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卖猪还债

    五毛多吗?

    其实并不多。

    先不说鱼价得随行就市,随时有波动。

    就光说运输费和售卖期间的自然损耗(死鱼),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得提前预计进去。

    再退一步讲。

    铁柱现在也就是没有本钱,这才唯命是从,等到他哪天缓过劲来,有能力单飞时,自己的算盘可得就要落空。

    要让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草。

    用威慑捆绑的盟友,远没有利益来的稳妥。

    余平始终相信……

    暴力是不能长久的,精明的商人往往只赚取有限的利益。

    “三,三哥,你说真的?”

    铁柱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还骗你不成?”

    余平眼神一凝,有点不耐烦道:“就这么说定了,你这两天先去弄摊位,好了过来找我拉货,快去吧。”

    事不宜迟,余平催促他立马行动。

    “好,好的。”

    铁柱这才将信将疑的答应下来。

    不过下一刻又有点踌躇起来,他过来钓鱼都是傍晚才走,到时候他爹会骑自行车过来搭他。

    可这个点收摊的话,得他自己走回去。

    在这种三十三四度大夏天,走上四五里的山路,而且还要拎着一筐鱼,少说也得半个小时左右,到时候鱼多半都得死光。

    “怎么了?”

    余平看他没动,还以为他卖鱼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鱼……”

    “鱼怎么了?”

    “我,好像拿不走。”

    “那放了呗。”

    余平下意识的接口道。

    以前他钓鱼的时候,只喜欢钓鱼,不喜欢吃鱼,所以大部分时候钓了鱼都没带走,直接来个原地放生。

    “那多可惜,一块多一斤呢,这可值不少的钱。”

    “额……也是哈。”

    余平这才想起来,这是在93年,货物稀缺的年代。

    “要不……”

    突然,铁柱看了看余平,说道:“三哥,我都送给你吧,你家近,拿回家不会死。”

    “我要这玩意……那啥,也行。”

    余平下意识的就要拒绝,不过想到家里顿顿土豆、厚皮菜、莴笋啥的全素宴,他还是选择了接受。

    再怎么说,吃荤总比吃素好。

    “那我先走了,谢谢三哥。”

    铁柱脸上带着笑容,心情愉悦的离去。

    等到他彻底走远后,反倒是余平开始踌躇起来。

    “要不要回去?”

    这是个问题。

    一方面,他现在有点怕回去,怕再撞见自己的爹,来个自投罗网。

    另一方面,他又很着急,着急为钓鲢鳙做准备,那可是要制作特定的饵料和钓具,都得要时间。别到时候人家摊位找好了,自己拿不出鱼,那就尴尬了。

    “算了,迟早都要面对,先回去再说。”

    余平想了想,打定主意,心说:“我还不信老余能把我打死。”

    堵不如疏。

    这个道理,余平还是懂的。

    光着膀子扛着鱼,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凹凸不平的机耕道上,余平又是一阵后悔,后悔没穿鞋子出门。

    好在是路程也不远,也就十来分钟,余平回到了家门口。

    当看了看那敞开的大门时,余平又是一阵犹豫,想着要不要先观察观察。

    “三儿,你蹲在这干啥?”

    突然,身后有人喊了他一声。

    余平转头看去,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胖子,长得膘肥身健,脸圆膀粗,尤其是他的奶油肚,跟怀胎六七个月似的,站着都看不到脚尖。

    模糊的记忆逐渐变得清晰,那是他家的堂叔,比他爹小两岁,叫余友根。

    从祖上论,和余大友有着同一个爷爷,按照字号排行,率属于“友”字辈排行,比他“明”字辈排行高一辈。

    “二叔。”

    余平招呼一声,没好意思明说,随口胡诌道:“纳凉呢,你怎么来了?”

    “哦。”

    余友根也没当成一回事,指了指背后的秤杆和箩筐,道:“你家不是卖猪嘛,我来买。”

    余平这才想起,这个二叔了不得。

    在他小时候,家里还吃不上肉时,人家就天天肉、顿顿肉,全家老小吃得个肥头大耳,膘肥身圆。

    无他。

    卖肉的!

    “我家要卖猪?”

    余平一愣。

    他这才想起来,他家里确实有养猪,还养了两头。

    一头是花的。

    另一头也是花的。

    平时都是老四余清、老五余凯,放学后去野地里割猪草。割一种叫做“狗肠子”的野草,满满的一大背篓,四五十斤,自己还经常帮他们背来着。

    只是印象中,那猪喂了大半年了,但始终长不大,也就百多斤,还没到出栏的时候。

    带着疑惑,余平跟着二叔回家。

    “大哥,大哥……”

    一进屋,二叔余友根就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吓得余平赶紧放慢了脚步。

    “谁啊?”

