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公元200年,时空不散 > 第三十七章 白玉可衔(一)

第三十七章 白玉可衔(一)

    人生无常,这句话真的是应在了这里,老秦王去世不过一年,新王正式登基也不过三天,便又要更替王储,而这一切不是因为外敌,却是因为自己人。

    秦益继位拖着病体身着龙袍,像一头奄奄一息却又英姿勃发的狮子,他能得到的吕起的帮助成为卫嫣的养子,是他的幸运,也是他能力的象征。

    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人生也是,上天若不是安排吕起和他相遇,恐怕秦益要一辈子呆在白国,浑浑噩噩,担惊受怕的活着。但是正是这份缘,让他有机会登上了这个宝座,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不过上天又是很不垂怜他的,只给了他短短几年的生命。

    “今日,孤继承王位,受上天庇佑,受诸位大臣的拥护,定当不辱祖宗教诲,昌盛我秦国!”秦益拄着拐杖,一字一句,用尽全身力气让自己这几句话显得铿锵有力。

    “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大臣齐声贺道,秦益却一敛神色说:“我秦尊礼天子几百余年,却遭礼天子暗害,致我大秦先王离世,此仇不报,非我大秦好男儿!若有人能除毙礼王室,我大秦定奉上良田千顷,封官进爵!”

    “王上,圣名!”

    台下又是此起彼伏的贺声,不过文晓曼显得就有点与众不同了,她心知肚明,这礼天子还真是个倒霉蛋,这才建国没几天,就又要灭国了。这口锅背的,真是丧权辱国啊。

    这典礼结束,秦政就掌管了整个东宫,成为了太子,而吕起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太傅。

    而吕起为当上太子的秦政上的第一堂课,便是“覆灭礼王室”。吕起坐在秦政对面问道:“政儿,如今已为太子,可知上次我与你所布置的作业如何解了吗?”

    “政儿,明白了。”秦政点头,回答道,“若灭一个人,要灭其身,但若要灭一个国,便要灭其心。礼天子刚建立东周,便急于刺杀我秦国国君,怕是消息传出去,其余五国之人也会惶惶不安,更是不会再拥护礼王室。”

    吕起点点头,他并不知道真正的凶手其实是秦国的王子,便继续说道:“所以有时候,人做一件事,需要学会等待,一个让对方犯错,而自己可以站与高点的时机。如今机会来了,太子以为,下一步应当如何?”

    秦政思索了一阵子说:“应当将消息传入其余五国,然后静待其余国君出手。”

    “嗯,不错。”吕起欣慰的说道,“政儿年幼能想到如此,十分不错。若是其余国君出手了,秦国又要怎能做呢?”

    “这……”秦政有些迟疑的低头看着桌子,想了好一阵也没一个结果。

    吕起便继续说道:“与我们而言最好的结果是,六个国家合力对抗东周。但凡事无绝对,此消息传出,必有三个结果:与秦国对抗东周;列国按兵不动;与东周对抗秦国。你作为太子,未来的储君,你不能只赌其中一个可能,必须要考虑到全部都可能。”

    秦政认真的听着,表情严肃,对吕起也很是信服。“老师,此言有理。做任何决定必然要考虑到所有的可能,做足万全的准备。”

    “是,也不是。”吕不韦为秦政倒了一杯水,看着水说道:“你有一壶水,一天你便可以喝一壶,那么你便有这一壶水可以调动,可以做准备;但你若手中只有这一杯,你就要考虑,在一天之中那个时辰喝下水才能对你最有帮助。能不能做足准备,看的是你手中有多少筹码,你的筹码足不足够你做足这个准备。”

    秦政低头看了看水杯里自己的倒影,伸过手去,端起水杯。若有所思的望着杯里水,蓦地抬头看向吕起问道:“那老师以为秦国如今有多少筹码可以用?”

    “强兵,暗探,细作。”吕起端起酒杯,轻轻吹了吹茶杯里的水,一饮而下。

    文晓曼在一旁听的有点入神了,竟不自觉脱口而出:“强兵,秦国有最强的兵,可暗探和细作?”

    “文掌事,你需知道,只懂打仗的兵,是不会成为强兵的,只会成为莽夫。”吕起敲着桌面,眼中满是自信的笑意,他看着文晓曼说道,“文姑娘,你伴随在太子身边,也要多学些权谋用兵之道才是。”

    文晓曼低头轻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女子不得干政,晓曼只是一届婢女,这些知识还是留的大人和太子学吧。”

    秦政看了看文晓曼,又看了看吕起,不解的问:“老师,为何有此一说?”

    吕起叹口气道:“这世家大族,王侯将相身边的夫人,内臣都是能叱咤风云之人,若是不懂些谋略如何辅佐主君呢?”

    文晓曼看多了电视剧,似乎觉得男人这时候都应该说,女子不得干政,或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吕起的说法却是中肯的,开阔的,并没有看轻女子,也没有只重君王之才。

    但是文晓曼还是问了一句:“古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大人这话可是与祖训不一样。”

    吕起笑笑说:“有何不一样?女子无才,是不让女子在持才傲物,方大智若愚。可若是真的无才,那不就是真的愚钝了?文姑娘这书读的不行,不够深刻。”

    文晓曼耸耸肩,对这个第一次听到的解释还觉得蛮新奇的。秦政却问道:“老师说,不让女子持才傲物,可是一个人有才为何不能显露呢?”

    “问得好。”吕起答道,“女子本弱,这是上天赐予的,不可更改。可若是本弱,又自觉有才华,便与男子硬碰硬岂不吃亏?所以女子便要若水,以水之道,不起风波,不露锋芒,以柔克刚。”

    文晓曼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古人智慧的博大,而今人对于古人智慧理解的狭隘。

    正当文晓曼想的出神的时候,秦政却有些激动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哦?”吕起看着秦政,等待天的回答。

    秦政道:“女子以柔克刚,不露锋芒方可制敌。那我秦国不也一样,何必先急于攻城掠地,把秦王背刺消息放出去,以柔力推其余国先动作,不论他们要做何选择,秦国只需接招。我们不懂,他们也不能主动发难,只等一个时机,一击定成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