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回到原乡 > 第44章 公司成立

第44章 公司成立

    谢婉带着她爸来到了一片河边洼地,笑着说:“爹,您就不想我弟吗?”

    “我一个老头子,吃饱了睡,睡足了吃,想他干嘛?”谢君山掩饰着自己的情感,咧嘴说。

    “你就不想听听我弟在那边的情况?”谢婉有意把话题引向谢闯。

    谢君山鄙夷地说:“就他那没心没肺的样能干出个什么名堂来?”

    “爹,你可小看我弟了,人家现在可是明星青年。”谢婉一脸骄傲地说。

    “他是明星,那你爹我就是巨星了。”谢君山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谢婉假装生气说:“爹,你老打岔,到底想不想听我哥的情况?不想听的话,婉儿也懒得说了。”

    谢君山还真是个老顽固,他挑了挑嘴:“你爱说就说吧。”

    “哈,爹,你真逗,明明心里想得欢,却像煮熟的鸭子一样嘴硬,”谢婉爽朗地笑着“放心吧,我不会吃我弟的醋的。”

    “你这妹子呀,就喜欢拿你爹开涮,”谢君山心里其实挺想谢闯的,他微微地笑着,“你弟现在到底咋样呢?”

    “他呀,先是在那边搞荷花虾养殖,养殖的小龙虾可是名声在外了,销售好得不得了,正准备成立一家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谢婉很自豪地说。

    “这小子还真搞出点名堂来了,像他老爹,”谢君山洋洋自得,突然又问,“他就没想回家里来看看?”

    谢婉若有所思地说:“爹,放心吧,闯弟过几天就会回,要跟我们搞合作,我想把这些洼地改造一下,用来养殖荷花虾。”

    “算他还有点良心,没忘本。”谢君山半是埋怨半是肯定地说。

    “人家那叫初心不改,回报桑梓。”谢婉表扬起自己弟弟来。

    “你们就相互吹捧吧,”谢君山说,“你可要时刻提醒你弟,做事一定要扎实,不要才学会走路,就想着跑,那样会摔跤的。”

    “知道了,爹,我们回吧。”谢婉挽着他爹的手,很乖巧地说。

    谢闯为了迅速成立自己的公司,在曼飞荷花虾酒楼开了一个筹备会。

    谢闯先做了一个简单的发言,成竹在胸地说:各位亲,目前,我们的荷花虾养殖试验已经成功,荷花虾的品牌也打出去了,为了扩大规模生产,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建立美丽新农村的样板,我以为,成立一家综合性的生态农业公司已经迫在眉睫;并且,我的初步设想是,公司实行股份制,公司名称叫做“乔桥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总部设在乔桥村,公司总经理由我担任;下设四个分公司。

    第一分公司为“曾闯荷花虾养殖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培育和改良荷花虾和荷花蟹种苗,大力养殖小龙虾和螃蟹等;公司经理由我兼任。

    第二分公司为“乔桥耕读文化亲子乐园有限公司”:主要是在荷花虾养殖园区的基础上,开设观赏农业项目、亲子种植项目,建立耕读文化基地和农耕非物质文化中心,由曾莲担任经理。

    第三个分公司为“乔桥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主要建立好乔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负责荷花虾和荷花蟹等的转运和销售工作,由飞哥担任经理。

    第四个分公司是“曼飞荷花虾城”:主要负责开办和经营好曼飞荷花虾酒楼、曼飞荷花虾城、创建并运营好农产品博物馆,由曼丽姐担任经理。

    至于公司其他的人员招聘和任命,一概由各分公司经理负责聘任,报总公司备案即可。

    这是公司的基本框架和设想,希望大家发表各自的看法。

    听完谢闯的介绍后,可谓群情振奋,但是,冷静下来一想,大家还是很忐忑,担心步子迈得太快,面面相觑。曾莲看出了飞哥和曼丽姐的心思,似有同感,率先发言:“闯,我们这饼是不是画得有点大了?”

    谢闯还是做了不少功课的,他不慌不忙地说:“曼丽姐和飞哥,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担心?”

    曼丽姐嫣然一笑说:“小闯,你这饼画确实挺诱人的,我都被你说得快流口水了,但是,冷静地一想,我跟曾莲妹妹有一样的担心啊。”

    飞哥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现赞同曾莲和曼丽的想法。

    谢闯清了清嗓子,很认真地说:“我之前也跟你们一样,怀疑自己这些设想似乎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我认真查看了我们这一年来的各种数据后,觉得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理由是:第一,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我们的公司可谓是应时而生;第二,荷花虾的养殖、品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并且供不应求;第三,耕读文化和亲子农业园项目正方兴未艾,市场前景广阔;第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正在走强,小吃、夜经济、美食文化、庭院经济、非遗农耕文创产品必将受到大家的追捧。”

    听了谢闯的解释后,曼丽姐打消了顾虑,她第一个表态:“小闯,姐跟你干。”

    飞哥自然不会落后,他拍着胸脯说:“曼丽在哪我就在哪?”

    曼丽看了一眼曾莲,打趣她:“阿莲,你是跟我们一起干,还是单干呀?”

    “我呀,跟着大家一起闯!”曾莲看了一眼大伙,很高兴地说。

    散会后,大家简单地吃了一个合伙餐,各自开展工作了。谢闯和曾莲回到村里后,着手养殖园和耕读文化园的筹建工作。

    谢闯为了将养殖试验基地扩展成养殖园,对村民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郑重地承诺:“你们把土地流转给我们公司,有两个最基本的保证,一是公司会一次性付给大家十年的流转金,十年后,我们再续约;二是凡属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的村民,公司再按照各自的特长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聘请,并付给相应的工资。”

    尽管条件开得很诱人,一些村民因不理解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有所担心地说:“我们家土地流转给你们公司后,那是不是就不属于我们家了呀?”

    谢闯看了一下旁边的霍达,很谦虚地说:“大家都知道,霍达书记是县农业局派驻我们村的扶贫干部,他对有关农业方面的政策是非常熟悉的,现在有请霍达书记给大家做解释。”

    霍达看了一眼大伙,目光坚定地说:“大家的担心,我很理解,但是,土地流转的只是使用权,承包权依然属于你们每位农户,流转时间一到,农户按照协议收回使用权。”

    听了霍达书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解释,村民内心的疑惑解除了,纷纷表示乐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公司。

    谢闯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心里在想,土地是村民养家糊口的命根子,一定要把大伙的土地经营好,发挥出最大效益。

    为了彻底打消土地流转农民的后顾之忧,谢闯根据村民各自的特长和个人诉求,将他们分别安排到了公司不同的岗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