需要招募大量的人手。我粗略估计了一下,今年年底前就得增加二三十人,后续还得有个一两百人的不断补充,否则根本无法运转顺利。”

    “你这是什么生意啊,不就是种蟠桃吗,需要这么多人手?”二人对展翼会有所耳闻,因为于平进进出出的很多次,但怎么也想不到会有如此的规模。

    “灵山蟠桃的种植只是整个环节的一个部分,我们还要扩展物流、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说起自己的生意,叶展神采飞扬的比划了起来,“再说,一旦这个产业链建起来了,不仅是蟠桃,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渠道卖出去,未来我们还要走出吴州,将触角伸展到全国各郡各州,这就需要足够的人才储备啊。”

    “所以,我的想法是,以展翼会的名义先招募一批十七八岁体格健壮的小伙子,作为第一期,进行六个月的短期培训后就能使用,随后再招第二期、第三期,年龄更小也没问题,可以作为人才储备,只要展翼会的生意越做越大,第四期、第五期就可以持续的办下去。”

    “为了让这些展翼会的伙计们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当然要作一些培训的安排,所以将会礼聘算学、文字、贸易等多方面的专才进行授课。”说到这里,叶展顿了一顿,露出了些许狡黠的微笑,“二位师父也将被分别礼聘为‘健体’和‘水运’课的教习,每月按时支付聘金。不知可否屈就?”

    “另外,新伙计的培训基地就放在蝴蝶谷,我们在营建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足够的场地,码头和船舶也已基本齐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两位师父点头了!当然,只有伙计中最为优秀者,两位师父经过考察后可将其正式收为入室弟子,传承技艺,长期培养。其他人就只是短期集训,符合我的最低要求就行了。”

    叶展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己的宏伟目标,眼神中流露出罕见的激情和狂热,薛张二人倒是没想到他已经想的如此周全,不仅规避了官府的政令,就连场地都已经安排妥当。

    薛家是世代官宦,薛平岳又是沙场征战多年,他看的更远一些,若是一切顺利推进,那么十余年后,这个展翼会不但拥有强大的经济资源,还会掌握上千人的人才队伍,这些人亦文亦武、亦工亦商,如果使用得当,那将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最可怕的是,手握着这股力量的叶展到时候刚还不过二十五六岁,正当青春鼎盛大有作为之时。

    “哈哈,看起来你是想要脱虚向实,从你们叶家的钱庄生意中脱离出来,自立门户,搞一个农工商一体的组织,跟你的大哥别一别苗头喽。”薛平岳呵呵笑着,佯装只是看到了叶展的生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大致上我没什么意见,就看张老弟有什么想法?”

    张沧面色平静,心中却也有波澜起伏,东夷骚扰日益频繁深入,已经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渗透,千里海防,处处设防,又怎么防得住?自己的操舟水战之术算得上当世顶尖,总要把它传承下去,期待有朝一日能给予来犯之东夷迎头痛击。

    他瞟了一眼垂首站立的叶展,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是颇为欣赏其资质能力,另一方面又觉得此子谋划有些弄险,芷青似乎又对他有些情愫,隐隐有些担心。不过,叶展此举虽有私心,但总体利大于弊,他也倒也不想反对,于是只淡淡的答了一个“好”字。

    “如此徒儿就安排下去,贴出招募公告。”得到师父的支持,意味着自己在拜师那天的筹划已经展露出雏形,叶展立时喜上眉梢,继续说道,“我想着第一批的招募不过数十人,范围就放在灵山周边的十里八村吧,日后可以扩展到吴州、吴郡乃至全国。”

    招募过程极其顺利,甚至可以说在灵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原因不言自明。原本这些年轻人的人生选择就是务农,辛辛苦苦一年,如果老天爷帮忙,还能勉强维持温饱,若是遇上水旱灾害,则顿时限于困顿之境。

    如今,去展翼会做工不仅每个月发钱,足以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还能学读书写字,据说做得好了还能升迁,甚至有机会能分到一种叫做股份的东西,哪怕不干活也能分到钱,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再说,这是叶氏钱庄的二少爷开办的,哪会有什么风险?

    因为报名的人成百上千,而按照叶展的计划第一期只招五十人,赵一帆和于平两个负责人不得不在挑选结束后,还要尽量安抚住热情高涨的人群,将其一一登记在册,允诺其作为下一期招募的备选。

    作为展翼会的实际操盘者,于平也终于摈弃了自己的小农思想,以千亩桃林为质押,以年息一成的成本从叶氏钱庄灵山分号借出了三千贯,基本满足了人员、物流仓储以及吴州城内、吴郡其他十余州设点的资金需求,就在五月上旬早桃成熟之前,全部布置妥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