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村口有棵树 > 042万安回来了

042万安回来了

    2015年正月初七,万安回到了柳树湾村。

    这几年,乡村干部收假早,正月初七就得上班。不像前些年,乡上干部过了正月十五才会收假,村上干部等县上开了经济工作会才会真的忙起来。

    脱贫攻坚的事是大事,县上号召,要像打一场攻坚战一样去打。既然是打仗,就不能松松垮垮,敌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冲过来,马虎不得。

    为了打好这场仗,县上和乡上签订了军令状,村上和乡上签订了军令状,大家都鼓着一股气,想打赢这场攻坚战。

    今年新的政策,也来得比往年早。阳历年过了便敲定了,上面的扶贫资金多,设计到路、房、电、教育、田、水、林各个方面。

    根据上面的口径,2020年前全县必须脱贫,就柳树湾这个贫穷得连年轻人都留不住的地方,如何能够按期脱贫,万安心里实在没有底。

    年前,村上报了一个项目建设库,按照上报的库,2015年,柳树湾村到杏树湾村38公里的土路将要变成柏油路。

    项目库虽然报上去了,能不能实现,他心里还是没有底,就一个柳树湾村,要实现完项目库里面的项目,就得上千万左右的资金,这么大的资金量,上面有钱吗?

    全国有几百个贫困村,都在报项目库,这报上去得多少钱啊?都能实现了吗?祖祖辈辈走了几十年的土路,一下子就能变成柏油路,这是不是梦?

    按照乡上周书记的说法,赶在2020年前,要实现村村通柏油路,要保证每一个村有一条通村柏油路,彻底解决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二十年前,柳树湾村上也就一条架子车路,为了打通一条三轮车路,村上的群众投了三年的工,用铁锹、镢头、火药、架子车,才开通了一条三轮车路。

    十年前,乡上给了一部分钱,村上群众出了一部分钱,群众出工投劳,另外雇佣了一辆推土机,用了十个月时间开通了一条宽四米的货车村路。

    去年,乡上出钱,不要群众管,开通了一条宽六米的双向行驶村路,本来以为这条路已经够好了,好得不可再好了。

    没有想到,乡上把这条村路列到了今年柏油路改造项目中。周书记说,塔塔镇十六个村,属柳树湾村条件最差,道路最难说,弯子多又急,坡道长又陡,群众出行最困难,遇见下雪下雨就难出行,全乡第一条村级油路就放在柳树湾先实行。

    多好的周书记呀,他听了也感动。听周书记说,这柏油路油一公里就得五万多,简直就是拿钱铺出来的路。好在不用村里人掏钱,他这个支部书记,最怕让群众掏钱。

    村里人本来就没有几个钱,捏得紧紧的,向他们要钱,就像要命一样,难呀,真的难呀!

    这个春节,他是在省医院度过的。儿子万小勤这个骡子,也算没有彻底忘了他,除夕那天就打了两个电话,说回来接他去县城过年。

    过年,过什么年。当时他正为李虎看病的事烦着呢,接起电话就回了一句你过你们的大年,我过我的小年,便挂了。

    那个李虎,被他和村民送到塔塔镇医院后,塔塔镇医院让转院,送到县医院,让转院,送到市医院,还让转院。

    他就来气了,是不是到了大年初一,人家医生和护士想回家过年,就不想接收病人,是不是在故意找借口,天寒地冻,他两天也就没有怎么吃怎么睡,心里有点烦,就和值班医生吵了一架,还给值班那个副院长发了一顿脾气。

    吵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发脾气只会让糟糕的事变得更加糟糕,这是他当支部书记多年总结出来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他平时也是用这条经验教导别人的,可到了自己遇见事,他还是忍不住发了脾气。

    那驴脾气,只能害人,让他白白生了一肚子气,最后,他还得忍着肚子疼把李虎转到省医院,到了省医院才知道,那小子的确病得不轻,大脑有瘀血有积水,胸部和腿部也受了伤,最致命的是,那小子受伤后强行走了一段路,造成了二次伤害。

    好在李虎的车买的是全险,还买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险,这看病住院的钱保险公司能够承担多数。

    看病钱的问题不是问题了,他的头便轻松了许多。年纪轻轻的,也就三十岁,如此的一个生命,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就从他身边消失了。

