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燕颂 > 第12章 行军

第12章 行军

    燕京城东五里处,燕行云率领二百骑赶到,步军营都统方元修带领一应军官在路旁迎候,见到燕行云马队来到后,齐行跪地:“末将参见世子殿下!”

    燕行云翻身下马说道:“众将军不必虚礼,都起来吧!”众将齐声:“谢殿下!”随后起身。燕行云问道:“方将军,队伍如何?”方元修答道:“回殿下,众将士已整装待发,粮草车队也已准备好,静候殿下命令。”

    燕行云回身看着随自己一路疾驰的马队,马匹因载着齐甲的军士奔行五里此时已露疲相,大多在喘着粗气,躁动嘶鸣着,命令道:“饮马,休整两刻钟,两刻之后整队出发!”

    两刻之后,一万多人的队伍排着纵队沿着官道,向东而行。队伍中间,燕行云穿着一身皮甲牵马而行,高福和叶庭圭也牵着马走在他两侧。

    燕行云看着还穿着全甲的叶庭圭笑着说道:“嗣忠,你为何还穿着全甲,如此行军你不累吗?”

    叶庭圭答道:“卑职有护卫殿下之责,不敢稍有懈怠。”

    燕行云笑着说道:“嗣忠,此去辽西,到大宁得一千余里,到山海关也有六百里,你若穿着这一身盔甲走路,没到山海关恐怕就累趴了,还怎么护卫我,我看你刚才安排了一标游骑撒在队伍周边五里戒备,又让一标骑兵全甲骑马随行,也未免太过小心了些,我们此去一路都在燕国腹地,又是如此庞大的队伍,除非是蒙古的骑马杀到我燕国腹地,能有什么危险,有那一标游骑戒备就可以了,一会歇脚时,让那一标全甲随行的骑兵卸掉甲胄,正常行军就是,省省马力,你也把甲卸了,不然让这一众军士看到,还以为我让上次的刺杀吓破了胆,在这万人队伍中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叶庭圭讪然一笑:“是卑职画蛇添足了,没想到殿下也深知行军之道。”

    燕行云摇了摇手:“只是在兵书上看到了些许,你久经军伍,闲来无事到可以跟我说些,想到什么说什么,不必拘束。”

    “是!”叶庭圭想了一下说道:“殿下领队伍启程时并未骑马,而是牵马步行,想来也是明晓无论骑军步军,在长途行军时,速度是差不多的,因为骑军正常行军时也是不骑马的,而是牵马步行,若是只有单马则将甲胄兵器放于马背之上,殿下此次所带骑军皆配驽马,则将甲胄兵器口粮等皆放于驽马之上,战马不配鞍不承人以保存马力。如需要骑兵疾行,则兵士骑行驽马,将甲胄兵器放于战马之上,不过此等行军之后,若想参战,至少要休息一个时辰以上用来恢复马力,否则马是没有力气冲锋的。其实要论急行军,骑军不见得有步军快,训练有素的步军可以疾行百里不停,还可翻山越岭走近路,但人可以马不行,再好的马走三十里也要饮马喂食,否则就会严重伤损马力。”

    说到这,叶庭圭停了一下,见燕行云只是仔细倾听,便接着说道:“骑军相较步军,所耗粮草也是甚多,军士行军打仗时,每日给口粮三斤,但马匹行军时每日也要给干草一束,驽马给精粮两升,战马精粮三升,大战前一日战马需给精粮五升,如此才能保证战马可以全力冲锋,如此计算步军一营千人行军一月需粮七百五十石,骑军一营以一人双马计一月需粮两千五百五十石,干草六千石(PS:明时一升约为1035ml,一斤约为596.8g,十升一斗,十斗一石,一石为120斤,参考自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束草计12斤,0.1石。)”

    燕行云听到这说道:“也就是说我们这次行军军马驽马加上运送粮草的骡马牲畜将近四千匹,一路行军到大宁基本也就将所带的两万石干草吃的差不多了,粮食也差不多要消耗一万石左右。”

