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主厨的基本素养

    虾的鲜味一瞬间在孙远安的口腔里绽放,简直美妙至极。

    再尝鱼丸,非常的细嫩,入口即化,有鱼的鲜味但是没有鱼的腥味,完全吸收了汤汁的味道,好吃极了。

    最后是田螺,用筷子轻轻一挑,便是一块肉团,放进嘴中,明显的颗粒感很容易辨别哪些是田螺肉,猪五花也搭配的非常棒,油脂的香味让田螺肉有了质的升华。

    孙远安不禁感慨:“太好吃了。”

    围观者也是满脸期待,因为除了陈瑜和李征,他们也分不清哪盘菜是出自谁手。

    在孙远安看来,左手边的清炖三鲜已经堪称完美了,很难超越,大概率就是李征做的。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从右手边的盘子里夹起一只白虾,缓缓地丢进嘴里。

    没有上一盘那么强烈的味道冲击,但却有一种极其享受的感觉,虾的鲜味融合了汤汁的味道,在他的嘴里连绵不绝,仿佛江面上的一艘白帆,起起伏伏,来来回回。

    接着,鱼丸和田螺肉也是一样的感觉,没有味觉上的强烈感,但却有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美妙感。

    结果很显然,两道菜都非常的好吃。

    第一盘的感觉,是每种食材的味道特别突出,却又不喧宾夺主,恰到好处。

    第二盘则是食材的完美融合,细腻而又不失层次感,每种食材相互交融,那种重叠的味道明显将整盘菜的高度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用最直白的方法来判别。

    第一盘吃了一口会忍不住称赞一句:“太好吃了!”

    第二盘吃了一口则会想着去吃第二口,这是身体的本能,对食物的无法抗拒。

    其实,孙远安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硬要选个胜者,他倾向于右手边的第二盘,因为给了他一种复合味道的高级感。

    但孙远安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选哪个好吃,而是哪个是李征做的!

    “老李,到底哪个是你做的啊?”

    孙远安用手擦去额头的汗水。

    “你尝出来了吗?”

    徐长明怀着迫切的心情问道。

    “那个……”

    孙远安的身体都开始有些颤抖,眼神不停地落在右手边的那一盘上。

    “我选……”

    就在孙远安即将公布答案的时候,李征忽然打断:“等等。”

    “怎么了?”

    众人不明所以地看去。

    李征面色平静,话语低沉道:“不管这次结果如何,我认可陈瑜了,他能胜任主厨,我现在就走!”

    “诶,老李!”

    孙远安起身追了出去。

    二人走在星空之下,萧瑟的秋风显得格外凉爽。

    “老李,到底哪一盘是你做的?”孙远安还是好奇。

    “你觉得呢?”李征沉声道。

    “我觉得是……右手边的?”孙远安小声问道。

    李征笑了起来,点头默认。

    “那就对嘛!”

    孙远安突然如释重负,“我就觉得右手边的那一盘好吃,很独特的味道,让人无法拒绝,左手边的显然要低级一些,肯定是那小子做的。”

    李征没有说话,加快了脚步。

    “喂,老李,你赢了干嘛还要离开?”孙远安追问。

    李征依旧没有回答,任凭秋风吹在脸上,有一种冰凉的刺痛感。

    其实他心里明白,左手边的那一盘,才是他做的。

    ……

    餐厅里。

    周兵不解道:“答案还未公布,为何师傅要离开?难道是怕输吗?”

    “你想多了,做清炖三鲜,师傅怎么可能输?”张磊一万个不信。

    陈瑜将桌上的两盘菜混合在了一起。

    “你干嘛?让我尝尝啊!”张磊略显无语。

    既然李征选择离开,这场胜负已经没有了意义,陈瑜笑道:“是啊,李大厨不会输的,他离开,大概是因为想通了吧,以他的厨艺在哪都能混口饭吃。”

    “所以小陈,到底哪一盘是你做的?”周兵还是好奇。

    “已经不重要了。”陈瑜摇头拒绝回答。

    徐长明心里明白,李征之所以要和陈瑜比拼,也是心有不甘吧,选择离开的原因,或许是猜到会输。

    俗话说好聚好散,既然离开,不如体面一点。

    这一点,陈瑜是给足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瑜虽然年纪不大,但绝对不简单!

    徐长明正式宣布:“从现在开始,由陈瑜担任主厨。”

    ……

    陈瑜担任了主厨,栖园餐厅可谓是脱胎换骨。

    张磊不满足于当一个洗碗工,希望上灶的愿望也被拒绝了,于是利落地辞职,据说是去投奔了李征。

    而周兵选择继续留下,虽说他是李征的徒弟,但做事风格和李征不一样,非常的认真,对做菜也有很高的要求,日积月累,是会成为和李征一样的存在。

    所以,餐厅的厨师目前只有陈瑜和周兵,两个人分配好了各自需要做的菜,只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就算是忙碌的高峰期,也能够把控合理的出餐时间。

    “陈大厨,这是按照你的要求,新出的菜单。”

    陈瑜接过菜单扫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栖园餐厅毕竟是以栖山县的特色为主,所以菜单并没有多大的调整,三大特色菜,清炖三鲜,双椒鸭肠,冬笋鱼汤全都保留,由他亲自来做。

    周兵擅长的菜也全都保留了,删除的是一些性价比不高,且很少有客人点的菜。

    另外,陈瑜根据栖山县的特色食材,又增加了几道新菜,瞬间成为了爆品,每一天都供不应求。

    当主厨的日子里,陈瑜的工作量明显大了许多,很多李征之前不做的事情都被他接手了。

    从采购到出菜,每一步都要经过他的严格把控。

    这是一个主厨的基本素养。

    “陈大厨,供货商送来一批白虾和青鱼,请您去看看。”

    “陈大厨,12号桌的客人对菜品有疑惑,请您去解释一下。”

    “陈大厨,还有一道冬笋鱼汤没有出锅,客人在催了。”

    “陈大厨……”

    “……”

    这几乎成了每天的日常。

    砰——

    陈瑜下班回家,倒在出租屋的床上,看着白色的天花板,耳边似乎一直有回音缠绕。

    “陈大厨!”

    “陈大厨!”

    “……”

    “哎,当主厨可真累啊!”

    陈瑜高声感慨一句,歪头睡了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