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吴钩拭雪冷 > 第二十四章 车中论家国

第二十四章 车中论家国

    清淼雅筑,香盈坐在内院平台上沐浴着仲春的暖阳,肖研儿、郭灵妮、婉若三姊妹和秋桂、冬瑞在花园中打闹。

    郭灵妮来到院中已十多天,得香盈的体贴照顾和妍儿婉若的陪伴,渐渐适应开朗了很多,人也出落漂亮很多,小家碧玉般俏丽。

    妍儿总是开玩笑说琅儿弟弟真有本事,出门没几日便能送来一个娇滴滴的漂亮妮子,日后这王府还是要再扩,不然装不下更多的娇娘美女。郭灵妮害羞脸红,婉若委屈嘟嘴。

    香盈得知妮妮的遭遇后,心中悲愤凄凉,发在内心要做的好事,竟被人轻易辜负利用。

    当夜,香盈托付校尉王展去暗中排查名录中余下人的情况,回馈却是只有两三家生活还算顺意,其余皆受了地方或亲族多多少少压榨和虐待。

    香盈虽有恨意,却没有做周琅扒房杀人的举动,只安排人前去劝说全部接走送到了凉州,那是周琅的封地已有人在那里帮忙打理。那些人中到了就学年纪的就去读书,年纪大些就去学技,学不了的就去种地,年纪太大或者疾瞽之人就赡养起来,香盈想着日后再有忠烈之后或不能自理者,不再银钱供给,全部妥善安置到凉州,那里毕竟是琅儿的地方谁也不能欺负他们,更方便管理照顾。

    外院传来了齐管家齐思贤尖细嗓子气急败坏的呵斥声:“殿下自小习武练功也没见过哭累喊难,你这么大了却总想着偷懒,你若再敢偷奸耍滑,小心下次罚你的不是板子而是鞭子。”一声童音大声叫着:“我不要练了,我要回郭家庄,我要去找安王去东胡。”齐思贤叫道:“回郭家庄你能干什么,自己都养不活净是给乡邻添麻烦?你这啥也不会殿下要你有什么用。老老实实用功学,踏踏实实的苦练,将来殿下回来带着你去行走天下,你也能帮上一点忙。”童音嘟嘟囔囔听不清。

    内院的众人呵呵偷偷笑,知道狗子郭保义又被齐管家责罚了。

    狗子陪着郭灵妮住进了清淼雅筑,香盈说狗子狗子的都是乡里人好养活的名字,人总要有个大名。狗子本姓郭,香盈听了郭灵妮说着狗子在村里独自一人困顿潦倒却能安守本分知恩善报,取名保义。

    郭保义性子顽劣,却也知用心刻苦,哪想到齐管家却说殿下自小便是苦练,狗子现在需要加倍努力,整日被院中守卫的禁军轮流操练。郭保义实在受不了偷偷跑了两次,没出巷口被从未谋面的“好心人”拎着脖子送了回来,又是一顿加了量的操练,自此狗子郭保义明白清淼雅筑就是铜墙铁壁,再不敢跑了。

    婉若跑过来娇嫩小手拉着轻笑的香盈问道:“婶婶,琅哥哥现在到哪里了?”

    已过了半月多,最初几日秦铠与哥哥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留下了大量金银和字画古玩,得知琅儿在蓬县在黄池做的事情,以后便没有了消息。

    香盈看着满是担忧的婉若也在想,琅儿到哪了?

    延绵一里的精骑车队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平原之上,路旁阡陌绿意已浓,杨柳抽出了碧绿的嫩叶。

    周琅和礼部侍郎晁宗闵同坐在车厢中,周琅问道:“晁大叔,高宗为何不愿继续北征。”

    晁宗闵看着勤问好学的安王。自离开黄池,安王殿下便不在整日与护卫们骑马厮混,邀请他到车厢中讲史谈今,从各国地理到物产风土,由十国混战到宁胡结盟,所问的看似漫无头绪,其内里问题却隐隐有着安邦治国的主线,亏晁侍郎强文博记涉猎斑驳能够勉力应对。礼部侍郎晁宗闵终于明白有人问还是九品校书的苏敬仁那个官家庶子学的如何时,苏敬仁眼含深意笑而不语。

    晁宗闵笑道:“高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宁国立国四十余年时,举国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国内经营特别是粮食产量并未完全恢复,加上连年征战精壮人口损失殆尽,如若一味再战只会越陷越深。”

    周琅又问:“那现在我宁国富甲天下,实力强横,为什么不考虑北上东胡,收复汉土?”

