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租子不能不交

    郭金娘很快注意到了赵佐,她不敢怠慢,一连串小碎步来到身前,行了个万福礼,柔柔开口道:“赵当家,您这是回心转意了,来接奴家上山的?”

    “咳。”赵佐无视刘大郎震惊的目光:“是为钱的事。”

    “怎敢要您的钱?”郭金娘一脸委屈:“不管您给不给钱,奴家都心甘情愿。”

    赵佐总觉得对方这个话有问题。

    为了防止越描越黑,他连忙制止道:“此处杂乱,咱们还是回屋说吧。”

    郭金娘羞答答的垂下头来:“妾身全听当家的。”

    屋内十分简陋,堪称家徒四壁。

    郭金娘跟在赵佐身后,十分体贴的关上了门。

    赵佐不再废话,单刀直入:“郭姑娘,寨里派我来问问,你为何不交去年的地租?”

    郭金娘大失所望,顿时泄气。

    “奴家没有不交。”

    赵佐追问:“那你的租子何在?”

    “就在地里长着呢。”

    “胡说,我来的路上已经看过,划给你的地里全是荒草,毫无打理!”

    “呵。”郭金娘毫不示弱,冷笑道:“四当家的竟然还知道给我分配了十亩地,你倒是说说,我一个弱女子怎么去种这十亩地?”

    一想到这一年的经历,郭金娘简直悲愤欲绝。

    她本是关中长安城里的青楼女子,只因金人残暴,朝不保夕,这才一咬牙一跺脚,随着一支逃荒队伍向南边流窜。

    然而她身娇体弱,哪里跟得上别人,不过几天就被抛弃遗落在了路上,困在荒山野岭中。

    就在这万分绝望的时候,难得出门带队巡山的赵佐发现了她。

    郭金娘绝处逢生,又兼遇上赵佐这么个英武不凡的少年俊杰,当即沦陷。

    “莫非是上天赐予我的官人,让我以后用心伺候?”

    每每想到当时初遇的场景,即便是现在的郭金娘,也有些心神荡漾,脸红心跳。

    下一刻,她就变得咬牙切齿了起来。

    还没等她向自己的命中官人表明心意,就被丢在了这个叫安平村的地方。

    赵大官人把她领到村尾,丢给她一柄钉耙和一根锄头,左手比划了个圈,说这就是你以后的住处,右手画了个大圈,说那边的十亩地归你。

    然后露出一个“我很看好你呦”的笑容,并朝她怀里丢了一袋种子,就转身离去了。

    顺便一提,当时那袋种子砸伤了她两根肋骨,在床上养了半个多月才好。

    哪里是什么官人,分明是黑心东家!

    回想完这一年的血泪经历,郭金娘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怒火,拍案而起,冲着赵佐咆哮道:

    “老娘堂堂一个长安青楼的头牌,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连直娘贼金人的曲都学会了!到头来竟栽在你个糊突桶手里,遭这种鸟罪!”

    撕破脸发泄一通后,郭金娘懒得再装模作样:“四当家的,我就直说了吧,今日要杀要剐随你,要账一分没有!”

    赵佐不急不恼,先向对方致歉:“当初确实是在下考虑不周,郭姑娘受累了。”

    “哼。”

    “事已至此,在下可以做主免去姑娘一部分的地租。”赵佐慢吞吞道:“只是山寨里有规矩,租子可以少交,却不能不交。”

    “什么?”郭金娘美目圆睁:“我都说了没钱!”

    “容我问一句,既然你不堪耕种,那这一年是靠什么活下来的?”

    “头几个月全靠大伙好心施舍,后来我多少能干点杂活,混口饭吃。”

    提起这茬,郭金娘又是一肚子气。

    按说她的老本行是皮肉生意,在哪都不至于吃不上饭。

    可安平村众人以为她是赵佐安置的姘头,没人敢搭理。

    至于来村里的朝天寨之人,又都跟寨主一个德性,只爱打熬筋骨,不近女色。

    以至于这么一个娇滴滴的美人,竟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只能靠给别人浆洗衣服来维持生计。

    郭金娘生怕赵佐不信,更是伸手出来作证,原本娇嫩纤细的玉手如今粗糙了许多,已经起了一层薄茧,显然是没少干粗活。

    赵佐犯难了,对方身无长物,着实交不了租子,难道要全免了?

    那可不成,得按规矩办啊,山大王家也没有余粮啊!

    郭金娘见赵佐迟疑,大着胆子道:“四当家的,我这辈子只会干伺候人的活,要不还是让奴家跟着您?”

    “伺候人?”赵佐忽然思路打开:“有了!”

    他清清嗓子:“郭金娘,朝天寨在梁泉县也有生意,我派你去那里做事,伺候上门的客人如何?”

    梁泉县位于松门山西南,是凤州州治所在,也是附近最大的城镇,十分繁荣。

    郭金娘差点以为自己听错,这意思是,终于能回归本行了?!

    她几乎喜极而泣:“奴家愿去!”

    赵佐再次化身黑心东家,道:“你在梁泉县的收入上交一半,且头一年上交八成,用来抵扣这次的租子,你可愿意?”

    郭金娘一口答应。

    只要别让她再洗衣服,做什么都行。

    二人就此达成一致,皆大欢喜。

    -----------------

    约定好派人送郭金娘去梁泉县后,赵佐便要返回山寨。

    临行前却又被拦住了。

    郭金娘有些扭捏:“赵当家,我能否用这东西抵些今年的租子,梁泉县那边头一年就少交些,行吗?”

    她方才算了算帐,觉得以自己的实力,只要重操旧业,必定蒸蒸日上,多交三成实在太亏。

    赵佐看过去,发现对方手里捧着一把薄木片。

    郭金娘解释道:“这东西叫发烛,是把松木削成小片,用硫磺涂在顶端,用力一擦就能点火,比火镰好用。”

    竟是原始的火柴!赵佐眼前一亮:“这东西哪来的?”

    “是我在长安的时候,一个来自余杭的姊妹做的,我当时瞧着新奇就拿了些,到今日总共还剩这些。”

    赵佐喜不自胜的收了下来,打算回去仔细研究。

    郭金娘见状,试探道:“那我以后在梁泉县交多少?”

    “全都按四成!”赵佐大手一挥:“反正拢共也没多少。”

    郭金娘先是一喜,随后泛起疑惑,什么叫拢共没多少?

    她心头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连忙追问:“赵当家,朝天寨在梁泉县的生意叫什么名字?”

    “大路客栈。”

    郭金娘两眼一黑,这可不像是青楼的名字!

    “那我去伺候的是什么客人?”

    “南来北往,吃饭住店的客人呗。对了,我看你衣服洗的挺有经验,到时候客栈里的锅碗瓢盆都归你洗了,还能涨点工钱。”

    不再管原地石化的郭金娘,赵佐哼着小曲离去。

    说好的劳动改造,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打工是必须打工的,这辈子都必须打工的。

    然而他的快乐只持续到返回山寨前。

    一道晴天霹雳让他目瞪口呆。

    “四当家不好了!官军来剿匪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