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枭臣之路 > 第018章 升级(求收藏!)

第018章 升级(求收藏!)

    就在神京百姓为了年关忙碌的时候。

    山西大同。

    有那么几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正顶着冷冽如刀的寒风,艰难的往前走着。

    自前年山陕大旱,两省多地庄稼绝收。

    只是,比起那些自由的民户,边关军户们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

    近年蛮夷屡次犯境,军户们的更迭极为频繁,小命不仅随时会受到鞑靼人的威胁,还时不时遭受自家长官的致命暴击!

    克扣粮饷什么的只是小儿科。

    那些侵占庄田,转过头再役军耕种的也不在少数,简单说,就是先占了你的田产,然后还要奴役你去耕种!

    可见,即使屯兵制度有所改善,也丝毫不影响蛀虫的疯狂滋生!

    本来靠着田里的产出,军户们还能勉强熬下去,奈何这两年又爆发了天灾,庄稼直接绝产,最后的希望也没了。

    于是,在生存保障彻底没了的情况下。

    军户们掀了桌子!

    一时间,大同诸卫所逃荒成风。

    即便知道这是死罪!

    虽然说,跑路也只是有机会博取一线生机,但留在原地却是必死无疑,拿脚指头想,也知道该怎么选。

    毕竟谁又肯白白等死呢?

    ……

    “路边趴着个人!”

    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孩子指着不远处,大声惊呼。

    “还真是。”

    旁边的老人同样瘦到吓人,“老二你拎着扁担过去瞅一眼,没气了就原地掩埋,他那身衣裳咱也不算白拿!”

    “哎。”

    后方一个黝黑的汉子放下肩上的担子,抽出扁担走了过去。

    不大会。

    那汉子便喊道:“爹,这小子鼻子里还喘着气呢,趴在这应该是饿的昏过去了。”

    “造孽啊。”

    老人深深的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水囊,“里边还有些米粥,喂他喝两口罢,我一直捂在怀里,这会还温着呢!”

    说着,把水囊递了过去。

    汉子犹豫一会,“这水囊可是咱们家救命的东西啊,真要给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喝?”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老人笑道:“既然叫咱们家遇上了,总不好眼瞅着人饿死不是?三两口小米粥,能救一条人命也值!”

    男子还想说些什么。

    却见老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还不快按我说的做!”

    “好吧。”

    男子怏怏的应着,扶起趴在地上的那个人,把水囊凑了过去……

    半天后。

    “敢问恩公,这里是何处地界?”

    “咱们刚过涞源不久,等翻过前边的长城再走两天,就能到保定!”

    “保定?”

    被救男子“豁”的坐了起来,“小子身有要事,需要即刻启程,救命之情铭诸五内,他日恩公若至神京,可凭此牌去孟府寻我!”

    说罢,男子摘下腰间的“孟”字牙牌,双手呈上。

    看着男子渐渐远去。

    老人笑道:“这会你再说说,那几口小米粥喂得值不值?”

    “爹,还得是您厉害!”

    “我早看出来,那人的身份不一般,这不回报就来了……”

    “那咱们直接转头去神京?”

    “急什么?人家前脚才回到家里边,咱们后头便眼巴巴的找上门去,岂不是告诉他咱们在挟恩图报?缓一缓再说。”

    “爹真不愧是读书人!”

    “读书人?”老人笑了起来,“一入军籍,哪还有什么读书人……”

    …………

    腊月廿九。

    小年。

    这天一大早起来,李恪照常先练了会长短兵器,等浑身活动开了,后院铁匠棚里的炉火也升了上来。

    “我有预感,今儿必定能出一件上品。”

    看着炉子里通红的铁锭。

    李恪信心满满!

    加热、反复的捶打,再加热,再捶打……

    叮叮当当。

    李恪沉浸在打铁世界里,时间在清脆有节奏的捶打声里,悄然流逝。

    终于。

    随着一道青烟升起,打铁工作告一段落。

    【锻造经验+30】

    李恪的目光陡然一亮。

    想想之前打出残次品时可怜巴巴的三点经验,对应普通装备的十点经验,再看看如今的三十点经验。

    今天果然出了一件上等品!

    锻造等级:25

    升级经验:4/605

    技能效果:略微增加铁质装备的锻造成功率

    额外加成:更好的使用材料,略微增加锻造装备的性能

    随着锻造等级达到25级。

    刹那间,许多的锻造灵感从李恪脑海中冒了出来。

    就连手里的铁锤,也拿着格外顺手!

    优质的长刀

    锋利:良

    强度:优-

    硬度:优

    韧性:优+

    弹性:良-

    看着手里的长刀,李恪的嘴角忍不住翘起来,等抽空把装备栏里的普通长刀卸下来,装备上这柄优质的长刀。

    攻击力又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旁边。

    富贵看着傻笑中的李恪,忍不住挠了挠头,“老爷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吗?”

    “呃?”

    李恪一愣,“我只是想到要过年了,忍不住开心。”

    后者满脸的将信将疑。

    …………

    正月初一。

    有着每年一度的正旦朝贺礼。

    本不必上朝的李恪,因为太上皇的钦点,无奈充当了一回城门官。

    从丑时起,便见到许多乘轿、骑马的官员一路往皇宫方向狂奔而来,及至寅时三刻,燕翅楼前已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

    拂晓时分。

    东方天际泛起了一片鱼肚白。

    皇宫里面,一队队禁军列着整齐的队伍出来,各执着斧钺与方天画戟之流,从太和殿丹墀一路排列到宫门之外。

    而后教坊司的御用乐手迅速进场,分列于丹陛的东西两侧。

    “咚!咚!咚!”

    一下重鼓,一下轻鼓,鼓点由慢变快再由快转慢,鼓声从弱到强再由强转弱,最后在一声悠扬的钟鸣里,骤然停歇。

    但只片刻。

    震耳欲聋的鼓声又起。

    这时候,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们,早已在宫门前自觉排成两队,跟着再度响起的鼓声,从左右掖门鱼贯而入。

    与此同时。

    太上皇和正德帝也乘着十六人抬的巨大龙辇,一前一后的来到了太和殿前,准备接受群臣的朝贺叩拜。

    而等到文武百官们拜年结束,未时都已经过了大半。

    足足五个多时辰!

    程序繁琐,时间漫长,作为仅次于登基大典的正旦朝贺礼,在其一开始,便向李恪展现出了它的恢弘盛大!

    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再按按咕噜作响的肚子。

    李恪叹了口气,接着熬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