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陆游

    听到对方的名字,赵佐揉了揉耳朵,再次确认道:“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陆游。”

    嘶——

    赵佐倒吸一口凉气,表情微妙,不由得目光灼灼,上上下下好生打量了一番对方。

    应该是那个陆游吧?没搞错吧!

    只是,这会可完全不是教科书上的一生坎坷的大文学家。

    相反,对方乃是风华正茂,正值大好时光的小鲜肉一枚。

    放翁先生,青春mini版。

    单以外貌而论,此时的陆游大概二十岁出头,与赵佐仿佛。对方身量不高,但五官柔和,尽显温文尔雅之气。

    再加上衣着打扮与行为举止,那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俊美公子,雍容典雅,英英玉立。

    只可惜,眼下饿肚子的模样实在是有些形象破灭。

    陆游举止优雅,却又速度飞快的将桌上的食物全部消灭干净,然后恢复了正襟危坐的状态。

    赵佐主动招手,又唤来侍女,再上了一份糕点。

    陆游肉眼可见的面皮再次发红,终究是放弃了维护自己所剩不多的自尊心,再次捻起桌上的点心。

    赵佐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半好奇半提醒道:“陆兄这是出什么变故了,为何如此…”

    看对方的这身行头,也不像是穷到吃不起饭的地步?

    鉴于刚才的投喂行为,陆游对赵佐心存几分好感,开口解释道:“说来惭愧,在下外出游学,不慎弄丢盘缠,实在是腹中饥饿。闻听得普安郡王府上接待士子,只好出此下策。”

    赵佐眨眨眼睛,合着真是没饭吃,过来蹭饭的?

    不过赵瑗再怎么说也是个王爷,不是随便什么人来登门都会接见的,不知陆游的依仗是什么?

    似是看出了赵佐的疑问,陆游主动道:“承蒙长辈有德,小生以恩荫被授为登仕郎一职。”

    登仕郎,是正九品的文散官,与赵佐的从九品承节郎差不多。

    赵佐恍然,这就不奇怪了。

    既然有官身,又是恩荫所得,必是世家子弟,那赵瑗府上确实会高看一眼,不会拒之门外。

    过了一会,终于暂解了饥饿问题的陆游,总算恢复了几分名门出身的贵公子风度,温声问道:“不知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方才赵佐其实已经介绍过了自己,只是陆游当时饿的头晕眼花,根本没听进去。

    赵佐微笑道:“在下姓赵名佐,来自利州路。”

    陆游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忽然问道:“莫非是利州路的抗金义士,南山先生赵佐?”

    “啊?”陆游的说法出乎了赵佐的预料,他迟疑道:“赵某的确是从利州路而来,也确实出自南山。”

    可南山先生又是什么鬼?

    陆游颇有些激动,眼睛睁的浑圆:“竟真是赵四郎当面,恕在下失礼!”

    不明就里的赵佐满头问号。

    陆游一脸佩服的说道:“先生的南山三章,真乃千古名篇,实在是令在下好生敬仰,堪称古往今来第一绝命诗!”

    原来如此,赵佐这才明白。

    梁泉大破金人的战事虽然被朝廷掩埋了下去,可赵佐当初为了勾动吴璘抄来的那几首诗句,却随着奏报不胫而走,已在临安府闻名远扬。

    作为文抄公的赵佐深感受之有愧,尤其是面对陆游这么个货真价实的大诗人,只能连声道:“陆兄过奖,赵某实在惭愧。”

    然而陆游却较了真,一板一眼的分析起了那三首诗的精妙处:“非是在下有意奉承,那前两首诗,词通意达,感情真挚,气度着实不凡。其中‘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实在是千年一遇,不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英雄,不是在生死关头的绝路,断然写不出来!”

    “第三首的风格,较前两篇稍有不同,想来不是同时而作,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句亦是不凡,佩服,佩服!”

    赵佐尴尬挠头。

    眼见对方还想拉着自己继续讨论诗词,肚中没有几分墨水的赵佐连忙制止。

    陆游总算想起他们还在普安郡王赵瑗的府邸上,这才暂且收起了心思,但看着赵佐的眼神却依旧热切。

    房间内重新安静下来。

    接下来,其他等候召见的青年才俊们陆续被叫到名字,进里屋参加面试。

    约摸一个时辰后,还在外头等着的就只剩下赵佐与陆游两人了。

    下一刻,便有侍女来请陆游。

    陆游向赵佐示意,然后迈着风姿卓越的步子,前去拜会普安郡王。

    不过陆游的目标可不像之前的其他人一样,试图在赵瑗手下谋个一官半职,他是专为打秋风而来,只想挣点回家的盘缠,所以分外从容。

    孤零零被留在最后的赵佐不曾有半点焦虑之情,反倒有点好奇陆游会说些什么。

    他站起身来,装作无意的向前走了几步,站在里屋的入口位置附近。

    许是因为刚才吃饱喝足的缘故,陆游清亮的声音刚好能传到赵佐耳中。

    刚一开口就让人震惊了。

    “微臣陆游冒死一言,秦桧篡权误国,罪该万死,必先杀之方能图谋北伐!”

    赵佐目瞪口呆,年轻的陆游这么彪的吗?

    这番强硬到极点的发言,简直和他文弱的长相截然相反!

    不得不说,作为未来的一代文宗,陆游的口才和感染力还是相当出众的,他慷慨激昂,气场全开,一番雄壮浑厚的言论脱口而出,痛骂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到底是如何欺君误国。

    接下来,陆游继续长篇大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臣以为:金人野蛮,狡猾反复,绝不可与之媾和!关中两淮,河北中原,皆是国家根本,万不能弃!”

    “微臣惶恐,愿献五路伐金之策,令贼人首尾不能顾,一朝覆灭!”

    “其一,令奉国军节度使吴璘,领十万川军,自西路取关中之地!”

    “其二,请咸安郡王韩世忠,率十万鄂州驻扎御前诸军,渡河攻河南之地!”

    “其三,命清河郡王张俊,携十万水陆大军,尽夺两淮山东之地!”

    “其四,修书一封,差使往蒙古国,赂以金帛,令起控弦士十万,断金贼后路!”

    “其五,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高丽国,许以塞外土地,令国中起兵十万,合力攻金!”

    “共大军五十万,五路并进,何愁金人不灭?”

    “殿下!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微臣陆游万死,请上书北伐,重定山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