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摩尼教俞一

    绍兴十七年,十二月初一。

    广德军桐源山下,赵佐与陆游二人带着一队护卫,谨慎的朝着那处人员众多的道观前进。

    从道观周围百姓们的穿着打扮来看,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面黄肌瘦,衣着简陋,不过精神却较为振奋,不似其他地方那般萎靡无神。

    赵佐等人来到门口,有两个精瘦的汉子正在此处看守,见到他们皆是一幅官差的模样,对方并不害怕,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以示鄙夷和挑衅。

    作为世家贵公子的陆游从未来过这种地方,他微微蹙起秀眉,不理会旁人的态度,随手拦住一名从门口出来的老妇:“老人家,暂且留步。”

    那老妇咧开嘴,口中牙齿几乎都已掉光,见陆游挡在身前便有意绕开,口中道:“官老爷恕罪,老婆子忙着呢。”

    声音嘶哑难听。

    陆游再次挡住:“老人家莫要担心,在下就问句话!”

    “就一句话?”

    “正是。”

    老妇只好道:“说罢。”

    “多谢。”陆游先施了一礼,然后道:“敢问此处是何地方,这座道观是什么观,里头又是何人在主使?”

    “就问这个么?”

    “对,就问这个。”

    老妇人的嗓子里发出一阵咕噜声,弯下身子回禀道:“几位官差老爷,此地名为钱塘县,这处道观叫做显庆观,里头主使的道长是龙虎山的张真人,我等尽是前来朝拜的香客。”

    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

    陆游当即怔住,连声反驳道:“不对吧,钱塘位于临安府,此处分明是广德军。另外这座道观外头的牌匾上写的崇虚宫,应当属阁皂宗,如何能是龙虎山一派来主使?更何况,我看你穿着破烂,不像是家有余财的样子,怎么会来做香客呢?”

    句句在理。

    孰料,那老妇人却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来:

    “原来官差老爷长着眼睛啊。”

    “既然你自己看得见,那还来问我这个老婆子作甚?”

    “你想要的无非是听个好话,好话我说完了,老婆子要走了。”

    言罢,老妇人绕开陆游,径直离去。

    陆游被怼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赵佐同样面色不虞。

    这里的百姓,看起来对朝廷怨气很重。

    他不禁想起了当初耿明达所说的那些话。

    昔年宋金交战时,朝廷要花重金养兵,只能额外加税,东南百姓不堪其负,总算有个念想在。

    后来两国议和,终于不再打仗了,可百姓头上的赋税并不曾减少几分,这回却是连个盼头都没了。

    像临安、扬州这些大城市还好,大多都是中产之家,还能承受得住,可像桐源山附近这种底层农村,那就真的是挣扎在生死线上了。

    也唯有在这种情况下,摩尼教才能茁壮的成长起来。

    这会功夫,道观里的主人已经得知了朝廷使者上门的消息,对方既不迎接也不逃跑,只是遣散了其他滞留的百姓。

    但百姓们并未离去,他们虽然不敢直接和官府对抗,却都远远的在一旁围着,满是提防警惕之色。

    这种诡异的气氛,让赵佐愈发确定,道观里一定是那些摩尼教徒。

    他拉上陆游,径直闯了进去。

    来到大殿,赵佐等人终于见到了对方首领的真面目。

    正中央盘腿居坐着一位长发披肩的头陀,身材魁伟,满面横七竖八的都是刀疤,本来相貌已全不可辨。

    赵佐注意到,此人身上穿着一件白袍,袍子上绣着一个红色火焰。

    确定无疑,必是摩尼教徒!

    见到赵佐与陆游进来,那头陀呵呵一笑,道:“阿弥陀佛,老僧见过二位上差。”

    一个摩尼教的首领在道观里念佛号,这下赵佐有点绷不住了。

    陆游更是当场质问:“你这厮满嘴胡话,分明是食菜事魔教的妖人,如何就托词成了和尚?”

    头陀面露嘲讽之色:“朝廷的官员真是越来越蠢笨如猪。食菜事魔,摩尼教,牟尼教,释迦牟尼教,俱是求个西天极乐,殊途同归罢了,老僧自称一声又有何妨?”

    如此恶劣的态度,让陆游忍不住心中生气,脸色涨红。

    赵佐适时开口,直截了当的问道:“不知这位道长,或者长老,该如何称呼?”

    那头陀敷衍道:“老僧方一。”

    方一?

    这个名字让赵佐瞬间联想起了一件事,他继续追问道:“敢问方道长,你和三年前在宣州起事的那个摩尼教妖人俞一,是何关系?”

    对方随口道:“恰好同名同姓罢了,不是一个人。”

    赵佐眯起眼睛:“方道长,你姓方,那俞一姓俞,只是同名,并不同姓。”

    “哦,那就是我刚才说错了。”

    赵佐与陆游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皆生出一个不好的预感。

    恐怕眼前这个自称“方一”的摩尼教首领,就是当初在宣州泾县造反的俞一!

    就在这时,从侧方忽然闯进来一个冒冒失失的身影,径直跪倒在“方一”面前,急促道:“圣公!俺那孩儿刚刚晕倒过去,求圣公救命!”

    俞一立刻严肃了起来,从身上取出一张符纸递给对方:“将此符烧成灰,再去后院讨一碗热汤,合在一起喝下,当有起效。”

    前来求助的男子眼眶含泪,给俞一重重的磕了几个头,然后接过符纸。

    俞一安慰道:“莫要担心,快回去救你孩儿吧,明尊会保佑尔等的。”

    男子抹掉眼泪,临走前不忘道:“多谢圣公!多谢俞圣公!”

    待此人离开后,赵佐冷不丁道:“俞圣公?”

    俞一这才回过神来,很是无所谓的补充道:“错了错了,我叫俞方一,总之与那个造反的俞一不是一个人。”

    欲盖弥彰。

    赵佐与陆游这下彻底确定,此人必是俞一无疑!

    俞一揭过刚才的小插曲,转而问道:“你们两个狗官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放肆!”陆游忍不住出声。

    赵佐按住陆游,道:“听闻俞道长愿意服从朝廷的安排,被迁往他处,前提条件是给你找一本书?”

    “啊,原来是为此事而来。”俞一摆出个更舒服的坐姿,应道:“不错,那你们找来了吗?”

    陆游从怀中掏出他所写的那本《二宗经》:“带来了,就在这里。”

    俞一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立刻爬将身来,就要伸手夺过。

    动作甚是急迫。

    然后,他便接了个空。

    赵佐抬起一只手,挡在了俞一和陆游中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