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忠良: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 第二章 要做进步的山贼

第二章 要做进步的山贼

    山贼收租这件事,听起来似乎有些离奇,实际上另有一番缘由。

    朝天寨的格局,和别处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归功于赵佐。

    普通的山贼,自然是占山为王,劫道为生,做的是无本买卖。

    赵佐上位以后,狠狠批判了一番这种看天吃饭的生意结构。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做传统山贼?

    一十二世纪的大宋什么最贵?土地!

    直接化身大地主,招揽流民让他们种地,自己躺着收租,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不比提着脑袋劫道强?

    当然,要是在往常年间或者其他地方,这个做法自然是死路一条。

    但现在是什么情况?

    宋金交战多年刚刚停手,关西地区十室九空,有的是没人种的荒地和没活路的流民。

    更何况松门山周边作为宋金边界,属于两不管地带,简直是老天爷喂饭吃,让他们来当地主。

    要说唯一的威胁,那就是会有其他强盗土匪过来劫掠。

    可朝天寨又是什么身份?利州路绿林群雄之首,黑道上的扛把子,哪个不开眼的蟊贼敢跟它作对?

    骨灰都给你扬了。

    因此当赵佐注意到这一现状后,便立刻建议山寨着手去做。

    寨里的头领们虽然觉得这个思路太过清奇,但由于整个朝天寨都凑不出一个脑子来和赵佐对线,这件事最终还是逐步落实了下去。

    于是在两年前,朝天寨收留了第一批流民,在松门山北边建立了一个试点村庄,命名为安平村。

    赵佐十分黑心的定下了五成比例的租子,结果被无家可归的流民们视作大善人,他们耕种热情非常高涨,极其卖力。

    到了两年后的今天,安平村已经成为了朝天寨最重要的财源,源源不断的田赋让山寨乐开了花。

    在这种背景下,不肯交租就成为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要紧事。

    “这位郭小娘子,是去年从关中逃难过来的青楼女子,颇有几分姿色,不知道四弟还记得不?”

    赵佐点头,表示他记得。

    李仲先道:“那时候寨子里都觉得四弟你劳苦功高,打算赏给你做个暖房。结果你说要搞什么劳动改造,非得给她安置在安平村,分配了十亩地。”

    “这安排有什么问题吗?”

    “当时我就觉得不妥,这小娘子手上连个茧子都没有,细皮嫩肉的哪会种地,现在一年下来自然是没有收成。自己都养不活,拿什么交租。”

    赵佐无言以对。

    李仲先暗叹,难得见到自家四弟吃瘪,去年他虽然察觉不妥,但也不敢说话。

    山寨上下被赵佐打脸的次数太多了,都觉得四当家的安排必有深意。

    “说起来,四弟上次失算是什么时候?”李仲先心想:“似乎是半年前烧什么玻璃没烧成?”

    赵佐沉吟片刻,问道:“二哥,往年若是有那不愿意交租的,怎么解决?”

    “四弟说笑了,咱们自家什么营生你还不清楚吗,有的是手段去劝他。”李仲先摇摇头:“只是这位郭小娘子毕竟情况特殊,所以只能让你亲自处理了。”

    这就是其他头领之所以束手无策的原因了。

    对方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单纯想要收账自然不难。

    可对方也是四当家亲自安置的小美人,万一哪天摇身一变成了四夫人,到时候该怎么办?

    厨房的豆腐,以后是你去磨还是我去磨?

    赵佐也想到了这层关系,轻叹一声道:“还真是我弄出来的麻烦,那我就去安平村走动一趟吧。”

    “如此最好。”

    对于赵佐识大体的行为,李仲先十分欣慰。

    山寨里大部分人都是只长肌肉的憨货,还好赵佐够罕见,一个人能顶一个寨子用。

    不过,无奈结束摸鱼日子的赵佐则非常不开心。

    他当晚满怀怨念的去找三当家打叶子戏,直到赢光对方的月钱后,这才心满意足的打着哈欠去睡觉。

    第二天日上三竿,赵佐蛄蛹着从床上爬起,十分不情愿的动身。

    经过两个时辰的山路,他终于顺利抵达了目的地,松门山以北的安平村。

    安平村两年前才在朝天寨的扶持下成立,但如今已颇有一番生气,村里大约有六十余户,二三百人。

    村口处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安平”二字,进村还有一面墙,刷着一行大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是赵佐另一个失败的手笔。他当初试图搞一批生产标语四处张贴,后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不识字,这才作罢,只留下这仅有的一则。

    欠租不交的郭小娘子住在村尾,赵佐一路穿行过去,只见村子里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显然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路上又碰到了从田地里回来的村民,对方极为热情。

    “四先生过来了,上俺家去吃个饭吧?啥,四先生要去找郭金娘?那俺给四先生带路!不麻烦不麻烦,给四先生带路俺乐意得很!”

    赵佐看着这个皮肤黝黑的憨厚汉子,耐心纠正:“我是四当家,姓赵。”

    “好嘞,俺记下了,四先生您姓赵!”

    赵佐放弃了挣扎。

    话说这汉子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姓刘,叫刘大郎?

    刘大郎十分开心,他一边带路,一边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布包,向赵佐卖弄道:“四先生,俺这有件宝贝,给您看一眼!”

    赵佐望去,只见布包缠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彻底打开,原来是个小铁勺。

    刘大郎嚷道:“上次我家娃娃生病,四先生您说是什么血虚,要补铁,俺特地去弄了这个铁勺,够补了吧。”

    赵佐扶额,不是这个补法…但多少又有点作用…

    他只好叮嘱道:“还是要多吃点绿叶菜。”

    “俺明天就腾出一亩地,全用来种菜!”

    赵佐欲言又止,他总觉得刘大郎是要给自家娃儿喂草。

    片刻后,两人便来到了郭金娘的住处。

    屋门外有个曼妙的身影正在忙活,似乎是刚刚洗衣归来,在晾晒衣服,一举一动间露出不少春色。

    郭金娘大约有二十出头,白皙般的杏仁小脸,配上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看着极为可人。虽是一身麻布,却难掩衣下丰润的磨盘。

    刘大郎见状神情一秉,压低嗓子向赵佐警示道:“四先生您可得小心哇,这郭金娘据说和寨里某位当家有一腿,在村里背景深厚,没人敢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