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境窘迫

    “什么还债?”

    余平不解。

    脑海中,他属实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哎。”

    提起这茬,陈俊芳叹了一口气道:“你爸不让我告诉你的,他觉得太丢人了。”

    说完后,更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到底是什么事,我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为什么不能知道?”

    从她的眼神中,余平看出好像和自己有关。

    “你倒是说啊。”

    “那……我给你说了,你别让你爸知道。”

    “我保证。”

    “前几天你打了人,人家不愿意就这么算了,非要把你关进去,最后还是你二叔找上门,赔礼道歉,并赔了人家五百块钱,这事儿才算了了的。”

    说到这,陈俊芳又是叹了一口气,补充道:“你也知道你爸那个人,一辈子要强,欠人家这么大一个人情不说,还让人家垫钱,所以他说什么都要把钱先还了。可是家里哪有钱,所以……”

    后面的话,陈俊芳没有继续。

    但余平已经懂了。

    难怪先前余大友生那么大的气,说他是丢脸的玩意,吵着闹着要打死他……

    也难怪他三叔经过这顿打,最后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原来还有这事儿啊。

    两头猪!

    父母辛辛苦苦攒钱买的猪苗,弟弟妹妹们辛辛苦苦打猪草,养了大半年,结果……拿来还债?!

    估计是谁心里都不太好过。

    “妈,我知道了。”

    余平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淡淡说道。

    此刻,他没有过多的解释和保证,与其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脚踏实地的改变,更能让人信服。

    一瞬间,他觉得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对了。”

    突然,余平提醒道:“我抓了鱼回来,晚上我们吃鱼吧。”

    说着指了指后边的大水缸。

    “哪抓的?”

    陈俊芳疑惑。

    然而等他看到满满一池底的鱼以后,整个人都惊了一下,不确定道:“你,你该不会又去哪儿……瞎搞来的吧?”

    余平一愣。

    三爸你的形象到底有多差……余平赶紧解释道:“想什么呢?这是在水库钓的,别人送我的。”

    “那你有没有强迫别人?”

    “那不能够,人家心甘情愿的!”

    “好吧,如果哪天我听到风言风语,铁定饶不了你,对了……”

    说到这,陈俊芳又是补充道:“人家送你这么多鱼,你要不把咱家的菜给他拿一点,都是咱自家种的,新鲜。”

    “这……”

    余平无奈:“妈,用不着的,再说他人都走了,以后再说吧。”

    93年的农村人最是朴实,讲究一个礼尚往来,生怕对自己好的人,吃上一丁点儿的亏。

    “对了,爸呢?”

    “帮人打谷去了,对了,猪也卖了,我等下也得去帮忙,晚饭你们自己做。”

    余平这才想起,现在是水稻收割季节。

    农村人讲究一个互帮互助,今天你帮我家打,明天我帮你家打,热热闹闹就把农活干完了。

    也不需要给钱,管饭就行。

    “哦。”

    余平应了一声,放下心来。

    “等等……妈,咱家里有黄豆、玉米面、麦面、大蒜、酵母粉,和臭鸡蛋吗?”

    “前面那几样有,你说的臭鸡蛋……那没有。”

    “就没有搁久了坏掉的?”

    “咱家才几只鸡?每天就那么几颗蛋,家里人都不够吃,哪有拿来坏掉的的。”

    “也是哈。”

    穷人家的孩子最是仔细,不可能出现这种纰漏。

    “没事儿的话,我就先走了。”

    “好。”

    等到陈俊芳走远后,余平快速的思索起来。

    在缺少香精、小药的当下,如何搭配,才能作出一款爆护的鲢鳙饵料,这是一个技术活。

    不过很快他就有了思路。

    鲢鳙饵料其实并不复杂,重点是要抓住鲢鳙的习性,就能做出有效的饵料。

    一个是饵料带有酸臭味。

    鲢鳙最喜欢吃带有酸臭味的东西,比如蒸熟的玉米窝窝头发酵,比如豆渣发酵,比如加点臭鸡蛋等等等等。

    再加上少许蒜粉,用穿透水层,引起鱼的注意,那就能起到快速聚鱼的效果。

    二个是能够持续的雾化。

    由于鲢鳙嘴巴大,喜欢仰着头吸食饵料,所以得制作一款能够持续雾化的饵料,让它们吸食的同时,将鱼钩给吸入口中,这才能钓到鱼。

    “有了。”

    稍微想了想,余平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

    说干就干。

    他先是找到了家里的玉米面,又烧了一壶开水,用开水冲烫做成了一锅窝窝头。

    点火。

    开蒸。

    半个小时后,窝窝头蒸熟。

    等他们稍微冷却后,余平将它们掰成小块并搓成粉渣状,趁热装进一只干净的塑料袋中,将里面的空气排出后扎紧。

    由于现在正属于夏季,暴晒半天即可,就能充分发酵出酸臭味。

    如法炮制。

    余平将家里的玉米面霍霍光,制作出四大袋子的发酵窝窝头,这才罢手。

    随后又是去家里找了一扎铁丝,扎成了十来个乒乓球大小的小铁笼,分别用二十米左右的铅坠线拴好,上面半米左右,挂上一块拳头大小的泡沫球,一个个分别缠在木棒上。

    这……

    就是他的钓具。

    最简易版的浮雕鲢鳙钓具。

    只是还没装鱼钩而已。

    用的时候也很简单,只要在铁笼里装上一块饵料,挑在一根竹竿上,朝着大水面一甩,饵料就会持续雾化,吸引鲢鳙来吸食。

    随后的时间里,余平都在制作鱼钩。

    这是一个精细活,鱼钩必须韧劲十足,且够锋利,还得有倒刺,弧度也要到位,才能一击就刺中鱼。

    要不是兜里实在没钱,他属实不想弄。

    不知不觉间……

    时间来到了傍晚。

    “我们回来啦。”

    一个银铃般的声音远远的在门口响起。

    紧接着就看到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子,穿着碎花裙衣,小凉鞋,斜挎着一个发白的帆布包,走进了家门。

    在其身后。

    则是一个瘦小的男孩子,比女孩矮上一个头,穿着一身化纤的劣质衣服,鞋子是一双泡沫凉鞋,不过肩上的帆布包,却是崭新的,呈天蓝色。

    在看到的两人的瞬间,两个名字相继从余平的脑海中崩出。

    余清。

    余凯。

    这是“他”的亲兄弟,前世的小姨和五爸。

    “余,余……”

    犹豫了老半天,余平还是有点喊不出口。

    “哥?”

    然而下一秒,两人同时看到了余平。

    在看到余平的瞬间,两人朝着屋内飞奔而来,脸上同时洋溢起笑容。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余清说。

    “是啊,爸不是说你工作去了吗,还说那地方远,要很久才能回来,我还以为这段时间都看不到你呢?”

    余凯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