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三十五章 战国顶流偶像

第三十五章 战国顶流偶像

    “如今包围网已经稳固,各部坚决不得冒进,作坚决防御,以重炮消耗敌人。”

    武安君心满意足的抚摸着地图,一副完美的杰作。

    几十万赵军都被围困,纵使有那永备工事群做依靠,一旦补给耗尽...

    就可以开始挖坑了。

    公孙启就在一旁刷手机。

    但不是他常用的秦风手机和三星堆手机,而是军用三防机,专接保密内网的。

    秦王就在距离战线不远处的河东郡,监督征兵动员之事。

    “武安君,大王亲临,您应该去拜见问候一番。”

    既然赵括方面军尽在掌握,白起也没什么可忙的,让王龁盯着就行了。

    公孙启强烈建议他抽出时间去见大王。

    武安君自然是万分的不想去,那有什么好见的。

    我在前线主导全局战斗,后方的事情就后方处理。

    蒙骜去拧螺丝,范雎去整狠活,大王去找填线宝宝就行了。

    公孙启对武安君的态度少有的强硬,直接说您不去就等着死吧。

    现在就是决定您未来走向的时刻,我非要架着你去不可。

    白起看到他态度这么硬,这么认真,行我就跟你走一趟吧。

    “最多说几句话我就回来,可没时间在后面待着。”

    “您要说的话我都写好了,请背诵熟练。”

    公孙启给他写了一堆新闻发言稿一样的东西,就连大王可能问的一些问题都准备好了答复。

    前往河东郡的直升机上,武安君也在考虑着为什么。

    这为什么会是决定自己生死的时刻。

    秦王的性格谨小慎微,这次居然敢从咸阳出来了,跑到了赵军战术导弹的射程之内。

    大抵就是如此吧,为了回报大王的信任,自己应该去感激涕零一下。

    武安君和公孙启一番交流。

    公孙启满意的点头,大哥,你的政治头脑比司马靳好点,但也没好多少。

    “秦国朝野,最受大王器重的文臣范雎,武将是您。”

    “但大王对范雎的信任更多些,对您则是万分纠结的情感。”

    “即是相信您的军事才能,佩服您的功绩,感激您为秦国争取的诸多利益。”

    “同时又警惕小心着。”

    在咸阳的日子,那么多次御前会议和大朝会,公孙启都全力观察着大王的神情细节。

    分析着这位君王的思想和性格,样本基数足够多,模型也就足够准确。

    那是一种爱恨交加的态度,相信你他害怕,废了你他惋惜,可以说有些束手无策。

    这一次秦王到河东郡监督征兵,不仅仅是他对长平战事的看重,也是对武安君的一次考验。

    在秦国,没有什么功高震主。

    只有君要臣死,臣Facebook。

    君臣情谊讲究有来有回,秦王亲赴前线督军,冒着巨大危险,武安君也必须以最高的敬意去感恩。

    只有让大王确定了您的忠心耿耿,猜忌心理才会略微削弱些。

    武安君听了这一系列分析,啊?

    白起认为这也没有到杀身之祸的地步吧。

    “当然没有,这只是拽死商鞅的倒数第二匹马,只要最后一匹用力,您就死了。”

    首相范雎就是最后一击。

    功名嫉妒不过尔尔,利益纠纷才能置人于死地。

    首相派的第二人叫做王稽,长期担任河东郡守,兼管河内郡与新并入的韩地。

    如果不打仗,这些地方有着咸阳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飞速。

    可是现在打了仗,而且是长平之战这种超级大战,作为前线补给基地,河东河内两郡都快被掏空了。

    郡守王稽,绝对每天都在跟首相打小报告。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

    长平之战,秦军前线与后方的总计参与人数多达百万人。

    只计算第一波的王龁方面军与后来的预备役梯队也有六十万。

    最主要的是秦王亲赴前线,竭尽全力征调的时候,为了鼓励士气,答应免除所有应征者一年的房贷。

    几十万人免除一年房贷暂且不论。

    到了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要加多少军功爵,分配多少套免费房。

    很多人拿了免费房之后就会取消先前购置的房屋贷款。

    这一下连锁反应就麻烦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巨大。

    秦王大概率会把问题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去,让那一地崩溃而不至于连累全国。

    秦国本土是大王的基本盘,蜀郡要承担经济发展的重任,南郡是楚国故土尚未恢复生机,陶郡是飞地无力控制。

    那就只剩下河东河内与新征服的地界。

    恰好,全都是首相范雎的势力范围。

    银行先是硬吃一波坏账,然后也不知道贷款给谁,都没人买房了。

    一大堆免费房又会拉低整体房价,房价一跌楼市就跌。

    楼市萎靡,房屋需求严重过剩,房地产商不再贷款拿地,导致银行资金链和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崩溃。

    那退伍转业要有工作安排,伤残抚恤要有人确保,城市涌入了一大群退伍老兵也是个问题。

    秦王自己吃点亏,用两郡的萎靡换取全国的稳定,又兑现了军功爵承诺,确保了军事利益集团的忠诚。

    对于范雎来说就不是吃亏了,那是替秦王趟雷场背黑锅。

    分房子的时候大家感谢秦王,在河东河内两郡生活的不幸福了,什么失业、薪资、医疗、教育...所有的问题,大家只会骂河东郡守和范雎。

    经济损失和骂名还不是最严重的,关键是范雎的基本盘被摧毁了。

    对于政治家来说,势力范围就是个安全屋,是政治领域的“家”。

    收集财富去笼络人心,提供官爵之位奖赏亲信,灾祸来临和告老还乡时的避难之所。

    武安君一场长平之战,直接毁了范雎的封地。

    矛盾便不可调和了。

    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去给秦王表忠心。

    还能趁着完美时机来体现反差感,首相因为利益气急败坏,武安君却全心全意的忠君报国,高下立判。

    争取到君主的中立不干涉,大事可成。

    甚至只需要让秦王对范雎的偏心少一些,也能让局面变得有利。

    公孙启再次拿出写好的发言稿,给武安君多看看,甚至要求他开始练练表情管理。

    “为了拯救秦国,请您在大王面前尽力表演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