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绝境通知 > 第七章 知而不能言

第七章 知而不能言

    第二天下午,江默接到了杰星贸易的入职邀请。

    电话联系他的依旧是李经理,这次她的语言简练了不少。转达两位老总对江默的欣赏之后,迅速介绍起了薪资待遇。

    挺好,现在手机是双向收费,李经理还是有职业素养的。

    月薪超出了江默的预期,相较于前东家,可以说大幅提升;江默迅速心算,即便加上期权收益,也有差不多20%的涨幅。李经理特别强调,季度奖金另算,会根据公司效益状况发放。

    互联网企业中常见的绩效工资、KPI考核一概没有,主打的就是简单直接。

    都说X老板/XX行业人傻钱多,再看看人家……只是单纯的有钱。

    接下来李经理询问江默的入职意愿,江默表示非常乐意接受这个职位,贵司的愿景完全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面试时李经理和两位老总给他的印象极佳。至于薪资待遇,自己天生就不擅长讨价还价,所以完全没有问题。

    “那十分钟后发Offer到你的邮箱,请注意查收,然后尽快回邮件确认。对了,什么时间可以入职?”

    江默之前在简历中诚实标明了无业状态,面试时也没有避讳,因此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随时可以。

    可能显得过于迫切了,江默略微有些自责,好在对方并没有在意,于是约定下周二就去公司报到。

    “我们公司的上班时间比较早,八点半,注意别迟到了;来的时候要带一份体检报告,半年内的就行。”

    江默表示收到,最后李经理问是否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简单思索后,江默提出要求:希望杜总或赵总在方便时和他联系一下,有些工作想提前做些沟通。李经理没有追问,只是表示自己会转告杜总。

    放下电话,江默一时恍然。他理应感到如释重负的,但昨晚和沈思楠相遇的情绪冲击尚未消散,冲淡了本该喜悦的心情。

    实在百无聊赖,江默决定入金,很快他的期货账户上就多了120万。

    软件界面上一片花花绿绿,江默机械式地依次点开,看看走势图,修改几个默认指标,配置一下参数,时间飞快流逝。

    当然,交易是不可能交易的,上世纪某位顶级交易员曾说过:要保持耐心,等待最有利的交易机会;无比正确的废话。

    交易生涯初期,江默是个超短线爱好者,一开始的盈利非常惊人,让他觉得自己必然是个交易天才。

    之后的故事并不美好。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严格遵循了自己设计的交易系统,但资金曲线的一路下滑,让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怀疑。

    纯粹的技术分析是不可靠的,必须考虑其他因素。

    毋庸置疑,基本面具有决定性,技术面只是其外在的表现。由于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思想统一,这种表现常常是混乱无序的;很多时候,多空双方一定程度的强弱转换,极易导致行情在短线中背离基本面。

    交易的时间节点也非常重要,因时差关系,亚洲、欧洲、美国的交易时段是交错的,欧美是主要市场,重要性远超亚洲市场。拿外汇交易举例,北京时间15点前后(欧洲开盘)和21点前后(美国开盘)出现的进场信号,可靠性远大于其他时间节点。

    还有特定事件对市场的冲击。重大经济数据发布之时,或主要央行利率决策公布之时,行情必定在瞬间出现剧烈波动,所以在这些可预期的事件发生前,持有相关仓位是非常不明智的。

    注1:欧美经济数据和央行利率决议是固定时间公布,一般能做到分秒不差。

    认识到技术分析的不足,江默尝试在交易时加入更多主观判断。

    但很快他又发现——自己管不住手。准确地说,是长期的不良习惯形成了肌肉记忆,大脑还在思索,手指已经完成了决策。

    最后江默意识到:自己的交易系统过于敏感,他参与了太多不好的机会,导致胜率偏低;同时,这还产生另一个负作用,因为交易次数过多,他累积的手续费实在太高了。

    自我认知带来自我调节,江默逐渐成长为一名中线交易者,因为大幅度减少了交易次数,他变得相当有自制力。

    下午四点,杜总打来电话。

    首先通报姓名:杜钧。

    江默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如果要快速搭建技术团队,网络招聘实在缺乏效率。自己可以直接联系几个程序员——当然最终要由杜总面试确认——前提是先确定薪资标准,最好是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一些,这样方便和别人谈。