    晁宗闵自嘲的笑笑道:“现在人口倒是有了,八百多万户,放眼天下实力更是强劲,可宁胡两国百多年的兄弟相称和睦相处,能征善战的将领无畏拼死的军队却少了,百姓们已经习惯安享平定生活,商贾们更想着口袋的银子能在多些,我们这些做官的想着如何繁荣太平。老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举国除了西北边军和京城戍卫禁军能有一战之力,河北边军、西南边军、各地厢军乡兵只是一个摆设,真有战士不溃逃就算对的身上的军衣。”叹口气道:“其实官家早已发现如今的状况,苦于太祖立国为防止武官拥兵自重重蹈十国之乱覆辙制定的文官品阶高于武官,朝中文官势力沆瀣勾结处处制肘,至今未能采取得力的措施。”

    周琅又问道:“如若平定西月国后,抽调西北边军北上呢?”

    晁宗闵笑道:“殿下,平定西月国后之后呢?打下西月并不难,治理才是重中之重。虽然西月不是蛮荒之地,但人口多是西月项人,需要大量宁国人口进入替换原有土人,但人口由哪迁移,官员从何调入,地方如何管理,民生如何维系?宁国百姓已经习惯了固有土地的生活,官员也愿管理富足城镇,如果强令迁移恐会引发内乱,即使没有内乱建一城比守一州要难得多。牺牲了大量人力和辎重得到一块不能完全治理的土地,不如维持现状徐徐图之。”

    周琅能理解晁侍郎所说,但却不敢认同,汉代几任帝王不惜举国之力远征匈奴,只为安息卧榻,无让他人觊觎。如今的宁国实力远超前前朝的汉国,却是文兴武衰,武备不振,不思进取,若是东胡国有野心君王当政挥戈南下或是北境出现强大势力取代东胡一路南攻,宁国能否有力量抗击保全。晁大叔说的也对,人,当下人才是最重要的。如若平安回来只靠凉州那十二万的老弱妇孺不行,还需要按照原定的谋划从他处引入人口过去,但愿苏敬仁苏老师能够早些到凉州任上后续的一切才好开展。

    礼部侍郎晁宗闵静静的看着低头凝思的安王殿下,聪颖好学,勤奋求知,心中谋略也是非常人能比。再想到殿下还封有紧邻西月吐蕃的凉州一地,未来经营一番,能够高举战旗扩土开疆征战一番也未必不能。

    晁宗闵掀开窗帘看到四野临春,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很期待十年后安王殿下的成就,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官家厚望的高度。

    周琅和礼部侍郎晁宗闵下了轩车,前方大河宽阔蜿蜒,将大地分成两断,河岸边停泊着五艘庞大的楼船和众多漕舫。

    翎麾校尉胡重博领着一位水师官员小跑到周琅面前。水师官员抱拳道:“职下平海水军指挥使韩世刚拜见安往殿下,职下奉命在此迎侯殿下,护卫殿下船渡大河。”

    周琅点头示意,随韩世刚上了三层高旗舰楼船。

    周琅登上顶层甲板,远望着辽阔奔流的大河,俯瞰忙碌着将轩车赶上漕舫的人群,身边的小男童女叽叽喳喳的不停交谈。

    过了许久装载完成,楼船漕舫升起风帆,顺流而下驶向北岸,周琅独自迎风而立,望着北岸春意稍晚的田野,心中思绪难平,离家越来越远,东胡越来越近,十年自己再回宁国,迎接他的将是什么局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