    好在是答应的是陈俊芳,没有听见余大友的声音。

    余平这才稍稍安心。

    “我,友根……”

    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余平一个闪身,直接溜到了后院。后院有个蓄水池,两立方大小左右,那是平时装生活用水的地方。

    记忆中,家里买了鱼,都是养在里面,和生活用水共一个池子。

    93年的现如今,也不讲究。

    余平找到池子,池子中蓄了半池子的水,索性他也没有犹豫,直接将鱼全部倒了进去。

    “哗啦啦~~~”

    十几条鱼被倒入水缸,刚刚还奄奄一息的鱼群,立马变得活蹦乱跳起来,根本不像干了十多分钟的样子。

    主打一个野性。

    “……就在后面,你来看看吧。”

    与此同时。

    陈俊芳领着余友根来到了后院。

    他们家的猪圈就在鱼缸的不远处,是青石板围起来的猪圈,上面搭了一个草棚子,旁边还有一个狗舍,栓了一条半人多高的土黄狗。

    “咦?三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领头的陈俊芳这才发现了余平,好奇的问道。

    “刚刚。”

    余平随口答应一声,正要想怎么解释时,陈俊芳却先一步开口道:“你回来正好,帮你三叔抓猪,我们今天得把猪卖了。”

    说完就朝着猪圈走去。

    余平顺着的目光朝着猪圈看去,两头百二三的猪,正躲在猪圈的阴凉处,睡在屎尿混合的角落里,浑身的占满了猪屎,呼噜噜的睡大觉。

    “真要卖?”

    余平诧异的问陈俊芳。

    陈俊芳叹了一口气,点点头道:“嗯,卖吧,反正喂了这么久也喂不大,留着也没啥用,索性卖了吧。”

    尽管话语中满是嫌弃,但是明显的,余平在她眼中看出了浓浓的不舍和些许的无奈。

    有内情?

    余平在这时候也没好多问,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来,三儿,帮叔搭把手,把笼子递给我。”

    就在这时,二叔肥硕的身躯,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翻进了猪圈。

    说来也怪。

    就在他进圈的瞬间,刚刚还呼呼大睡的两头猪,竟是莫名的同时惊醒,眼睛同时恐惧的看着他,发出声嘶力竭的嘶吼,像是……看到了什么大凶之物。

    “畜生,别叫!”

    余友根呵斥一声,两头猪吓得连连后退。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余平甚至看到了它们的腿脚在打颤,宛如筛糠。

    余友根根本不管这些,大步上前,一把揪住一头猪的耳朵,花猪立马浑身僵硬,余友根单手就将其拽到猪圈门口,接过余平递过来的笼子,直接将其困在了里面。

    如法炮制,另一头也是不能幸免。

    后面的事就简单多了。

    用陈俊芳找来的一根“千担”,穿过吊秤,再挂在一头猪的笼子上,余友根和余平两人将其抬起……秤。

    “118斤。”

    余友根看秤到,熟练的报数道。

    “再旺点,再旺点。”

    陈俊芳在旁边连连开口,赔笑道:“知道是咱自家人,我连食儿都没多喂。”

    农村人卖猪,讲究一个能喂就多喂,毕竟猪食不值钱,喂饱了还能当肉卖,家家户户都爱耍这种小聪明。

    “要不这样,嫂子。”

    余友根看了一眼干燥的石槽,知道陈俊芳说的是实话,也是大方道:“我给你凑个整,算120斤得了,你看怎么样?”

    哪怕是算120斤,他其实也是赚。

    猪一顿可不止吃二斤草料。

    “也行。”

    陈俊芳同意。

    如法炮制,另一头猪秤下来,算的是125斤。

    两头猪245斤,毛猪价格二块三,算下来合计563.5元。

    只是在给钱的时候,余平再次古怪起来。

    563.5元的猪钱,余友根却只给了65元给陈俊芳,便说道:“嫂子,清了,不过你们这又是何必呢?”

    陈俊芳并没有回话。

    十多分钟后。

    帮余友根将两头猪,分别捆在他“狗儿车”的两侧,等到他“蹦蹦蹦”的将车开走以后,余平终于忍不住问道:“妈,为什么他只给了你65元?”

    陈俊芳无奈的看了余平一眼,犹犹豫豫道:

    “……还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