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诺奖大佬

    这个问题让森正浩愣了两秒。

    这是特意在这等着我吧?

    这篇论文的重点又不是这个,在另外一篇上呢。

    森正浩看了杨老一眼,答道:“因为基于这一问题,我在另外一篇论文上已经做作出了详细的推导和论文,若是杨老感兴趣我可以详细讲给讲述。”

    杨老点点头,说道:“请继续。”

    “院士,我能用下黑板嘛?”

    “当然。”

    随即森正浩也没有太多废话,单刀直入得开始讲解了他在超导理论中关于强关联模型推导的过程,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些关键步骤的方程式。

    对他来说,这些不过是信手拈来,下面坐着的评委听不听得懂,就不关他的事情。

    “由于耦合项只涉及单个电子的转移,因此^H02=^H20=0……。”讲台上,森正浩汇报完毕。

    “不错。”杨老称赞道。

    即便以博士生毕业生的标准来看,这位答辩人的资质也非常高,思路清晰,推导过程也相当严谨。

    这个答案,让他很满意,有些没忍住得问道:“既然有强关联,那是否颗粒间的微观作用力也能表现关联性?”

    “微观作用力?”

    森正浩顿时似乎定在了讲台上,眉头也不自然的皱了起来。

    【颗粒间的微观作用力】这几个字,仿佛刺破黑夜的那一束光,他脑海中炸开,指引了一个方向。

    随即也没理会下面坐着的答辩评委,拿起一旁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弱作用力方程,便开始在黑板上开始推导。

    下面坐着的评委有些不解,准备开口打断森正浩。但立即被杨老伸手拦下,低声说道:“别打断他。”

    森正浩并不清楚教室内的异动,此时的他已经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手中的粉笔不断触及黑板,一行又一行的算式悄然从黑板上显现。

    看着从森正浩手中落下的杨-Baxter基础状态方程,杨老顿时眼神一亮。些许不快也被统统抛到了脑后。

    天才嘛!总归是有些特权的!

    台下坐着的众多大佬也逐渐看懂了森正浩所写的算式,似乎是宇称不守恒的方程式,但又有些不同,不由得有些诧异。便都齐转头看向杨老,毕竟这个方程式可是他研究出来的。

    但他们却发现杨老也抓过一旁放着的水笔,在答辩评判表上顺着森正浩的思路,将量子色动力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为条件,开始推导自己的方程。

    讲台上森正浩也似乎忘记了现在正在论文答辩,思考逐渐深入。那一抹突然闪过的灵感,逐渐演变成一条通向未知的大路。

    黑板上的算式在森正浩手下不断增加,此时此刻,他感觉自己进入一种什么玄妙的状态。眼前的算式仿佛自己手下的士兵,手中的粉笔便是助威的擂鼓。随着擂鼓声声,士兵们便随自己攻城拔寨,越战越勇。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此时四面开阔的移动黑板上已经列满了各类算式。

    森正浩也终于缓缓停下了手中的粉笔,列出最终推导出来的方程式——量子微观作用力方程。

    抬头审视黑板上的自己推导出来的方程式,

    这个方程式算是填补了杨-Baxter方程的最后一块漏洞,这让他不确定会不会被公布出去。

    毕竟这可是动了不少物理学大佬的蛋糕,不少人进行粒子碰撞试验,只为了推翻宇称不守恒理论。可没想到却撞出一堆新粒子,弄得诺奖跟批发似得。也因此不少国家不惜投资数千亿美刀,建立高速粒子碰撞机。

    倘若这一方程式登刊,那些国家的数千亿投资,便算是打了水漂,没掀起一点浪花。

    不过既然今天下面坐着原作者,似乎也不用太担心,森正浩这么想着便看向杨老。

    杨老对比黑板上和自己稿纸上的推导,发现两者基本没有太多不同地方,随即也放下手中的笔,不在推导下去。

    只是目光灼灼地望着黑板上的结论,心中思绪万千。虽说自己在理论物理研究领域,全是一方权威。

    这宇称不守恒也倾注了自己太多的心血,其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物质的运动状态不对称。

    举个通俗一些的例子,在微观量子世界中,a粒子,b粒子处于完全镜像的位置。其中a粒子在哭,而对应位置的b粒子在笑,也就是处于镜像的两者居然是完全不用的运动状态。

    这个问题的发现,在当时几乎将整个物理学界搅的天翻地覆。而自己提出宇称不守恒,向世界解释了这种现象的成因。

    在他最早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时,是以θ-τ粒子作为证明。θ-τ粒子被称为k介子,在弱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这两个粒子的运动规律不完全相同。

    到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θ和τ粒子虽然自旋、寿命、电荷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并非是同一种粒子。因为θ介子衰变产生两个π介子,而τ介子衰变时产生三个。这又证实了θ-τ粒子并非同一种粒子。

    这一下,又给宇称不守恒的权威性带来一定质疑。因为面对两个不同的粒子,它们有不同的运动状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随后华裔女教授吴健雄利用β衰变实验,佐证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这才使得宇称不守恒成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

    基于对学术的严谨性,在杨老看来,他无法立刻判断正确与否。但凭借科研直觉,他觉得森正浩这套量子微观作用力方程是完全站得住脚的,推导十分严谨,逻辑方面能自洽,并且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缺陷。

    杨老便转头看向讲台上的森正浩,也读懂了他眼神中的想法,开口道:“你这套θ-τ粒子的实验,我需要时间进行验证,暂时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剩下的那些,你也不用担心。”

    “谢谢,杨老。”森正浩自然懂得轻重。

    杨老站起身来,看着旁边目瞪口呆的几人有些好笑,便走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赞叹道:“后生可畏。”

    听到杨老对森正浩的褒奖,也回过神来,笑道:“杨老,您对森同学的评价很高啊。”

    “苏老头,你倒是开心了。”杨老摇了摇头,“我之前给你说的事,你好好考虑下,愿不愿意让小浩来做我的关门弟子?”

    闻言,森父一怔,杨老可是目前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物理界天花板。

    跟着他学习几年,不论其他,仅仅杨老的弟子这一称号,都足以让自家衰仔在学术界拥有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