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土木大帝刘阿斗 > 第三十八回 雍益大道是通天大道

第三十八回 雍益大道是通天大道

    短短两天时间,长兴城收留了一千多关中居民。

    诸葛亮得知魏民快速涌来的原因,是因为郭淮强行迁民和加租的原因,本不意外,只是没想到效果这么快,这开集市收购粮食,没几天时间啊。

    城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居民,是要消耗不少粮食的,必须尽快安排,将他们迁往汉中,虽然他们来的时候,身边还是带了不少口粮。

    他召见了全体乡民,再次向他们描述了汉中特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虽然知道他们大多还是不太信。

    在他的劝说下,绝大部分乡民都选择迁往汉中,因为,长兴城毕竟是交战前线,几乎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还是会要进行一场大战的,魏国君臣发现怎么耗不完汉军的粮食时,自然会要发起驱逐战,哪怕只是为了给魏国其他地区一个态度。

    一千多乡民,分成五批出发,每次二三百人,由五十人的汉军护送照料。

    王五一家和王服及他妹妹一家,都安排在第一批。

    在王婶的劝说下,王五也没有了留在长兴城的意思,既然都已经弃了祖地,留在长兴城的话,要是哪天不小心又落入魏军之手,还不知道要安个什么罪名处置呢。

    王服也决定去汉中,因为有汉军军医给他老娘检查了一番,并告诉他如今的褒斜道,现在叫雍益大道,全程无风险,且伴送他们去汉中的人马里,还专门安排了医师沿途照料,而路上各处关城驿站,也都备有各种药草,也有医师坐诊,一般病症,根本不需担心。

    听了这话,再加上和妹妹妹夫一家,以及族兄王五一家,有这么多亲人照顾,王服也就完全放心了。

    次日,乡民们便分批上路了,在大军护送下抵达斜峪关城,休息一夜后,由护送队护送继续迁往汉中。

    玉娃年幼,可没有一点离乡的忧愁,只要父母在,出门就是游玩,加上此前多次和汉军军士接触,一点都没有害怕的心思,很快就和护送的军士搭上话了。

    军士见小娃儿可爱,又听王婶说起玉娃此前曾获汉军相助,便也觉得格外亲近,逗着他说笑。

    王五也就跟着搭话,问起此行去汉中,路上需要多少时日。

    汉军道:“旬日——半月即至,毕竟你们这群人中,老弱妇幼也有不少。”

    十天半月就到了?王五可不相信,听说就算是小队兵马疾行,最快也要十天,大军开拔的话,那前些年,魏国大司马率军攻打汉中,可是在山道上被困了一个多月,进退不得呢,现在这老老少少的,半个月就可以到汉中了?

    汉军看得出他眼中的疑惑,笑道:“这位大哥,你没看看现在我们走的,是什么样的路吗?这可是新修的雍益大道!”

    王五此前心思都在妻女身上,都在对即将开始汉中生活的设想之中,确实没怎么注意脚下,闻言赶紧低头,才发现自己现在所行走的路面,竟然不是传闻中泥泞难行的斜谷道,甚至连碎石路都不是,而是整体的——石板路?

    这世上竟然可以用这么大的石板来铺路?看这石板大小,宽度大概可以两辆马车并行,长度——五丈都不止?

    迎面一队汉军粮草车队过来,来往的双方人马,仅放慢了速度,互相往两边挤一挤,就相对错肩而过了。

    果然,宽度两辆马车并行还有余。

    “这是——”他惊愕地抬眼问向军士。

    军士摇头道:“暂时不要问那么多,我只告诉你,沿途大部分都是这样宽敞路面,大哥,你说,这样子能不能半个月到汉中?”

    “能,能到。”王五应着,虽然他此前并没有从褒斜道去过汉中,但听说那时都是泥泞山路或者栈道,常人走完全程,也只需二十来天,如果都是这种宽敞干净的石板路的话,老弱病幼又有马车可以乘坐,那半个月,应该是可以到的吧?

    这样的路,应该只有长安城里的官道,才会有这么好吧?

    王五的心思转到了观察路况上,虽然他也没见过,长安城的官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他是听说过,斜谷里,斜水经常因为暴雨,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所以即便是在这里修路,都不时会被泥沙吞没,但现在这路,比河面高出不少,寻常的洪水,应该冲击不到这路面。

    不,看那河道,都似乎被人特意清过泥沙,那样的话,河道里水流更通畅了,也可以承受更长时间的泥沙沉积了吧?

    前面是一座跨越斜水的桥梁,此时,还有汉军在那里更换桥面。

    护送队的曲率上前和他们招呼,修桥的汉军回道:“现在建材到位了,就把木质桥面全换了。”

    王服上来,和王五道:“五哥,这汉军修的路,可真宽敞结实啊。听说,他们今年二月出来到五丈原之前,这里的路都还是原来的烂泥路,现在你看,这路都修成这样子了,可现在也才九月啊,他们半年时间,除了建好了长兴那样的大城,还修成了这么好的路,真是太厉害了。”

    王五也感叹道:“是啊,他们汉军真的是太神奇了。现在,我觉得跟着他们到汉中去,肯定是没错的了。”

    王服把他拉离众人稍远一点,轻声道:“五哥,刚才我听有人议论,说去年春天啊,有天晚上,那个天上的北斗星,突然一下子变得和太阳一样明亮,还七颗星一起闪啊闪的闪了好久。五哥,你知道吗?现在蜀——大汉的皇帝,就是皇太后梦到北斗星落到她怀里,才生下来的啊。听说去年的北斗星,突然那样,就是天上神仙下来帮助他了啊,他真的是上天的儿子啊。”

    啊?王五此前并没听过这些,虽然他也听说过各种各样的,关于那天北斗星变的传说,但毕竟,作为魏国境内一名普通的农民,没有听过阿斗的故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如今听王服这么一说,王五再看看这种神奇的路,特别是这么短的时间,把整个褒斜险道变成了这样的通天大道,可不是有天上神仙帮助才能做得到?

    他也跟着王服一样激动起来:“这么说,我们去汉中,冥冥中也会有上天保佑?”

    王服用力点头:“我觉得我们搬去汉中,就是福运来了啊。”

    大家前行,天色晚时,就在沿途关城驿站安歇,那里有热饭热水,还有干净的木板床位,一路行走,果然是根本不用担心挨饿受冻。

    观察着沿途的连续梁桥、大跨度石拱桥,平整宽敞的道路,王武的心情越来越激动,直到数日后,踏上贯日虹桥,看到那长长的悬索,吊起巨大的桥体,横跨两山,再看看脚下几十丈深的河谷,身边飘渺的雨后云雾,王五终于忍不住眼泪横流,一下子跪在桥面上,拉着王婶的手:“到汉中投奔汉帝,我当初竟然还犹豫不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王服他娘拉着王服:“儿啊,我这是上了通天桥,升到天堂了?怎么有云在我脚底下,它飘啊飘的?”

    玉娃也不知道害怕,走到桥边抓着吊索,冲着山涧高兴地大喊:“我是神仙了吗?”

    护送的军士赶紧过来把她拉开,虽然桥两边都有木条护栏,但小娃娃又不知事,万一她一时兴奋,要从栏缝里钻出去飞一下怎么办?

    同行人中,有人跪在桥边哭喊:“早知道有这样的路,这样的桥,我早就应该带着我爹来了。爹呀,你修了大半辈子的路,要是看到这样的路,这样的桥,你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