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穿山1

    晚间,朝鲜王宫内,李倧坐在主位,潘子安坐在他的下首,金鎏也坐在潘子安旁边。

    潘子安已经和李倧、金鎏等人把仁川贸易专区的事情谈好,此时正在欣赏美女跳舞。

    金鎏一杯杯的酒敬过来,而潘子安并不是很喜欢喝酒,只是偶尔的喝一杯。

    金鎏看潘子的眼神并不在美女的身上久留,以为潘子安不近女色。

    潘子安不是不近女色,相反还很好色。

    只是前世在网络上看过太多的美女,各种女团、各种擦边网红的什么没见过,只是对这些只能看不能上的女人没兴趣罢了。

    酒过三巡,金鎏对着潘子安说道:“潘将军,我国地小民贫,实在是穷困,那红衣大炮可否便宜些。”

    买东西讨价还价也正常,潘子安说道:“你们要买多少?如果买多的话,倒是可以给你便宜些。”

    “这…”金鎏看向朝鲜国王李倧,然后又说道:“潘将军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多少钱。”

    潘子安听出来了,这不是讨价还价的,这是想白嫖的,于是说道:“你们没钱可以用马、铁矿、煤矿等物品交换,但既然你们开口了,那红衣大炮可以给你们每门800两的价格。”

    潘子安说完,又冲着李倧拱了拱手道:“某此次前来也没带什么礼物,再送殿下20匹天鹅绒吧。”

    天鹅绒,是用蚕丝和棉花编织而成,因用料多,又是明朝中期才被发明出来,纺织的难度很大,价格比丝绸还要贵很多,普通的丝绸的价格是3-5两一匹,而天鹅绒的价格普遍在30-60两银子一匹。

    (天鹅绒,网上可以搜加绒衣服,和那种绒很像,并不是天鹅的绒毛,绒有很多种,只有天鹅绒是纯天然的,其他的各种绒都是化工产品。)

    (一匹是长3丈6,宽3尺6,规格都是一样的,但是厚度不同并不统一,越厚的价格越贵。)

    潘子安先主动把价格降一点,再送你们一些东西,如果金鎏再提价格,那就是他们朝鲜不识抬举了。

    潘子安说完,金鎏果然闭上了嘴。

    一切都谈妥后,潘子安又在朝鲜待了一周,与朝鲜的王公贵族和商贾们贸易,载着满满的商品回程。

    ……

    经过近五天多的航行,船队也回到了穿山。

    潘子安建设的港口,在穿山和大榭岛之间,一片狭长的海峡中。

    浙江每年夏季都有台风光临,港口在海峡中,也能避免风浪的侵袭。

    下船后,行走在水泥路上,只两公里的距离,便到了新建设出来的穿山城。

    新城高六米,外墙上涂有水泥,水泥里面是红砖建的框架,框架里面是夯土结构。

    为了追求建设速度,也因为缺少钢铁,城墙内并没有使用钢筋,也没有用混凝土浇灌。

    红砖的强度也不如青砖,但是红砖的制作速度更快,用红砖完全是为了赶时间。

    因为墙体的外面刷了水泥,看着感觉很坚固,但是这墙体并不如其他城池的墙体结实,有点豆腐渣工程的感觉。

    之所以这么赶工程,也是为了完成和荷兰人的约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潘子安孜身一人来到大员,没有钱财和势力,因为会一点英语,投靠了荷兰人,做个小翻译养活自己。

    也是因为荷兰语和英语有些像,连猜带蒙的,也能表达出大体的意思。

    荷兰人能要自己这个半吊子当翻译,也是因为大员那里识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只有一个叫何斌的。

