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文帝召唤

    到了七月十八日,诸葛诞等人终于在午后回到了荥阳。

    在官署的众官吏见县令回来了,都起身赶紧迎出了门外。

    待到诸葛诞下了马车,与众人打了招呼,寒暄了一番,又进了县衙,发现夏侯玄的书信积在案上已经有两封未拆了。

    他立马拆开了信件观看,只是夏侯兄妹关心他是否平安回来的问候而已,并没有马钧的消息,唉,想来马钧还没改进好绫机啊,我真是有点缺钱花呢……

    他赶紧回了一封写有来龙去脉、报了平安的书信,然后叫来厮役再跑上一趟。

    主簿汪荃汇报道:

    “自县令离去后,无甚大事发生,只是上月末陛下过荥阳时,点名要见你,那时候邓县丞代你去见了驾!”

    邓艾在旁边附和道,“然,然也。”

    “陛下是否看过我的奏疏,是否因我擅离职守而生气?”

    邓艾点头道:

    “陛下,陛下并未生气!”

    邓艾还想复述陛下的原话,可是诸葛诞已经打断了他。

    “嗯,那便好!哎,这半个多月可累死我了,士载兄继续替我坐堂,我要进去好好休息半日。”

    进了第三进后宅,见母亲正在陪小妹读书呢。

    母亲见诸葛诞进来,便放下了竹简,起身迎过来说道:

    “诞儿回来了啊,这些天来为娘担心的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你可算回来了,无事便好啊!快坐下,给为娘讲讲这些时日的见闻!”

    小妹早也站了起来,跑到诸葛诞身边,搂着胳膊让他入座,还开心的说道:

    “兄长,你回来啦!”

    诸葛诞笑着朝妹妹说了声:“嗯,我回来了!”

    又对母亲说道:

    “母亲,我有打探到父亲的消息了。”

    坐下后,他便把老仆们所言和自己去了一趟临淄的事情告诉了二人。

    母亲听后稍稍宽心地说道:

    “嗯,有了消息便好,你没去徐州是对的!唉,也不知你父亲何时才能脱身呢!”

    见母亲又忧愁了起来,诸葛诞安慰道:

    “母亲放宽心,最迟明年六月,父亲肯定能重获自由了!”

    诸葛诞又扭头问小妹道:

    “小妹你在读什么书呢?”

    十一岁的小妹回答道:

    “兄长,瑶儿在读《诗》呢!只是再温习一下!”

    诸葛诞颔首道:

    “温故知新,蛮好的。”

    前世是独生子的诸葛诞,突然间多出了个妹妹,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他又说道:

    “兄长教你个好玩的,你等我会啊!”

    “啊?什么好玩的呀?”

    还没等诸葛瑶说完,诸葛诞都跑到门口了,过了会,他把夏侯樱送他的斗兽棋拿了过来。

    他便在后宅教妹妹下起了棋来,聪慧的诸葛瑶倒是被几句讲了规则后便会玩了。

    直到厨娘大婶给诸葛诞送来了午饭,他们才停了下来。

    日子匆匆而过,转眼间便到了月末。

    许昌宫中,曹丕刚批完一卷奏疏,便对随侍的阿翁道:

    “啊翁啊,你说那诸葛诞跑到了动荡的青、徐,是否回来了呢?”

    “陛下,想来还没有回来吧,那荥阳到青徐一来一回也要半月,他的事情很可能还没办好。”

    “孤只是想到了他曾经落水生还,是个走运的后生呢,他若回来,问问他青徐的状况也好!”

    “不若陛下便派一使者前去!”

    “也好,阿翁替我派个人,传口谕给他,荥阳,快马加鞭一天也就到了!”

    转过天来,使者便来到了荥阳。

    诸葛诞这些天不管是上值下值都在荥阳街头溜达,这荥阳是东部各郡前往京师的必经之路,咽喉所在,往来官吏、客商是不少的,商业也较为繁荣。

    诸葛诞在转悠了一周后,在今天掏出财帛买了一所临街的三层小楼,相比于洛阳的商铺,这里简直便宜的要命,而且巧了的是,看上的这间铺子是县丞黄兴家族人的产业。

    这楼砖底,木结构,门前也比较宽敞。

    诸葛诞是想经营酒楼的,他对跟在身后的大牛和邢二说道:

    “生意忙时可以在门前放上几套胡桌胡凳,也不耽误停上十几辆车马。”

    这年头路边摊是没有什么生意的,也很少有人出来支个摊经营,主要是此时胡桌胡凳还没有普及开来,士人还是习惯坐席子上,路边便很不方便了,诸葛诞暗道,就让我来引领路边摊的风潮吧,哈哈……

    二人点头称是,邢二这几天是知道了炒菜的滋味的,他回味地说道:

    “公子的炒菜,开起酒楼来,生意肯定很好的!”

    邢二便是邢伯的幼子,今年二十六岁,是个不错的木匠,前几天诸葛诞还要他打造了些后世款式的桌椅板凳,今天买商铺,想着肯定是要装修的,便带了他来。

    大牛也不甘人后地称赞道:

    “那是,公子做什么都很厉害啊!”

    就在诸葛诞和二人指点着商铺外观该如何装修,房间里该放什么家具,厨房的灶台该如何垒时,邢大带着天使寻到了酒楼来。

    这是一个年轻的宦官,被引到诸葛诞身前后,他微笑的开口道:

    “尚书郎接旨吧,陛下有口谕带来!”

    诸葛诞躬身拜道:

    “臣诸葛诞听旨!”

    “嗯嗯,”他清了两下嗓子,“孤记得你这落水不死的幸运后生,你若回来了,便来许昌见孤,速来!”

    诸葛诞纳闷,这旨意也忒随便了吧,我诸葛诞那是呼之即来的嘛!还真是啊……

    他赶紧又拜道:

    “臣遵旨!”

    起身对小宦官客套一番,邀请他去家中吃了中饭,还送上了些财帛。

    诸葛诞又嘱咐了邢二,再雇佣几人尽快把店铺装修好,等着他从许昌回来便可以着手开业了。

    厨师这些天也培养了三个,便是邢大夫妇和邢二的婆娘,虽然她们的手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总归是自己人,用着放心。三人对诸葛诞的重用也表示欣喜,诸葛诞说出待遇后,他们还赌咒说一定为公子经营好酒楼。

    拜别了母亲,带上大牛和柳,诸葛诞便随着天使去了许昌。

    日头正中,午休后的部分士卒又登上了蔡水旁早已建好的舟船。

    远近洲渚出,飒沓凫雁喧,士卒们在各自将校的带领下弄棹催舟,往来河中,不时的还要在船上练习张弓搭箭,保持平衡。

    呼喝声和积起的水浪惊飞了河滩、芦笛上不少的鸟雀,过了一会它们又飞了回来,水中的动静还引来了岸上训练的士卒们的观望。

    北人是不习惯坐船的,他们这个半个多月来一直在轮流登船训练。

    岸上有两个操练的士卒在小声嘀咕,

    “听说了吗,陛下这次是要带咱们去打吴国啊!”

    “坐船去,和吴国人打水战啊,咱们行吗?”

    “不行也得行啊,你忘了建安时,咱们那个屯有人在合肥逃亡了吗?”

    “怎么不记得,宋金嘛,那个怂货,他母亲妻子二弟都因为他逃跑被杀掉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