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千年家族:香火不绝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势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势

    三年后

    圣诞三百三十年春(前716年)

    这一年,周天子(周桓王)不是忍气吞声的人,他撤销了郑伯(郑庄公)的王室卿士职位,剥夺郑寤生调动王师的权力。

    郑伯寤生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人,他派遣军队收割王城郊外的粮食,以此回敬周天子。

    天子震怒,却又无可奈何。

    周天子(周桓王)还没来得及筹划新的针对郑国的大计划,就被迫卷入了晋国的内战。

    曲沃小宗(曲沃庄伯)势如破竹,在战场上击败了翼城大宗,将要取代大宗。

    周天子无法容忍小宗代大宗的事发生。

    “今天,曲沃小宗胆敢取代翼城大宗,明天,诸侯小宗就敢有样学样,取代宗周大宗!”

    他将郑伯的仇恨暂时放下,调遣王师卷入晋国内战,帮助翼城大宗攻打曲沃小宗。

    无法调动王师的郑国,实力大打折扣,不得不暂时缓和与卫国、鲁国、陈国、蔡国、宋国等等这些大国的关系,专心于攻略许国这样的小国。

    卫国则因为发生了内乱,正忙着恢复元气,故而也同意了郑国的和解。

    卫伯完(卫桓公)被自己的弟弟公子州吁暗杀,卫国陷入内乱。

    卫公子州吁在卫国得不到贵族们的支持,很快就在政变中败亡。

    卫国公子晋在贵族们的支持下即位。

    卫公子晋,曾经在欣国做过“盟质”,由于欣伯深没有为难他,还帮助回国夺取君位。

    所谓“盟质”,就是两国结盟后,互相把自己的子嗣送给对方当人质,以确保对方不会撕毁盟约。

    当然,欣伯深是肯定不会在乎这种盟质的,对他来说,儿子死了大不了再生一个,国家利益才是摆在首位的。

    卫公子晋即位后,延续了卫国和欣国的联盟,并且迎娶欣伯庶女“季欣”为卫国夫人。

    “季欣”是欣伯深的一个小女儿,故而称呼为季欣,真实名字是“凝”,也就是欣凝。

    然而,卫伯晋对欣伯庶女“季欣”并不感兴趣,迎娶“季欣”只是单纯的政治联姻,他更喜欢父亲(卫庄公)留下来的一个小妾。

    卫伯晋(卫宣公)表面答应郑国的和解,实际上却只是在恢复内乱后的国力,暗地里正在拉拢盟友,准备延续父亲和兄长的中原争霸国策。

    晋国在内战,郑国正在跟周天子博弈,卫国内乱暂时结束。

    陈国蔡国也同意了郑国的和解,因为一个比郑国更恐怖的敌人正在接近他们,那就是南方的楚国。

    陈国蔡国联合仅剩的汉阳诸姬,组成【反楚联盟】,共同遏制楚国的扩张。

    唯有宋国并不愿意和解,并且多次出兵干预郑国兼并许国的战争,还对泗上诸小国蠢蠢欲动。

    东方的齐国,正在攻略河济之地的南河地区,国土已经跟欣国东部接壤。

    鲁国(鲁隐公)则改变了此前的国策,不再参与中原争霸,主动与齐国和解,跟邻近小国缓和关系,安心发展国内的民生经济。

    而在遥远的西方,被戎人包围的秦人,竟然杀出重围,征服了盘踞在周原的戎人部落,并且在周原建立新的国都。

    秦人在周人的龙兴之地建造新的国都,颇有一种复刻当年周人崛起道路的样子。

    西土的周人遗民很快就转变为秦人,而在几十年前,他们还是土生土长的周人,是周天子的亲戚。

    这些周人遗民,每天生活在杀戮的恐惧中,他们每天都盼望周天子带领王师前来拯救他们。

    可是东盼王师又一年,王师还在摆烂中。

    绝望的他们,不出意外,迟早要被入主西土的戎人同化,变成戎人。

    然而,秦人的出现,让他们避免了被戎人同化的命运。

    “既然天王不要我们这些泪尽胡尘里的遗民,那我们就去投奔秦伯。”

    秦国仿佛救世主,拯救了这些被戎人包围的周人遗民。

    这些周人遗民也心甘情愿地转变为秦人,以秦人自居。

    至于以前的周人身份?周天子都不来救他们,他们又凭什么认可周天子?

    在北方,偃国和蓟国再次遭受殷国(箕子后裔)和山戎的入侵。

    偃国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欣国,向欣国求援。

    欣伯深答应了偃国的求援。

    不过,这一次救援偃国,不仅仅只是击退殷人和山戎,还要征服偃蓟之地。

    欣伯深亲自出征作战,带领刚刚招募的新兵北伐。

    这些新兵虽然作战经验不足,但是士气高昂,没有了此前旧军队的腐朽堕落。

    为了确保偃蓟之地的征服顺利进行,欣伯深不仅带了军队,还带了许多奴隶和徭役民夫,一路上一边行军一边建造直道。

    建造一条从南欣通往偃国的直道,将偃蓟之地彻底掌控。

    欣伯琦对偃蓟之地的征服,只进行了不到一半,仅仅只是在偃蓟之地的西南方建造了几座城邑。

    欣国与偃国之间,遍布沼泽和山戎聚落,陆路不通,平常都是通过河水通道沟通。

    河舟无法运输大量战车,所以,在泥泞沼泽中建造直道,非常重要。

    没有直道,即便吞并了偃国和蓟国,也无法控制偃蓟之地。

    “直道铺设到哪里,哪里就是欣国的疆域。”

    欣伯深是这样评价直道作用的。

    一路上,对于主动臣服的山戎聚落,欣伯深便授予他们爵位,与他们建立贸易。

    并且在当地设立“山南将军”,“山南将军”负责收取各个山戎聚落的贡品,主持贸易,传播礼乐文化。

    欣国在当地实行的是高度自治的羁縻统治,山戎聚落不需要缴纳赋税,不需要服徭役,只需要定期上交一些贡品,并在名义上尊奉欣国为共主就行。

    作为回报,欣国授予他们爵位,建立贸易,传授他们更先进的农耕技术。

    他们向欣国上交兽皮、宝石、土特产等贡品时,欣国也会回赠同等价值的手工业产品,比如丝绸。

    对于羁縻地区,欣伯深不求有赚,不求建立稳固统治,只求建立友好互助的合作关系,用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同化当地土著。

    欣国的狄原地区就是这样被同化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