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枭臣之路 > 第017章 年关(求收藏!)

第017章 年关(求收藏!)

    从荣国府出来。

    已然是日坠西山天色将晚。

    大门口,一个身穿儒袍的高大身影正渐行渐远,李恪眉头一挑,这人该不会就是贾化-贾雨村吧?

    招来门子一问,果然是他。

    原来,那日林黛玉来到荣国府不久,贾雨村便也持着林如海的名帖找到门上。

    贾政先前便已收到信件,因此当下人来禀报,说是门外有一个名叫贾雨村的儒生求见后,即命人请到书房。

    有林如海打招呼在前,加上贾雨村的外貌谈吐确实唬人。

    叫喜欢读书人的贾政自然另眼相看。

    种种优待,不必细表。

    贾雨村所求的复起为官之事,贾政本也是竭力协助,甚至还想动用贾家的部分人脉,毕竟他只是个五品员外郎。

    还是荫封的那种闲差。

    若非出身贾家,放在整个神京里边,还真是不够看!

    嗯……

    其实这么说也不大对,因为没有贾家的身份,太上皇当年压根就不可能给他封官……

    再说回贾雨村。

    前儿刚从荣国府出来的时候,贾雨村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惦记了许久,眼瞅着要得偿所愿了,可谓是心怀大畅。

    等重回官场,他一定要叫先前检举自己的那些“同僚”好看,还有通州府的两个衙役,也都不能放过!

    心里的小本本疯狂翻动。

    贾雨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那些人惊讶的嘴脸了!

    只是,还没过两天。

    他再去荣府,便被告知贾政最近不见客,有急事的可以先留下名帖,有空了自会回信。

    奈何贾雨村是个好面子的。

    上门求人还罢了,留名帖那是万万不行的。

    张不开嘴!

    难道说自己过来催求官的事情?等将来自己功成名就、身居高职了,今天的事岂不是妥妥的黑历史?

    他贾化也是要面子的!

    于是乎,吃了闭门羹的贾雨村,登时把贾家也记恨上了。

    ……

    看着贾雨村的背影,李恪当即把平安叫过来,“你去知会琏二爷一声,叫他把府里的名帖收好,人情什么的,可不能随意挥霍!”

    “老爷说的是他?”

    平安看了看逐渐远去的贾雨村,“这人看着相貌堂堂的,不能是什么奸诈小人吧?”

    李恪笑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外表正派不一定就是好的,不然世上又怎么会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词的?”

    “我懂了,比如他们荣国府的宝二爷!”

    “……”

    李恪的嘴角抽了抽,说的很对。

    …………

    梨香院。

    自年初李恪搬走后便空下来的宅院,再度迎来了新的住户。

    “雪雁,你先把姑娘带来的书全摆到架子上,笔墨纸砚也赶紧整理一下,以免来客人的时候乱糟糟的不像话。”

    王嬷嬷指挥着丫鬟,忙作一团。

    刚收拾好。

    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凤姐进来,“我还预备着过来帮帮你,不想却是来晚了。”

    林黛玉忙福了一福,“这两日添了许多麻烦,嫂子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来来回回的为我操心,妹妹感激不尽。”

    “林妹妹这是说的什么话。”

    凤姐笑道:“事情的起因又不在你,倒是因为这一闹,嫂子我得了不少好处,林妹妹可算是我的大福星。

    妹妹安心在这里住着,有什么缺的只管找我!”

    林黛玉忙的谢过。

    正说着话。

    那边王嬷嬷过来,“敢问琏二奶奶,院里摆的架子和诸多刀枪委实有些危险,不知能否将其挪到别处?”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这茬。”

    凤姐恍然,“年前恪大爷在院里住过一段时日,这些东西全是他置办的,稍后我就叫人拖到库房去。”

    “谢琏二奶奶。”

    …………

    腊月廿二。

    秦家。

    看着堂上堆积的诸多“年礼”,秦业笑的见牙不见眼。

    这个女婿好呀!

    作为工部营缮司的郎中,秦业为官清廉,平日里靠着朝廷发的那点俸禄,也就堪堪维持生计,家里下人都没几个。

    往常年关,大差不差的也便罢了。

    如今多了这么些好东西,一时间还真有点久贫乍富的感觉。

    看秦业只顾笑。

    秦可卿无奈的摇了摇头,问道:“他派人送年礼,可有带过来什么话?”

    “带过来什么画?”

    秦业一愣,“都是些吃喝用度之类,哪有什么字画?你这是又要找那些时兴的花样子?明儿叫瑞珠她们去街上找找就是……”

    知道秦业故意逗人。

    旁边的秦钟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旋即朝秦可卿笑道:“姐姐你有什么想问的,倒不如直接找我,我可是全程在场!”

    说着,两手上比比划划的。

    这是准备要好处。

    见状,秦可卿即啐了他一口,“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偏学那敲诈勒索。”

    “我是有正经事。”

    秦钟喊冤。

    “那你先说是什么正经事。”

    “前儿出去闲逛,相中了书斋里的一款便宜端砚,虽然有些个瑕疵,但总体无伤大雅,我试着颇为顺手……”

    “确是正事。”

    秦可卿转头命瑞珠道:“稍后从账上支五两银子给他。”

    “要不了这些,”秦钟连连摆手,“瑕疵砚台三两银子就足够了!”

    “剩下的你自己留着吧,省的兜里空空的出门,遇着想买的东西只能干眼馋。”

    秦可卿嘱咐道:“只是有一点,不许乱花!”

    “是。”

    秦钟应的无比响亮。

    随后笑道:“姐夫今天可是特地送了几匹缎子过来,说是给你做衣裳用的,还有几张雪白雪白的狐皮。”

    秦可卿看过缎子的颜色花样,便道:“正好也给你裁两身衣裳,留着过年的时候穿!”

    “真的。”

    秦钟闻言一喜,随后又皱着眉头,“可这些缎子是姐夫送给你做衣裳用的,给我裁衣裳是不是不合适?”

    “你看底下的两匹缎子。”

    秦可卿笑了,“那颜色花样可不是给我使的,你说说该是给谁的?”

    后者登时眼前一亮。

    “可儿,我准备留一些年礼,年后叫你弟弟送给先生作束脩……”

    秦业犹犹豫豫道。

    秦可卿笑道:“家里既有,束脩多送些也无妨,先生但凡能在弟弟的学业上多指点一二,便再值不过了!”

    秦业长长的舒了口气,“你能如此想就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