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三十四回 长兴集上好东西不少啊

第三十四回 长兴集上好东西不少啊

    玉娃得了新衣,高兴得蹦个不停,死活不肯脱下来,虽然那新衣明显大了许多。

    没办法,穷人家的孩子难得有新衣穿,一件衣裳得穿好些年,玉娃一年比一年长大,新裳尺寸得留有余地,再过两年就合身了,然后再勉强修修补补紧巴着穿两年后,王婶便会把衣掌拆了,添点布料再加大尺寸。

    王婶把玉娃抱起来出了成衣店,夫妻俩心情还不错,因为那衣裳价格比自己预想的要便宜,省了一些钱,看到隔壁店门口围了不少人,便也凑过去看看是卖啥。

    这是一家书店,里面摆放了一些线装纸质书,并没有人购买,因为围在那里的都是周围的普通乡民,先不说书肯定贵,但就算白送,大家也认不了几个字,看不懂啊。

    大家之所以围在这里,是因为书店隔了一块场地出来,在那里树了一个黑漆底的大木板,上面描了一些大字,有一位小先生在那里教大家识字。

    黑板上字不多,上面一排是“壹贰仨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下面是用来计数时用的简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原来是在教人学计数。

    小先生是一名小小少年,面相腼腆,红着脸教了一遍数字后,又教了“加减乘除”等几个字,最后则是一番“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决。

    等讲完这些,他擦把汗,又把手在衣服上使劲擦两下,对大家说:“抱歉了,我也是刚学会,今天先生嗓子不舒服,我只是临时来凑数的。”

    看着他那着急的样子,乡民们笑出声,不过依然大声鼓励:“小先生已经很聪明了,教我们这些泥腿子足够了。就你教这些字,特别是那什么口诀,我们一年都学不会。”

    小先生拿起一本书找开给大家展示:“这是我们汉家出版的看图识字入门,上面是一些基本的文字和相应的图片,如果你们买一本回去,把这书上的内容都记下来,就可以认得一百个字了。”

    一位乡民往手心吐口唾沫,再把手在衣服上用力擦几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本书,先是感叹一句:“这就是纸吧?摸着好光滑啊。”

    旁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在认那面的字:

    “这个肯定是‘花’字,你看那旁边画了一朵花。”

    “我知道,那是个‘饼’字,你们看,那边上画的,不就是一个大饼吗?”

    小先生一脸尴尬:“姐啊,那是刚才我讲过的,那个壹个的‘壹’字,所以画一个大饼,您没看到,后面还有边上画了两个大饼的吗?那个字就是刚才讲过的‘贰’字。”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那大姐羞红了脸,赶紧往人群外挤。

    小先生急了:“姐,我没有要笑话你的意思!”

    “那你是有啥意思?”众人又是一阵大笑,突然间竟带有一丝暧昧。

    那位接了书的乡民,发现自己笑得口水都喷到书上去了,赶紧闭嘴,先把书还给小先生。

    王五也一直在认真地听着,跟着大家笑了几声后,小心地试探着问:“这样一本书,得值多少钱?”

    听小先生报了价,王五立即死了这条心,毕竟,那可抵得上全家半个月的口粮了。

    果然,平常人家是不要妄想去读书识字的。

    那位把口水喷到书上的乡民,捂着胸口,趁紧溜走。

    围着的乡民感叹一阵,渐渐地就大都散了。

    王婶不管玉娃“我要读书”的嚷嚷声,抱着她跟着王五走了。

    那小先生心有不甘,在后面喊着:“不买书,下次赶集的时候,还是可以来学认字的啊,这个不要钱!”

    王五决定先找到一起来赶集的邻居王胡,便带着妻女往铁匠铺那里去寻。

    铁匠铺里风箱“呼呼”响,炉火烧得旺,铁匠正在打制一把菜刀。

    他用铁钳从炉火中夹出料胚摆上锻台,和助手俩人你一锤我一锤地敲打起来。

    “当!”“当!”的锻打声不停冲击着众人的耳朵,火花四溅,没过多久,那把菜刀便初具形状,铁匠又把它扔进炉中再加热烧红烧软,然后又夹出来继续锻打。

    几番下来,那菜刀便打造完毕,刃口尖利,刀背厚重。

    铁匠把那菜刀最后烧红,然后扔进旁边的油桶里,稍候片刻,将冷却的菜刀交给助手。

    一名助手摇动飞轮,另一人则拿着菜刀在飞轮上蹭几下,一阵火花之后,那菜刀便是开了刀锋了。

    铁匠接过菜刀,到旁边的桌案上,对着摆在那里的一根粗大胴骨就是一刀。

    胴骨应声而裂,铁匠再补一刀,把连着的筯肉拉断,然后举着菜刀,对围着的众人道:“我打的菜刀,就算遇到狼,一刀下去,那狼也就死透了。”

    众人齐声赞叹。

    王五扫视一圈,还是没有看到王胡,便退出来,拉上妻女去别处寻找。

    这里菜刀虽好,但家里那个也能用,可不敢乱花钱。

    他们在场内没找到,又到场外那些自由摆放的路边摊位上也没找到,最后转了一大圈,在城门另一侧,一处稍显偏僻安静的凉棚下,找到了王胡。

    这时就安静多了,凉棚里摆了几张桌子,前方有一名先生正在说书,而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不但王胡在,此前路上遇到的那位挑着谷子来卖的马老伯也在。

    俩人挤在八仙桌边的同一条长登上,桌上摆着几只盛了凉开水的陶碗,马老伯的挑子放在桌底,王胡的锄头也倒放在那里。

    此时的马老汉,正捊着胡须,气定神闲,王胡则双手托着腮,眼睛直盯前方的说书先生,脸上泛着笑意。

    前方的说书先生,此时正在给大家讲述,汉大将军卫青出大漠痛击匈奴的故事,讲到激烈处,听着的众人便都齐声叫好。

    王五蹑手蹑走过去,到王胡耳边轻声道:“回家不?”

    王胡抬起头来,也轻声应道:“不逛了?要不,你们也坐下一起听听书,好听着呢。”

    王五摇头:“有玉娃在,怕吵着人家。”

    也是,王胡有些不舍地站起身来,转过身来还要多望一眼。

    离了凉棚,那马老汉也跟着出来了。

    王胡意犹未尽:“老伯,您也不听书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