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到许都

    十月十五的午后,诸葛诞才随着文帝的大部队回到了许昌城。

    许昌的百姓,尤其是那些有子弟随军出征的,昨日接到里正的通知后,今日上午早早的便在许昌南门外等候了。

    诸葛诞倒是没有随着文帝的车驾先入城,今天他起的晚,又跑到了草丛里方便了一下,等到两个甲士陪着他这个文官老爷慢悠悠出发的时候,已经落在了大军的最后面。

    到了南郊,迎接王师的百姓很多,不过还有很多百姓看到已经是队伍的末尾了,便结伴散去了。

    诸葛诞听到了其中的一些欢呼、议论声。

    “喔!朝廷打了大胜仗呢!”

    一个中年妇人也高兴地说道:

    “哈,不知道我家小庆有没有立下功劳啊!”

    旁边脸色臭臭的汉子回她道:

    “哼,那小子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还想着能立下功劳!”

    “他牛叔,你是怎么说话的,俺家小庆,武艺好着哩,刚才俺还看见他过去啦!你是不是嫉妒小庆比你家娃厉害?”

    两个人便口角了起来,诸葛诞无奈地摇头笑了笑,骑马而过。

    ……

    不过在嘈杂的人群中,诸葛诞发现,还有不少百姓的脸色现在特别难看,甚至有几个面皮粗糙的庄稼汉,已经有种快哭出来的感觉了!

    他们可能已经在这里看了一个多时辰了吧,嗯,所有的部队都过去了,他们肯定是因为没看见自家孩子才难过的,我还是做点什么吧……

    于是诸葛诞便勒马停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双手做喇叭状,在马上大声喊道:

    “相亲们,听我说!咱们大魏打了大胜仗,没在孩子部队看见孩子回来的,他们很可能是留在广陵娶妻啦,是陛下因为他们的功劳赐的婚!大家回家耐心等待消息就可以啦!”

    有人立马就抬起了头,看向了诸葛诞这个身穿锦衣、骑马而来的官员,他不可置信地紧张问道:

    “真的吗?这位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吗?”

    “是真的,本官绝无虚言的!”

    那些没有看见自家孩子的,一听诸葛诞如此说,已经沉到谷底的心情,一下子便又明媚了起来。

    明天后天战报送到了百姓的手中,才能知道是哪家欢喜、哪家悲痛啊,我还是提前把丑话也说出来吧……

    “不过咱们洛阳的中军也阵亡了一百多人,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好消息过后的坏消息,并没有影响到四周百姓们的心情,他们现在都是怀揣希望的。

    欢欢喜喜地跑开的大有人在,诸葛诞看见,还有些人在远处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们便勾肩搭背的复述起了刚刚听来的话。

    诸葛诞笑着离开了此地,又在前面重复了三五次这样的事。

    等他进城之后,便直接去了事先和大牛约定好的城南茶肆。

    见诸葛诞远远的骑马来了,大牛惊喜地在茶肆门前的台子上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便跑了过来,说道:

    “公子,你可算回来了,我都在这里等了好几天了!”

    “嗯!你怎么不在里面等着,着凉了怎么办!”

    “没事的,前两天大牛是在里面坐着的,但是总是想出来看看公子回来没有,这两天就直接坐外面啦!”

    “公子我刚进城,走吧!带我回家。”

    大牛解下了拴在一旁的棕马,一跃而上,骑马在前面为诸葛诞引路。

    路上,诸葛诞问道:

    “最近许昌可有什么事情么?”

    “许昌无事,就是听说之前下了百来天的大雨,城池浇坏了很多地方。”

    “母亲和瑶儿可来许昌了?”

    “主母和小姐都已经来了许昌,在南城租了个大宅子呢。”

    租宅子这可不像母亲的做法啊,哦,应该是家里现在比较拮据,不能买新房吧……

    “那些寿春跟来的人呢!”

    “主母让在城北的村庄中买了些宅子,他们正居住在那里呢!”

    等到诸葛诞来到了新家,发现这还是一所挺大的宅子。

    进门后便看见柳在院中扫落叶呢,他见诸葛诞回来了,便停了下来,上前躬身和诸葛诞打招呼道:

    “公子回来啦。”

    “嗯,公子我可算回来了,这一趟可累死我了。对了,你们村剩下的人接回来了吗?”

    “已经带回来了,我让他们住在城北了。”

    “那便好!先这样吧!”

    没有停下再多寒暄,诸葛诞便让大牛带着直接去了后面,等到进了二进的院子。

    邢伯也上来跟诸葛诞请安,听邢伯说在荥阳开的饭馆生意还不错,他的两个儿子都在那边做的不错,他自己跟过来,想着汇报下工作。

    诸葛诞夸奖、勉励了一番邢伯这一家子,又说要让他把小儿子夫妇叫来许昌,留大儿子一家四口在荥阳继续经营酒楼就好。

    厨娘大婶见诸葛诞回来,还过来问他吃了没有。

    诸葛诞笑着说道:

    “我在路上啃了干粮,现在还不饿,等会下午一起吃晚饭便好!”

    等他终于应付完了众人,才到了后宅。

    有个小丫鬟一见诸葛诞回来了,请安过后,便欢喜地跑进了厢房中。

    诸葛诞还听见了她的喊声,“小姐小姐,公子回来啦!”

    没去理会,笑着直接撩开了正屋的门帘,发现母亲正在和一个小丫头在鼓捣绫机呢。

    母亲见诸葛诞回来,便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诞儿回来了,让为娘看看,哎呀,听说你上阵啦,你怎么能上阵呢,没有受伤吧?”

    被母亲拉着的仔细看的诸葛诞,心里暖暖的,家里有人在担心自己真好呀……

    “母亲,诞儿没事的,我只是临阵去指挥了一下!”

    母亲又嗔怪的埋怨道:

    “看把你能的,你还会指挥大军啦,我儿子什么时候有了这才能呀!真是担心死为娘了,下次可别再去前线啦!”

    诸葛诞赶忙点头,满口答应了下来。

    要是有的选,奖励我个矿山让我去打战,我也不想去啊……

    诸葛诞又问道:

    “母亲,这个绫机?”

    “哦,这个是你那好友夏侯玄托人运来的,当时正好大牛说要搬家到许昌,我们便没有卸下来安装,到了许昌这里,昨天才让人弄好的!这绫机还真好用呢!”

    边上操弄着绫机的小丫鬟一听主母如此说,赶紧抬头看了过来,她狠狠地点着头赞同着。

    “嗯,这个就是儿之后要做的生意。可有那夏侯玄给我的书信呢?”

    “有的有的!还不止一封呢!”说罢,母亲便转身回了里屋,很快便拿了两个封着的竹筒出来。

    接过拆开一个,取出草纸后,诸葛诞便看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