    救人必须要救,没钱了他就想办法借想办法贷款,能救个什么程度就救个什么程度。

    人的命呀,有时候太脆弱了,昨天还好好的,今天说不定就有了意外。

    见了太多的生老病死,他也对自己的生命看得淡了,对名利和钱财看得淡了。

    儿子能挣钱了,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比他有本事,虽然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不一样,但从心底里他还是觉得儿子行。

    虽然他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了,见面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了,但从心底里说,这不是儿子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造成的问题。

    他希望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子孙女能够和他住在一起,能够留在柳树湾,如果这样的话,每天他回到家就能够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就能够睡上热乎乎的土炕,不像现在他一旦回到家,就像孤鬼一样,面对空荡荡的房子,他心里就急,连睡眠都很浅,老感觉醒着。

    他之所以要当支书,不愿意离开村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想找个热闹的地方,想找个人多的地方。他爱热闹,害怕孤独。

    村里鸡毛蒜皮的事太多,找他的人太多,他不像其它村干部嫌烦,他总能够通过给别人解决事情的时候找到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去感受。

    每次他化解了矛盾,他就感到了这种高兴,几天他不和村里的群众说话,他就心里急。这次出门,一共花了七天时间,算是他这三十年来出门时间最长的。

    在村上当了三十多年的干部,其实也不叫干部,也就是给村民跑路的提鞋的,在村上年代长了,他已经和每家每户有了感情,有时候他会骂看不惯的人,有时候他会好言好语劝说,有时候他会挨家挨户去看看去走走,在看看中发现问题在走走中解决问题。

    七天的时间,也是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很关心他,时不时发信息打电话问他,虽然是拉家常,但他心里暖和。有人问候,有人记挂,总是一件幸福的事。

    村里的好家也就十来家,要么是家里有个吃财政饭的,要么就是在外包工发了财的。村里的差户有二十来家,要么是天灾人祸造成的,要么就是懒汉和赌博客,其他的户日子过得都差不多。

    要不是牵挂着村上那些事那些人,他还得在省医院住一段时间,医生说,最少还得两个星期才能够出院。

    他走的时候,李虎那小子能张口说话了,说的含含糊糊,对过去的事记得模模糊糊,还不能走路。

    医生说,像这种情况,已经算效果最好的了,不过也不能乐观,病人出院后,过一段时间还要来检查,要接受康复治疗。

    康复什么?

    医生说,由于病人神经二次受过损失,出院后也难以自己走,得坐轮椅,过了一个月后,要接受康复治疗,如果康复治疗效果好,病人一年后便能够离开轮椅自己走路,如果出院后护理不到位,或者不进行康复治疗,说不定三五年也难以自行走路,弄不好一辈子都离不开轮椅。

    想起来,也真愁人!

    村上离不开他,他不得不回来,李虎离不开他,他只能出钱找了一个护工,一天240元的护理费,还是他花了两个小时用嘴皮子磨下来的。

    李虎对过去的事记得模模糊糊,究竟有几个卡,卡上有多少钱,也记不起来,只能等个,暂时的花销他都记在了本子上,等那小子好了再说。

    只要那小子康复了,欠的账就不愁找不到人归还。他也调查过,打电话问过尚家河村黄支书,黄支书说李虎是一个好孩子,并不像他哥哥李龙说的那样。

    李龙说李虎不管他妈就是在胡说,都是因为李龙婆娘弟弟拿走了李虎包工的钱,李龙婆娘那个弟弟不愿意归还,那个婆娘就是不想让李虎要那些钱。

    为了让哥哥和嫂嫂不因为那些钱的事淘气,李虎扯了诉状,听说好几十万,就那样打水漂了。那个婆娘听说李虎在外打工有钱,张口向李虎要钱要买一辆货车,李虎没有答应,那个婆娘便记恨在心,不认李虎这个弟弟了,还不让自己的男人李龙认李虎这个亲弟弟,更可恶的是,她竟然不让婆婆接李虎打来的电话,婆婆死了,也不告诉李虎。

    听了黄支书的话,他觉得他更应该救这个孩子了。可怜的孩子,在外打工不容易,挣了钱还被亲戚卷走了,丢了钱,到头来,还是没有了亲人。

    钱,真是一个害人精,多少人为了钱,六亲不认,没有了人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