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宗周 > 第〇四〇章:祟因(下)

第〇四〇章:祟因(下)

    做好这一切,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有侍从自正殿前来传唤。巫璜收拾好诸般物事,随同本支的另外三位卜师一同前往正殿,在贞泳身后的席位上坐下来。

    主持贞卜的太子羡,坐在上首主位,严肃的宣布了此次贞卜的主旨:“前番禳祭无功,大王旬其有疾。余深为忧心,乃破格开启皿宫,询上帝、先王之意,追大王疾首之尤。诸位贞人、卜师,当尽力王事,勿负余心!”

    “诺!”众人纷纷领命。

    太子羡环顾了一下殿内,见各支皆已准备完毕,颔首吩咐道:“如此,请诸位命龟!”

    这是贞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各支的贞人或者卜师,要详细分析大王疾首的各项事由,结合近期的天象、物候,以及大王的施政、祭祀等,再对照着历年的诸番故典,推测出最有可能的原因。

    只有先有了推测,把贞卜的范围缩小,然后才能进行贞卜,按照有吉、不吉的兆象,对这些推测予以否定或者证实,最后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当是祖帝丁为祟,”一位卜师向贞泳说道,“昔年武帝丁春狩,有小臣驾车冲撞王车,车轴断裂,参乘子央自车上摔落,疾首月余。武帝丁亲为贞卜,祭于祖帝丁,子央遂愈。”

    贞泳望向巫璜。虽然他更希望带上卜交,但巫璜已经在这了,正好发挥其熟悉故典之长。

    “此事有之,”巫璜略一思索,“武帝丁与子央,皆为祖帝丁之孙。二人同受断轴之厄,溯及最近之共祖,确认乃祖帝丁为祟。”

    在大邑商的故典之中,祖帝丁是一位很特别的先王。他的功业只是一般,祭祀规格并不出众,但武帝丁凡有疾患,基本都确认是他这位祖父作祟,继而向这位祖父祭祀,往往都有不错的效果。

    武帝丁在位长达五十九年,期间贞卜一直非常频繁,几乎无事不贞,于是他得过的很多种疾患,都被归于祖帝丁作祟。

    这很可能是丁支仗着王意,向其他各支争夺事权,毕竟祖帝丁的祭祀由他们丁支主持。

    哪怕在武帝丁过世后,接下来的几代先王,大凡有疾,也依着故典,先找这位祖帝丁,再由丁支主持随后的祭祀。

    巫璜自己也有这种怀疑,但他肯定不会提出,倒是笑着说起了另一件事情:“说起来,这件事情和贞人也有关联。子央后来发动叛乱,被武帝丁派人平定,领军者正是贞人的先祖,故典中记曰‘永途子央于南’。”

    “卜璜果然博闻。”贞泳淡然道。

    他听得出来,巫璜这番话隐有示好之意,却并不能让他满足。

    如果是祖帝丁为祟,那此次的事权依然将归于丁支。他趁着太卜离了王邑,好不容易才劝动太子羡,预备施行多种盛大的祭祀,就等于是为丁支做了嫁衣,自己却一无所得。

    太卜在时,丁支掌控着事权;太卜不在,丁支还要掌控事权,那太卜岂不是白走了吗?

    贞泳转向另一位卜师:“卜方,你有何看法?”

    名为卜方的卜师,看出了贞泳的意图。他略一思索,很配合的说道:“以方之见,当是武帝乙为祟。”

    “何以见得?”贞泳立刻追问道。

    “昔年武帝乙猎于河渭,一去不返,其中颇有内情。然大王为武帝乙之子,至今未有所报。此为其一,”卜方迟疑了片刻,继续说道,“其二,武帝乙崩逝已有十一年,至今尚未列入周祀谱,唯受祊祭于小宗,在天之灵必有不忿。”

    小宗也就是亲庙,是当代商王供奉诸亡故父辈、诸亡故嫡母的地方,祭祀于祊门之内,故称祊祭。武帝乙作为先王,除了受祊祭于小宗,还应该附于大宗之侧殿,列入周祀谱,享受其他多种祭祀。

    然而,武帝乙在位期间,对神权极力打压,太卜寮的规模、事权、财权被削弱到了极致,在位三十五年,仅乙支先后出过两位贞人,三御事之位更是长时期空缺。其他诸支多有不满,在武帝乙去世后,一直拖延着,以大宗尚待扩建、周祀谱需要调整为由,对他的祭祀进行克扣。

    作为乙支的贞人,贞泳本该解决武帝乙祭祀之事,为乙支再添事权。但他资历尚浅,不愿得罪其他诸支的同事,之前一直都指望着左卜巫重出面。

    此事确实要解决了……想到由此带来的巨大利益,贞泳下定了决心:“卜方之言,正合我意!”

    ……,……

    三位贞人分别完成命龟之辞,上呈太子羡,请他选取兆圻,也就是预备燋灼的孔洞。

    太子羡看时,丁支贞黄附于龟甲的散简上,毫不意外刻着“贞:四祖丁祟王”;甲支贞齐的散简上也是如此,毕竟有能力为祟的先王不多,而祖帝丁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位。

    唯有乙支贞泳的命辞不同,乃是“贞:武祖乙祟王”。

    四祖丁是商王室对祖丁的称呼,在他之前,还有报丁、大帝丁、中帝丁三位日名为丁的先公先王。

    武祖乙是太子羡对武乙的称呼,这次贞卜,乃是在太子羡的主导之下,故而贞人须这么命辞。如果是大王亲自主导,那么称呼就是“父乙”或者“武乙”。

    庚支和辛支也有散简呈上,分别指向祖帝丁和武帝乙。但他们没有另行命龟的资格,只能在随后的三卜之贞中,充任甲、乙、丁支的“右卜”之责,提供辅助验证。

    至于最重要的“元卜”,必然就是主导的太子羡。

    他检视着面前的龟甲,选取了丁支、乙支呈上的两枚,以朱砂笔各自勾好三处兆圻,又令乙支的巫璜呈上点燃的灼条,亲自在这两枚龟甲的第一圻进行燋灼。

    不多时,两枚龟甲相继燋灼完毕,一一显出兆象。太子羡仔细观察着,在一片安静肃穆的气氛中,沉声宣布道:

    “辛酉卜,太子,贞:武祖乙祟王,有吉,一……继以贞黄充左卜之责,卜娟充右卜之责;

    “辛酉卜,太子,贞:四祖丁祟王,不吉,一……继以贞泳充左卜之责,卜奄充右卜之责;

    “四位,且为余贞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