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谢泰宗

    酒足饭饱,回到家中。

    潘子安给自己所建的家在中心岛的西北部,一个接近圆形,直径350米左右的岛屿上。

    岛上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路把这座岛分为两部分,路的北面是潘子安给自己建的宅子以及府库所在,路的南面是护卫连的军营。

    宅子是园林式结构,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32亩。

    占地32亩看似很大,但是在明朝,每个府县都有不少这么大的宅子。

    那后世最出名的拙政园,占地都达到了78亩,这78亩可是在寸土寸金的苏州城,苏州可是明朝前二的大城市。

    中国四大名园,除去那两个皇家园林和拙政园外,另一个就是苏州的留园,占地面积也是达到了35亩。

    所以这占地32亩的园林,在明朝也只是中规中矩。

    32亩的大宅子,雇佣的佣人也很多,男性家丁便有60人,做粗活的老妈子40人,厨师30人,服侍人的丫鬟暂时没有。

    不是潘子安不想招丫鬟,而是不好招。

    招丫鬟是需要时间的,丫鬟并不像家丁和老妈子那样好招。

    家丁、厨师、老妈子等都很好雇佣,给钱就行。

    古代社会正常人家,是不会让自己未出嫁的女儿去别人家做工的,否则对以后出嫁影响很大的。

    古代社会,女子结婚又很早,十四五六七岁就结婚了,而那些刚结婚的小媳妇更不会到别人家做工。

    服侍人的丫鬟都是要年轻的,所以丫鬟根本招不到。

    想要丫鬟,只能去买。

    有些破产的百姓会卖女儿,青楼、梨园亦会出售调教好的女子。

    街边卖女儿的,价格最便宜,七八两就能买一个,但是质量没法保证,青楼、梨园的贵,同时质量也好。

    古代社会,百姓破产是常事,有时候遇到大灾之年,三五斤大米都能换一个人。

    不过潘子安不准备去买百姓的孩子,自己手里有的是钱,当然要去买些好的。

    好不容易来到了古代社会,当然要享受享受了。

    等过完年后,潘子安就准备去南京,去苏州这些大城市,买一些伺候自己的丫鬟。

    当潘子安正在阳光房里,想象着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管家汪贵敲响了阳光房的门。

    美梦被打扰,潘子安透过玻璃,看到是汪贵,便挥了挥手示意他进来。

    汪贵进来后说道:“老爷,谢泰宗谢举人来访。”

    “谢兄吗?”

    听到是谢泰宗来访,潘子安穿好鞋,便去门口迎接。

    谢泰宗37岁,因为是举人,在宁波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潘子安才要亲自去迎接。

    谢泰宗是潘子安难得的好友,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好友。

    潘子安和谢泰宗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也没有利益牵扯,同时谢泰宗爱音乐和绘画,这些恰恰又是潘子安会的。

    随后潘子安便把谢泰宗带到前院的玻璃阳光房中,并让家丁把火盆端了进来。

    阳光房的墙面、屋顶全是玻璃,里面摆放着茶桌、钢琴、古筝、画架等。

    谢泰宗看着这些东西,感叹到:“为先贤弟真是大手笔呀。”

    阳光房是因为十月份天气开始转凉,潘子安为了取暖才建的,谢泰宗并没有看到过。

    而谢泰宗称呼的为先,是潘子安自己给自己取得字,是敢为天下先的意思。

    和读书人打交道,有个字能方便很多,如果没字的话,还有可能会被瞧不起。

    两人落座后,一男性家丁开始泡茶,谢泰宗看着那家丁说到:“贤弟怎么到现在还不买些使唤丫头?”

    潘子安挥挥手,让家丁下去,亲自泡茶,边泡茶边说道:“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去买吗。”

    潘子安说完后,递给谢泰宗一杯茶。

    谢泰宗喝了一口后说道:“我就知道,全宁波府最好的红茶都在你这里。”

    潘子安笑了笑说到:“时望兄喜欢就好,随后我就派人给你送几斤去。”

    喝了茶,谢泰宗也开始说起正事,谢泰宗放下茶杯说到:“贤弟,我家那些佃户现在也没什么心思种地了,你要是愿意,那三百多亩地你便买去吧。”

    潘子安没想到谢泰宗竟然主动放弃自己的土地,古代的人最看中的就是土地。

    潘子安连忙问到:“兄长这是为何?我可从未想过你那些田地。”

    谢泰宗摇了摇头说到:“贤弟你的那钢铁厂在招人,我的那些佃户很多都跑过去了,只留下些老弱,最近有人要出售涌江边的土地,我就想在那边买些地。”

    潘子安点点头,自己在去朝鲜之前就让孙怡丰招人去钢铁厂,只是没想到招人招到了谢泰宗头上。

    潘子安早就想把谢泰宗家的地拿到手里了,拿下他家的地,整个穿山地区的所有土地也都被拿下了。

    虽然穿山地区大部分的土地是挂靠在自己名下的,但是潘子安名下的土地也有很多,有12000多亩。

    这些土地有卫所的土地,有强行买的土地,都被潘子安分了出去。

    潘子安用这12000亩土地招了2400户的人,如今又拿到了300亩土地,便又可以招60户的人了。

    潘子安也不做作,直接说到:“兄长如此大方,弟也不会让兄长吃亏,会以三倍的价格买下。”

    谢泰宗哈哈大笑着说到:“这倒不用了,贤弟能送我一两幅画,再让我听一听那钢琴曲,我就满意了。”

    人家都主动把地交出来了,潘子安当即便答应下来。

    潘子安送了谢泰宗两幅画,一幅画是根据庭院的景色画的,另一幅也是给谢泰宗画了幅肖像画。

    潘子安的画技并不是什么大师水平,只是画风很独特,不同于这个时代,所以很受谢泰宗的追捧。

    随后潘子安又弹奏了一曲穿越时空的思念。

    潘子安一边弹着,谢泰宗一边手舞足蹈着,很是陶醉。

    一曲弹毕,谢泰宗口中喊着痛快,直夸着潘子安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又会绘画,又会弹奏乐器,还发明了钢琴。

    潘子安为这些则是笑而不语。

    谢泰宗走后,潘子安还是让人送去了三倍的价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