    人情加砸钱,简单、粗暴、有效。

    杜总表示认可,也不用再让他面试,就按江默的想法来。之后的开发工作他也不会管,本来他也不懂,就全交给江默负责。他只看结果,不关心过程。接着两人快速划定了几个岗位的薪资范围。末了杜总说道:

    “公司有个小孩,算是我的亲戚;毕业没几天,学的也是计算机,现在做些网管的工作,装个系统、修个网络什么的;你看能不能安排打个杂,或者跟着学习一下?”

    当然,太能了,领导的意志就是江默的愿望,何况专业对口,随便找个人带几天,做个运维还是够用的。

    “那就这样。”杜总挂了电话。

    江默在手机通讯录中筛选出几个人名,准备晚上逐一联系。

    然后他出了门。

    离着公寓半站地,有一个曾经的京城知名商场,主营高端品牌。在网络购物尚未大行其道的年代人流量不少,带动周边出现不少小店;其中卖服装首饰的居多,还有几家理发店、美甲店、咖啡店、培训机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商圈。

    江默一路逛过去,内心隐隐有所期待,但最终毫无发现。

    去喝杯咖啡吧。

    商场一楼有家连锁咖啡店,他先在外面抽了根烟,思绪一时放空。

    感觉到肩膀被轻拍了一下,江默扭过头。

    沈思楠。

    身高看来已经定型,一米六出头;容貌稍有差异,没有烫头发,没有任何化妆的修饰,青春朝气倒是一眼可见,江默在心里简单作出比较——身材更苗条一些,但八年后的那个漂亮多了。

    不远处站着一个女生,应该是同行的女伴。

    “昨天是你吧?”

    “是我,真是巧啊。”

    沈思楠上下打量了一下江默。

    “你不害怕吗?看你这身板儿,肯定不抗揍吧?”

    当然不抗揍,事实上以后和你扳手腕都没赢过。

    “怕什么,可以跑啊。我跑的可快了。”

    沈思楠嗤笑一声,又大概觉得不好意思,换了个话题:

    “你是大学生吗?”

    “以前是,”江默指了指马路对面的母校,“现在住附近,你家也在这块吗?”

    “呃……我们是住在这边。”

    “你们是大学生?高中生?”

    “高三。”沈思楠看上去有点不自在,可能想要快点结束对话;她回头朝自己的同伴望去。

    江默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决定尝试小小的冒险:

    “你们是美术生吧?”

    沈思楠立即转过脸庞,表情惊讶,紧紧盯住了江默的眼睛。

    “你怎么知道!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对不对?”

    就是知道,其他的也知道,都知道,但不能说,会被报警。

    掌握答案,再寻找推理线索实在太轻松。江默不慌不忙地回答;

    “算上昨天,咱们这是第二次见面。

    “你们是高三学生,但是没穿校服,今天不是周末,还没到五点,你们两个就在外面瞎逛——”

    江默顺便把沈思楠从头到脚观赏了一遍。

    “你们拿的包样式差不多,大小正好放得下速写纸,凸出的那块不是铅笔盒就是颜料盒,不信把包打开给我瞅一眼——

    “另外——”江默用指甲碰了碰沈思楠的手指,“你这儿不是颜料吗?都串色了。”

    “还有一个关键,我刚从那条路溜达过来,恰好看到一间画室。”

    沈思楠目瞪口呆。

    “你这……福尔摩斯啊!不是,你反应也太快了吧?”

    沈思楠转瞬又正色道:

    “说我们瞎逛,那你在做什么?上班溜号吗?”

    沈思楠指了指商场旁边的写字楼。江默立刻摆出一副沉重的表情,表示自己失业好几个月了,现在整天闲逛。

    沈思楠的神色显得有些抱歉。

    江默心说:得抓住机会;于是冲她的女伴招手示意,那女生迟疑着走了过来。

    “相请不如偶遇,请你们喝咖啡吧?”

    沈思楠看了看江默,又和女伴对视一眼。

    “你这么可怜,还是我们请你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