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回到原乡 > 第43章 非遗中心

第43章 非遗中心

    微信铃声响了,曼丽翻开一看:姐,你托飞哥转的钱,我们收到了,你还好吗?

    曼丽的眸子里顷刻间滚动着泪水,马上回复:弟,姐挺好的,不用挂念。

    飞哥正在摊位上忙碌,曼丽无限深情地看了看飞哥,哽咽着说:“小飞,谢谢你,我弟弟都给我说了。”

    飞哥生怕曼丽误会自己偷看了她手机,脸红心跳地解释:“弟弟前天来视频电话了,你手机放柜台上,我见你在厨房里忙不赢,就替你接了。”

    曼丽当时正在安排工人摆设厨具,把手机放在大厅柜台上,手机一响,飞哥见曼丽正在忙,没有听到,见是曼丽弟弟的视频电话,犹豫一会后,就立马接了。

    躺在床上的弟弟说:“你是谁啊?”

    飞哥笑呵呵地说:“我叫飞哥,是你姐酒楼里的大厨。”

    “你就是飞哥呀,我找我姐有点事,让我姐接电话好吗?”

    小飞急中生智地说:“她现在正忙?我等下让她视频你,这样吧,我加你微信,你通过一下。”

    挂断视频电话后,飞哥看了一下曼丽微信里的转账日期,几乎都是在同一天,昨天是她和弟弟约定转账的日子,看来曼丽一忙就忘了。

    加了弟弟的微信后,飞哥很关心地说:“你姐刚刚出去办事了,她让我转账给你,你接收一下;你姐还让我叮嘱你,一定要按时去看医生,不要担心钱的事。”

    弟弟接收完转账,回复说:“谢谢小飞姐夫,钱已收到,让我姐姐多注意身体,我会好好听话的。”

    飞哥心里喜滋滋的,安慰他:”你姐一切都很好,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照顾你姐的。”

    曼丽含情脉脉地看了一眼飞哥:“每个月的这一天我都会按时跟弟弟视频的,最近太忙了,把这么重要的事业忘记了,小飞,你有所不知,这也是我跟弟弟的约定,说明我们彼此一切都好。”

    飞哥大包大揽地说:“曼丽,以后这个事就交给我来吧。”

    曼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飞哥的脸上盖了一个红唇,嫣然一笑说:“谢谢你,小飞。”

    飞哥笑嘻嘻地说:“曼丽,再盖一个吧。”

    曼丽嫣然一笑:“别想得寸进尺。”

    然后扭着腰走开了,留下飞哥愣愣地回味。

    令谢闯和曾莲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第一批出塘的荷花虾不仅全部销售出去了,而且荷花虾的品牌成了麓城的名牌,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为了便于销售,飞哥按照谢闯预先的计划,成立了“曼飞农副产品销售公司”,为了做大做强,飞哥把一起跑业务和送外卖的兄弟都招募过来,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销售和外送团队。

    一切都如预想的在进行,谢闯信心满满地说:“莲,我们成立曾闯生态农业综合公司的时机成熟了,应该大刀阔斧地前进。”

    曾莲胸有成竹地说:“我早就在策划公司的整体框架了,等全部搞完,我们再一起商量,到时就可以正式成立公司了。”

    “辛苦你了,阿莲。”谢闯很心疼地说。

    曾莲柔情地一笑:“为自己做事,一点也不辛苦,反而觉得很有成就感。”

    谢闯悄悄地靠近曾莲,一把将她抱住,曾莲小鸟依人似的靠了过去。

    谢家成的问题解决后,雷公井村生态农业合作社最终得以成立。谢君山笑嘻嘻地站在合作社的前坪,感慨万千地说:“这妹子还真是得了我的真传,干起事来雷厉风行的。”

    谢婉看见父亲站在外面,马上走了出来,很高兴地说:“爹,来视察工作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啊?”

    “爹老了,来看看而已,少拿你爹寻开心。”谢君山很有自知之明地说。

    谢婉打趣她爹:“我爹可不老,何况您还是我们合作社的顾问呢?欢迎您常来指导工作呀。”

    “婉儿都这么说,那我就顾问一下,你们现在搞了哪些产业呀?”

