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加官

    先是一封夏侯玄好奇他怎么没回信的书信,那时诸葛诞已经急匆匆地被文帝召唤离开荥阳了。

    另一封是讲述了现在作坊规模的书信,夏侯玄还在信中说了,他要在他的份额里给马钧分一成的事情;又说了听说诸葛诞的母亲来了荥阳,他很想来拜见,只是暂时离不开,便送了一台新绫机过来;还说了明年二月份他要大婚,不知道那时候大军是否已经凯旋了,希望诸葛诞到时候能回洛阳来参加。

    看罢两封书信,诸葛诞心下叹道,这大魏结婚都这么卷的么,他可比我小了三岁呀,嗯,拜见对方的高堂,真是好朋友呢……

    母亲在一旁问道:

    “那夏侯玄信中有说什么?”

    “无事的,就是生意上的事情,还说他明年二月份便要大婚了!”

    “说起来大婚,你在广陵帮着大牛娶了媳妇,倒是没给自己也娶一个呢,娘亲可是很想抱大孙子的!”

    “哎呀,母亲!要不您帮我去提亲好了!”

    诸葛诞话没说完,刚才院中跑开的小丫鬟便掀开了门帘,之后诸葛瑶便进了来,她笑说道:

    “可是兄长要娶亲了呀!”

    诸葛诞也笑说道:

    “没有的事啦!我和母亲正说着夏侯玄的婚事呢!”

    母亲刚刚明明听到诸葛诞说要提亲,哪能放过这个机会,她赶忙问道:

    “你让为娘去提亲,是哪家的姑娘呀?”

    诸葛诞难为情的回说道:

    “母亲有机会可以帮我去征南大将军府提亲,不然等到明年二月,夏侯玄成亲的时候,再说吧。”

    “她家的女儿多大啦?生辰是什么时候?长相如何呀?在读什么书?你怎么喜欢上人家的……”

    巴拉巴拉一大堆问题就扔到了诸葛诞的面前,诸葛瑶一听母亲与兄长说着这个,便带着两个小丫鬟害羞地跑开而了,诸葛诞便吞吞吐吐、尴尬不已的回答了一些。

    过了一会,母亲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叹说道:

    “男大当婚,你都十八岁了,为娘最近就想办法去提亲!诞儿放心好了!”

    见诸葛诞点头,母亲又说道:

    “大牛那媳妇,咱家也别委屈了人家,还是要给他们操办一下的,府上很久没办喜事了,还可以热闹一下!”

    在家闲散了四五天,等到了十月二十日,上朝时,诸葛诞的封赏便下来了,他被免去了荥阳令,仍为尚书郎,新加了侍中的官衔,文帝又赏赐了他不少财货。

    诸葛诞倒是心满意足,这下又有钱花了呢……

    过了两天,诸葛诞家就为大牛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婚礼,之前还把留在洛阳的刘伯刘婶都接了回来,连同那五个稚童也一并带了来。

    洛阳的宅子是大门一锁,暂时不回去了。

    和大牛并肩作战、一同登上过城墙的许仪也来为他道贺了,许仪知道诸葛诞向来不拿大牛当下人的,所以他也是满不在乎地和大牛称兄道弟。他还在当日正式拜见了诸葛诞的母亲。

    等到了十月二十五的时候,一个有点意外的人找上了门来,是毌丘俭,这个二十多岁、一身儒服、腰佩长剑、满脸书卷气的年轻诗人,进门后,便被大牛带到了诸葛诞的书房。

    诸葛诞在洛阳是远远在马车上瞥见过他的,见他进门,便惊喜了起来,不过还隐隐有些担忧。

    我这便要搭上了睿哥哥的大船了么?不过丕还没确定继承人,我现在接触曹睿的人,会不会被校事府把小报告送到丕那里啊……

    二人互相见礼后,分宾主坐好,毌丘俭首先用他那好听的嗓音开口了。

    “你便是琅琊诸葛公休?平原王听说了你在广陵的事,很佩服你,让我过来看看你!”

    太好啦,我总算不用被邓飏他们连累了……

    “我便是诸葛诞,能得到仲恭兄的来访,我很是荣幸呢,平原王有听说过我?”

    我现在的名声这么大了么……

    咱俩很熟么,你就喊我的字,还亲切的叫兄,我只是来替殿下看看你为人如何啊……

    “嗯,你在广陵之役中的表现,这两天已经在许昌流传开来了!”

    “我这两天除了上了次朝,倒是没出门呢,都是怎么说我的呀?”

    “说你识破了吴寇的障眼之法,又料到了吴寇会来夜袭,传的神乎其神的,不过这是谋臣会做的事情,我倒是不感到惊讶。倒是你敢率军过江夜袭京口,我毌丘俭便有点佩服你了!”

    要不是文帝他言语相激,铁了心的让我去试试是不是稻草人,我怎么可能大半夜的渡江作战啊,我又不傻,长江夜里那么危险,打仗又不像请客吃饭……

    诸葛诞便谦虚了一番,又和毌丘俭聊了会广陵的战事,讲到兵法时只能听毌丘俭滔滔不绝,诸葛诞一看兵法不是自己的强项,就开始变换话题,吹捧起了平原王和毌丘俭的诗才来。

    就这样诸葛诞和曹睿进行了友好的第一次接触。

    没过两天,许仪又上门来了,他进到了院中便喊着:

    “诸葛兄,诸葛兄在家吗?”

    诸葛诞正巧在第一进的书房中,便直接走了出来,说道:

    “你来啦,快,快进来说话!”

    进屋后,许仪悄声说道:

    “前两天我见到了李通李文达的儿子李续,他之前驻守荆州,最近刚回来,昨日宴会他跟我荆州有个传说,说鸣鸿之刀就在樊城!”

    “哦?你说什么刀?”

    “是鸣鸿之刀,传说汉武帝在苍龙阁,解下了三尺长的鸣鸿之刀想要赐给东方朔。东方朔看见那刀后便说,‘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汉武帝把刀交给东方朔看,还说‘恐人得此刀,本欲销之。’他还没来得及说把刀赐给东方朔的话,那刀就在东方朔的手中变成了赤色的鹊,飞去云中了。”

    “切,他骗你的吧!这都成了神话了!”

    “是吗?我还想着咱俩一同请假,去樊城找找呢。”

    “你缺兵器么?”

    可怜的许仪,连把好刀都没有,等下个月我去了渑池,送你一把好了……

    但是他没打算把渑池有好兵器的事情告诉许仪,这种战略储备,诸葛诞是要保守秘密的。

    许仪叹说道:

    “哎,在京口攻城后,我的双刀都豁口了呢!”

    “等我看见有好刀,一定送你一把,还是别去樊城了,樊城现在在我大魏的手中么?”

    “啊?我也不知道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