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村口有棵树 > 021大步走过来

021大步走过来

    太阳已经快到中天了,这个时候应该是早晨十一点多一点,万安望了望天空,大雪过后的天空,格外的蓝,没有一丝的云,蓝得清澈纯净。

    不远处传来了马的叫声,万安放眼望去,看见两个巡线工人正趴在石头电线杆子上检查着线路。

    进村的电线杆是石头杆子,由上面免费提供,进户的是木头杆子,由农户自己解决。农户栽的木头杆子多数是柳木杆子和杨木杆子,最多能奈何五六年,到了一定的时候,埋在地下的那段就腐烂了。

    进户的线也是农户自己买的,很细,到户的电,距离变压器近的农户还可以用,距离变压器远的农户到了用电高峰期就用不成电了,电灯泡变成了红丝丝。

    曲流湾乡政府有八个行政村,已经有两个行政村水泥杆子进了户,上面免费提供水泥杆子和电线,完成了电网改造。

    由于柳树湾村地广人稀,五里一家是正常的现象,数个山头不见人家也是正常的事,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造成了电网改造成本太高,所以该村的电网改造项目报了好几次,都没有得到批复。

    二十天前,他还买了一些胡麻油和土蜂蜜,带着它们去见县电力公司负责人,接待他的那位负责人给的回复是过了年再研究,让他回去耐心等待着,不要急,用不了三年,全县每一个行政村都会完成电网改造的。

    话虽然如此说,他还是有点急,看着别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柳树湾村的群众就爱抱怨他这个支部书记太无能,尤其是那些晚上连电视剧都看不成的农户。

    再过两年他就六十岁了,也到了必须让位的时候了,他想在他让位前让家家户户用上安全的电。

    这几年,上面的扶贫资金多,进村入户的项目多,他想抓住机会,好好干点事,让群众记得他的好,记得上面的好,不要等他不干事了让那些后生骂他占着茅坑不拉屎。

    万安想着心事,不觉意来到了正在爬杆的那位小伙子三米外的雪路上,小伙子穿着爬杆鞋,腰里挂着保险绳子,悬在半空中,看见他,喊道:

    “万支书,我正好要去找您,没有想到在这里遇见了您。”

    如此快能够来到村上,万安对电厂的工作人员还是充满了感谢,他抖落了铁锹上的雪,含笑说:“还是太谢谢你们了,能够如此快来到我们村处理线路,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

    小伙子用手动了一下帽子,遮挡了一下刺眼的阳光,没有着急说事,而是拉起了闲:“路上有许多雪岭,车带链子也过不了,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租了老乡两匹马赶过来。”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马代替了现代的交通工具,万安望了一眼拴在电线杆子上的两匹马,一匹黑马,精神抖擞,身上驮着一个帆布袋子,安静地站着,另外一匹红马,不停地用蹄子刨着雪,显得很烦躁。

    “果然是两匹好马,这些年山里人养马的少了,牛价好,养牛的多了,你们能够想到骑马进村,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事。”万安望着马,感慨着。

    随着岁数的增加,万安变得感慨起来了,干起事来,没有过去的冲动了,变得稳重了,面对生活,他爱用心去体验了,他爱把这种体验用感慨表达出来,好像生活慢慢在变老中多了一份情怀和多愁善感。

    “早晨我们试着骑摩托车,走了不到五里路,却花了三十多分钟,还摔了好几跤,按照这样的速度,估计来到你们村也到下午三点左右了,正在我们俩苦恼的时候,遇见一位大叔骑着马在雪地走,那马走在雪地上,好像在没有雪的地面走一样,大叔给了我启示,就这样,我和大叔商量,租了他家的马。”

    小伙子对他租马的事挺自豪的,骑着马跑比骑摩托车跑安全多了,而且速度还快,这样的主意,只有他才会想到,回去以后,一定会受到厂长的表扬,说不定还会被局长知道,把他的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以便应付极端天气下的出行问题。

    “中午记得到村部吃泡面!”万安冲着小伙子喊道。

    “我们带着干粮!”小伙子笑了笑,记起他答应小女孩的事,“有件事情还需要万支书帮忙。”

    小伙子把他路遇燕子,燕子家里躺着一个出了车祸、昏迷不醒、急需要救治的病人的事告诉了万安。

    万安听了,有点急,虽然是路人,可人命关天,这事得急着去办。

    电话打不成,路不通,人咋送出去?

    看起来,只能学小伙子,租个雪地马车带着病人进城了。这雪地马车跑起来比汽车还快,就是有点冷,穿暖和点,应该问题不大。

    万安加快脚步,一个小时后,望见了燕子家门口那棵大柳树,在那棵大柳树下,一群人围着一辆白色的小轿车正在说话。

    有人喊道:“大家都说说,看看这辆车值多少钱?”

    说话的是尚六六,他在王芳的小卖部和同伙打扑克牌打累了,输了两个鸡腿,便散伙了。

    散伙的大家心里想着燕子家里那个病人,便走到燕子家路口的大柳树下,打量起那辆雪白的宝马车来。

    大家想通过那辆车判断一下车主的身份,想知道车主究竟有多少钱,也在思考着要不要去救那个病人。

    有人通过车玻璃窗户超里面望了望,说单就里面的坐垫就值一两万。有人说这辆车最少值三十万,通过车就可以知道车主一定是一个有钱人。

    有人说人家有钱管咱们屁事,那些有钱人就看不起咱们这些贫穷的人。有人说人家有钱归人家有钱,咱们没钱归咱们没钱,这叫做井水不犯河水,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有人说,咱们应该去救。有人问咋救?到了医院,医院可不白看病,谁掏钱?

    提起钱,大家又哑巴了。

    是呀,到了医院,没有钱,医院就不会给你看病,这个理,大家都懂。

    有人叹息,有人摇头晃脑,有人说燕子家一定碰上晦星运了,要不然怎么刚死了老头,又跑来了一个半死不活的。

    有人说这件事最终还得万支书定,毕竟这件事发生在柳树湾村,如果那个人死了,万支书也脱不了关系。前年有个外地人开着三轮车经过柳树湾村,下坡的时候车突然没有了刹车,不但司机死了,而且三轮车上坐的六个人也三死三伤。

    这起事故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就因为那个外地人开车死在了柳树湾村,县上对曲流湾乡政府进行了通报批评,周书记和万支书都受了处分。

    大家知道后,都替周书记和万支书喊冤。事后,万支书说,这件事上面处理我,的确是我没有把工作做好,三轮车不准载客,偏偏那个人载了六个人,偏偏我们村没有人去劝导,我这个支部书记想到那些人死在我的辖区内,心痛呀!

    其实大家心里清楚得很,村上也就万支书一个人,村上的工作多,村上的路也多,就是万支书有分身术,也不可能杜绝那期事故。

    说到这里,大家对万支书产生了一些同情,觉得万支书拿的钱少操的心太多了,真的不容易。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人发现万安肩膀扛着一把铁锹,大步向着人群走过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