    “是的殿下。”燕维疆接着说道:“这还是我们身处燕国腹地,顺着官道行走,每日行军能行六十余里,到山海关六百余里路基本都是坦途,只要不遇到暴雪狂风,大约十日就可到山海关,但山海关到大宁虽然只有四百余里,但多是山路,恐怕耗费的时日要比到山海关还长。”

    说到这叶庭圭笑道:“不过这次托殿下的福,我们带着二百只羊,五十余头牛作为肉食,因为已经入冬,肉可以存贮,出发前还另外屠宰了一百只羊带上,沿路军士们还可以猎些野物,沿途路过州镇也可再补些肉食,军士们有肉吃,加上只是行军,每日基本一斤半到两斤的粮就够了,不过那一万征夫壮丁没有肉食,又加上需要推车运送粮草,干的都是体力活,他们每日的三斤口粮是少不了的,否则征夫们没有力气,只会拖慢行军速度。”

    燕行云又问道:“我们这次走的具体是什么路线?”

    叶庭圭答道:“回殿下,我们这次出燕京向东南经通州、香河至宝坻,从宝坻折向东北经玉田到丰润,过了丰润就到了永平府的地界,经卢龙、抚宁就到山海关了,这一段路选的是远离长城在燕国腹地的路线,可以保证安全。过了山海关向北经惠州就到大宁,我建议殿下到山海关后让队伍修整一日,毕竟山海关后道路就难走了(地图参考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本)。”

    叶庭圭正说着时,只见官道上,一名差役背负青布小包,手持铜铃跑过,叶庭圭见燕行云看向那名差役,便说道:“殿下,那是急递铺的铺丁,按照大虞的驿传制度,驿所为往来驰驿官员公人提供食宿,选合适地址建造,驿站每六十六里设一站,饲养军马,只传递加急公文和边关军情,普通公文传递则有急递铺负责,急递铺十里设一铺,设铺长一人,要路有铺丁十人,僻路由铺丁四到五人,接到需传递公文后铺丁系于身上手持铜铃跑步送到下一铺,日夜不息,公文每日需走三百里,但有延误,相关人等皆要论罪,此制还是先王向太祖进言所立。”

    燕行云点点头,接着赶路,一路上叶庭圭又讲了些军伍事,让燕行云大为受益。晌午休憩时,步军营都统方元修来到燕行云身边询问道:“殿下,下午何时出发?”

    燕行云答道:“上午出发较晚,只行了二十余里,但今日首日行军,体力尚好,半个时辰后就出发,下午行军四十里再扎营,命先头游骑选好扎营地址,回来通报,先派一标骑军过去划定营地,赶到营地后,骑军居中,征夫粮草大车在骑军外,步军在最外,夜间哨戒就由方将军负责,以后每日行军六十里皆依此制,切记扎营时尽量远离城镇,不得扰民,不得毁坏农田。”

    方元修听完急忙称是,心中确实极为惊奇,本来他被选为此次陪燕行云前往辽东的步军营都统时,心中还颇有些怨怼,护卫世子在他想来肯定不是什么好差事,一路行军风餐露宿,长在深宫的世子殿下能吃得这苦,少不得要闹出些事来,再加上还是去那辽西苦寒之地,方都统只得感慨自己命苦,也怪他不会钻营,不受上司喜欢,才被抓了这等苦差,尤其他看到前些天还是正六品校尉的叶庭圭转眼成了骑军营都统不说,还比他高了一级,成了从四品武官,心里更是不舒服。

    可今日看到燕行云下马随着队伍一路步行行军,既不骑马也不坐车,心中便是一奇,心中高看了这位世子一眼,刚才燕行云这一番安排井井有条,滴水不露,又是让方元修一惊,心想这久居深宫的世子竟然真的通晓军伍之事,看样子也吃的了苦,中午休憩就跟普通军士一般啃着干粮就凉水,心中不由得想,这位世子殿下看来真是有些本事的,将来跟着他,未必是件苦事。

    方元修带着一肚子惊奇退下,叶庭圭看出了方元修心态有所变化,笑着对燕行云说:“殿下,方都统心态看来有了不小的变化,想来要不了多久,这一千把快刀也能握在殿下手中了。”

    燕行云笑了笑:“不急,日子还长着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