    谢婉笑呵呵地说:“这个嘛,耳听为虚,我干脆带您一起转转,边看边说。”

    “那就看看去。”谢君山来的目的就是想亲眼看看他们到底搞得怎么样了,他要的就是谢婉的这句话。

    谢婉挽着谢君山的手,先是带他来到了杂交水稻示范区。谢君山一见大片青翠欲滴、迎风飘荡的禾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婉儿,你们这是怎么做到的。这才几天呀?”

    谢婉得意地说:“爹,大家都加入合作社以后,我们先是进行了标准化农田建设,用挖机和推土机将它们全部整平,过去那些豆腐块似的农田全都连成了片,我们就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种植了。”

    “你爹天天待在家里,真是有点孤陋寡闻呀。”谢君山无比感慨地说。

    “那还不是因为大家都支持婉儿。”谢婉开心地说。

    “这村里人我可是知根知底的,尽管大多数人都勤劳朴实,可要他们心甘情愿把自家的田交给你一个妹子来管理,难度不少吧?”谢君山指了指中间的那片田,“比如谢家成那样的,像茅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你们是怎么做好他工作的?”

    “这个嘛,我带爹去看一个地方,您就知道了。”谢婉眉梢一飞,讳莫如深地说。

    在雷公井村非遗文化中心,谢婉停了下来,微笑着说:“爹,这里现在是我们村的非遗文化中心,欢迎您提出宝贝的意见。”

    谢家成听到外面谢婉的声音后,一路小跑出来,喜滋滋地说:“欢迎君山叔和谢社长来指导工作。”

    谢君山一脸懵懂地说:“懒油条,这是你在负责吗?”

    “爹,别再老眼光看人了,家成叔现在可是这里的主任呢。”谢婉微笑着说。

    谢家成向来有点怕谢君山,结结巴巴地说:“君山哥,我现在跟着谢社长干呢。”

    “那就看看去。”伸手不打笑脸人,谢君山还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他很平和地说。

    谢婉一边走一边介绍:“这些傩画面具都是家成叔制作的,他们家的傩画面具制作手艺,已经被列入我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了,家成叔是唯一的传承人。”

    “这边是我们的学习中心,是学习如何制作傩画面具的。”谢家成畏畏缩缩地说。

    谢君山对谢家成刮目相看起来,脸色温和地说:“家成,不错啊,叔以前真是小瞧你了。”

    “这哪跟哪呀?还不是婉儿把我这块璞玉雕琢出来的。”谢家成还是很聪明的,既表达了自己以前被埋没了才华的意思,又表达了对婉儿的感谢之情,一箭双雕。

    “你小子,说你胖还喘起来了。”谢君山也被他逗笑了,笑着说。

    “家成叔,这么说,你承认我是伯乐了?”谢婉自鸣得意起来。

    谢家成开心地说:“这还用说,谢社长不但是我的伯乐,还是我的致富带路人。”

    谢君山看到几个中老年人在忙碌,很好奇地问:“这就是在制作傩画面具吧?”

    “是的,君山哥。”谢家成如实地回答。

    “销路还非常不错,很多人都喜欢。”谢婉很得意地说。

    谢家成解释道:“我们主要是给那些家庭贫困的人家增加些收入,让他们像我一样早日脱贫。”

    谢君山开始表扬谢家成:“家成,这还不到一年,你的觉悟好像提高了好几个高度了。”

    “何止提高好几个高度呀,那是几十个高度了,村里有不少人跟着家成叔制作傩画面具脱贫了。”谢婉称赞着。

    “那还不是谢社长和龙真干部一直在鼓励我。”谢家成很认真地说。

    “家成,别一口一个谢社长地叫,听起来别扭。”谢君山提醒他。

    “我是您侄女,叫我婉儿就行。”谢婉早就意思到了这点,笑容可掬地说。

    “婉儿!”谢家成很开心地喊了起来。

    “嗯,家成叔。”谢婉马上应答。

    “这就对了吧,”谢君山提醒自己女儿,“婉儿,不管你们合作社将来做多大了,在村里人面前,你永远都是婉儿。”

    “爹,婉儿知道的,你以为我是官迷呀,”谢婉微微一笑,“我们换个地方看看去。”

    “今天爹高兴,多走走也行。”谢君山心情大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