    在大员的荷兰人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简称voc。

    潘子安还跟随过荷兰人的私掠船出去抢劫,主要目标是西班牙船、葡萄牙船和挂着郑芝龙旗子的船。

    潘子安做了三个月的海盗,只赚到了可怜的10两银子。

    这也让潘子安觉得打工是一辈子都没有出路的,还是要创业才行。

    有一次荷兰总督德包尔让翻译郑芝龙的信件,让潘子安找到了创业的契机。

    郑芝龙的信中内容都是讨论双方关系的问题。

    郑芝龙以前也在荷兰人手底下干活,后来郑芝龙接受了诏安,而荷兰人觉得郑芝龙是自己的人,应该听自己的,开放口岸,和自己通商。

    郑芝龙却并不想通商,他打算是垄断海贸,并且打击着荷兰人的盟友刘香。

    这让荷兰人很生气,郑芝龙几乎垄断了贸易,封锁了大员,也使得刘香弄不到大明的物产,荷兰人想要买生丝、瓷器、茶叶等,只能去倭国买二手的。

    双方的关系剑拔弩张,荷兰人仗着自己的船坚炮利,咄咄逼人,而郑芝龙却表现的很低声下气。

    这让潘子安想到了料罗湾海战,那是发生在崇祯六年的一场海战。

    郑芝龙现在表现的低声下气,应该是在积蓄实力,毕竟要打的话,是要面对荷兰人的九艘40多米的战船,和刘香的几百艘战船的。

    郑芝龙虽然船多,但是荷兰人和刘香联军的船也不少,荷兰人还有九艘大型战舰。

    信中透露给潘子安的信息就是,一:荷兰人失去了大明的贸易,二:郑芝龙现在担心自己打不过荷兰人。

    浑身上下没几两银子的潘子安想要离开大员创业,那就必须得到金钱的支持,而大员只有荷兰人有钱。

    有钱后就能兑换系统中的物品,郑芝龙担心打不过荷兰人,那他就需要武器,可以卖武器给郑芝龙挣钱。

    于是潘子安就开始对德包尔吹牛,说自己是大明一个领主的后代,想要回去继承家业,但是缺少资金,让德包尔赞助个三五千两的,事成后同意开放自己的封地和他们贸易。

    德包尔是很想获得大明的贸易口岸的,但是有郑芝龙这个前车之鉴,思考过后,只同意赞助200两。

    200两潘子安肯定是不满足的。

    说来也巧,正在潘子安想办法得到荷兰人资助的时候,一个荷兰人得了船员病。

    于是潘子安又另辟蹊径,卖了一个预防船员病的药方给德包尔,才获得了3000两的创业资金。

    船员病,也就是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得的病。

    又因为得这种病的往往是船员,又被称为船员病。

    远洋船只无法携带蔬菜、水果什么的,但是有一种蔬菜却可以随身携带,那就是豆芽。

    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船只远航的时候,只需要带着豆子就行,要吃的时候就把豆子放在水中,三天左右就能长出来了,成本特别的低。

    德包尔在用豆芽救活了那个刚得了病的船员后,给了潘子安3000两银子,买下了这个配方。

    同时潘子安还和德包儿签了个对赌协议。

    如果自己能在三年内,给荷兰人提供一个贸易口岸,那么荷兰人在稳定贸易三年后,会把一直处于亏损的大员给自己。

    荷兰人开着船,在深夜中把潘子安送到了松江海边,用小船把潘子安放下去。

    刚登陆到松江,潘子安就把那3200两银子收了3150两到了系统中。

    这破系统只收钱,而且是只进不出。

    潘子安也没办法,银子太重,根本没法携带那么多,只能留下50两给自己日常开销。

    潘子安来到松江后,就去了松江府治华亭县。

    后来通过卖画认识了吴宽,又通过给吴宽一些玻璃镜子等玻璃产品,使得吴宽答应帮自己活动活动,从而搭上了魏国公府,弄到了穿山千户所一职。

    后来通过卖玻璃和出售武器给郑芝龙,才盖起了这穿山新城。

    为了完成三年之约,获得大员,潘子安便在盖城的时候,使用了更容易烧制的红砖。

    这座新城其实根本没名字,相当于是潘子安个人的坞堡。

    但因为在穿山山脚下,又因为潘子安把千户所衙门搬到了这里,也因此被称为穿山新城了。

    叫做新城,也是为了和穿山东南侧的老城做区分。

    别看新城和老城中间隔着穿山,但是穿山是一座很小的山,两座城只隔了不到两公里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