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村口有棵树 > 020本分的万安

020本分的万安

    既然陈麻子如此说,万安也不好意思再去过问人家的家事了。

    离开陈麻子家后,万安便顺路去看了几户人家,看看大雪对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什么困难。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电的问题,没有了电,电话和手机都变成了哑巴,家里的人和外面打工的人突然间就联系上来了,大家的心里急,就像猫爪子抠着一样。

    万安告诉大家,先把自己家里沿路上的木头杆子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倒地的,他今天早上出门,五里多的路上,就有好几个木头杆子倒在地上。

    从农户家里出来后,万安没有直接回家,虽然已经腊月二十八了,但他还得去村部值班。村上不能没有人,大家的事无论大小,总得有人管。

    村上本应该有三名村干部,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了。业务太多,表册太多,村文书换了三个,先后走人了,最长干了三年零一个月,最短干了一个月。

    村民选上来的村主任看不上那几个工资,去年便外出打工去了,至今那个位置空着。听说在外打工一个月五千左右,两个多月便拿回来了村主任一年的工资。

    这村上大大小小的事,都得他一个人扛着,他也想过不干,也给乡上的周书记说过。每次他话到嘴边,都被周书记堵住了,周书记又是给烟又是倒酒,弄的他不好意思提了。

    以前的村干部好当,虽然一年三千块钱,以前的以前,一年也就几百块钱,但大家抢着想当村干部,大家觉得那是个官,是个人上人的活,大家从心里头看得起。

    现在的村干部,一年工资涨到了一万二千块钱了,听说以后还会涨,但大家没有人愿意干了,大家觉得那就不是个官,是个收拾烂摊子的,是盛洗锅水的。

    以前村干部一声令下,叫大家义务修路,大家三更半夜起来就往工地跑,叫平田整地,大家麻乎乎就往地里跑,叫交公粮,大家把家里最好的粮食晒干赶着骡马往粮店送,送到粮店挤着抢着交粮食。大家的心里先有公,后有私,为了公可以舍弃私。

    现在就不一样了,叫大家义务劳动,没有人愿意来,叫大家开会,没有钱的会,没有人愿意来,大家的眼睛满是钱,没有钱的事,绝对没有人愿意去干,钱少的事,也没有人肯干。大家的心里先有私,后有公,为了私忘记了公。

    以前大家见了村干部,看村干部的脸,对着村干部,大家愿意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大家的脸是带着笑的。

    现在大家见了村干部,村干部看大家的脸,对着大家,村干部愿意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大家,村干部的脸是带着笑的。

    以前大家在乎村干部,现在大家在乎自己……

    也许这只是柳树湾村的现状,他这个村支部书记当的累呀,他想卸任了让年轻人去干,可那些年轻人被城里的花花世界吸引走了,连个影子都没有了。

    哎……

    他看了看手机,手机没电了。怪不得如此安静,管不得没有电话和信息。

    他曾经粗略统计过,正常情况下,他每天能够接到二十来个群众电话,有闲扯淡的,也有问政策的,也有反应邻里矛盾的,更多的是要钱的。

    吃穿住行,上学看病,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他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虽然有时候是半夜三更打来的,他也不会发脾气。

    正常情况下,每天他会接受到乡上一百多条信息,多数是乡上各个窗口发的,有会议通知,也有业务通知。

    从当小组长到支部书记,他在村上干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他看到了许多变化,他经历过吃苦苦菜树皮的岁月,也经历过穿着破衣服在寒风中放羊的日子,他和村民一起筑过水坝,也一起推着架子车修过公路和平田。

    现在好了,终于能够吃饱肚子了,终于能够穿暖和了,以前不敢想的一些事情也变成了现实。比如私家车,现在都进了村,村里在外发家致富的人开着私家轿车回来,那个样子把他都看眼热了。

    他辛辛苦苦当了几十年村干部,十年前花了一千块钱买了一辆旧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前年那辆旧摩托车实在没办法骑了,他只好换了一辆新的。

    那个时候,村上还没有人开私家轿车,他骑着那辆新摩托车,一路狂奔,觉得太爽了,感觉也年轻了十来岁。

    没有想到,时隔三年,村里已经有一户人家有了私家小轿车,当那个人开着小轿车进村的时候,村里人沸腾了,纷纷跑到村口那棵大柳树下去迎接,羡慕的眼神绝对不亚于看明星。

    村里许多人都跑去看,一边看一边拉近乎,想听听那个人是怎么发财的,想从中找出一个门路来。

    对爆发户的羡慕和过度热情,对他这个村支书的冷漠和无视,让他脸上发热,也让他觉得没有面子。

    他这个带头人没有当好,如果他有能力让大家在家门口致富发家,大家一定会像对待暴发户那样热情。

    可是有些东西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可是你给大家讲那些东西,大家听不进去呀!大家最务实,大家的眼睛里面只有钱。

    没钱干啥都不方便,就他家里那些活,也没办法干。

    他当村支书这些年,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农民大忙的时候,干部就忙了。

    农民忙收粮食,干部忙验收,忙填表。他家里原来种着地,那点工资,不够花,还得靠家里地里收入补贴家用和生活,可大忙的时候,上面的干部一波接一波的,忙着来验收成果。

    这一波又一波的来,他家里地里的那些活就干不成了,只得陪着他们忙,忙着进村入户,忙着填各类表册,忙着验收成果。

    来了一波又一波,最后家里的活只得雇人干了,最后算下来,种地亏本了,最后只能不种地了。

    就那几个工资,说实在话,是不够花的。有时候他也想过一些道,想弄点钱,但他有个原则,绝不能把手伸向群众,也绝不能把手伸向扶贫资金,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手伸长了会出事的。

    有人骂他胆子大小,其实他胆子小有胆子小的好处,和他一起干事的,有好几个都进了班房子,就因为胆子太大了。

    他曾经去探望过那几个同事,见了面,他们泪流满面的,那个恓惶样子,还不如一个放羊的。

    临走的时候,那几个都会给他说:“老万,千万不能要不该要的,千万不能把手伸得太长。人呐,还是本分一点好。”

    那话听起来,好像大彻大悟过后的心得,让他这个胆小人听后,更加谨慎了。

    柳树湾村,乃深度贫困村,市级贫困村,之所以如此贫困,除了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等自然条件恶劣外,与他这个带头人思想不解放也有关系,他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想改变,也在试着努力改变,可起色很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