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浊溪之子 > 第十六章 中学生坠楼真相

第十六章 中学生坠楼真相

    01

    金总的案子,许时汉干脆利落得处理完了。他对汪奇十分欣赏,便提议让汪奇当他的助手。

    汪奇自然是一口答应,许时汉不仅是求平律所的主任,还是喜州民事案件的大拿。给这样的大佬当助手,年轻律师可以少走十年弯路。

    金问山的日子过得不错,除了与张立德经常聊天,还认识了一个浊溪老乡施玉明。

    施玉明比金问山大三岁,是时政新闻部的记者。他是那种典型的体制内男人,做事有板有眼,说话谨慎,给人颇有城府的感觉。

    金问山和他原本并无太多交集,可能是同为浊溪人的缘故,施玉明经常找他聊天,一来二去便混熟了。

    2005年秋天,金问山接到一条线报:市北一中发生一起学生坠楼案。

    金问山赶到学校时,学校大门紧闭,不接待任何访客。打电话给学校的办公室,接电话的人一问三不知,装傻充愣。

    既然堡垒一时攻不破,那就从外围寻求突破。金问山借着买水的由头,分别和两家小卖部的老板搭上话。老板们透露,一天前确实发生过一起坠楼事故,救护车、警车都来过。

    正在闲聊的过程中,金问山看见三名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市北一中的校门。

    金问山的直觉告诉他,这三名男人不是学校的教职员工,而是这起案件的学生家属。于是,金问山便在校门口的一处僻静处等待。

    一个多小时后,这三名中年男人从校门口出来,金问山悄悄地跟在他们身后,隐隐约约地听到“学校不想承担责任”,“就是不想赔钱”。

    金问山开口了:“几位请留步。我是喜州都市报的记者,可以采访一下你们吗?”

    三名男子回过头,警惕地看了看金问山。其中一名问:“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

    “我知道,你们是坠楼学生的家长。我还知道,学校不想承担责任。”金问山压低声音道:“如果我出这篇报道,学校将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

    三名男子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位道:“记者同志,我们找家茶馆好好聊一聊。”

    02

    在茶馆里,金问山初步了解一下情况。坠楼的是一名高二男生,这三名中年男子,是男生的舅舅们,刚刚是到学校商谈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

    舅舅们声称,男生之前一切正常,那么,在学校发生意外,学校应该承担所有责任并做出相应的经济赔偿。可学校称自己没有责任,只愿给予基于人道主义的赔偿。

    三名男子离开茶馆后,金问山拨通了市北一中的办公室电话,接电话是是孙姓办公室主任。

    金问山将自己见过坠楼者家属的情况告诉了这位主任,并说:“我们做新闻,本应采访到双方当事人,但贵校拒不接受采访,我只能引用对方的叙述来写新闻了。如果这新闻对贵校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不会对此负责任。”

    孙主任沉默了一下,说道:“金记者,你先等等。我稍后给你电话。”

    当天晚上,金问山见到该校的徐副校长和朱姓班主任。据这两位描述,坠楼学生半年前就有了抑郁症状。班主任曾建议家长带学生去看看心理门诊,但家长坚称自己孩子没问题。班主任不放心,自己带学生去看了医生,学生被确认为重度抑郁症。

    坠楼发生前,孩子完全听不进课,回家休养了。一个多星期后,家长送他回了学校。班主任觉得他眼神直勾勾的,不太正常,家长却坚持说没问题。

    03

    从学校出来,时间已晚。回到家后,金问山打开笔记本整理了一下当天的采访笔记,理了理思路——家属和校方,必有一方说谎。从他的直觉来判断,家属方说谎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天,金问山又通过其他手段,分别找到坠楼学生的几名同班同学,他们佐证了校方的说法,有细节且描述一致,显然说的实情。

    金问山向其中一名同学要到了一张照片,照片是他们高一秋游时拍摄的,坠楼学生站在两名同学旁边,笑容有些拘谨。

    第三天,金问山找到了给坠楼学生做过诊断的吴医生。见到吴医生,金问山描述了师生的特征和样貌。刚聊了几句,吴医生就接话道:“我知道了,你说的应该是市北一中的朱老师和他的学生吧。”

    金问山微微一愣,心想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这医生能一下子记起来,还记住了老师的姓,难道是和市北一中通了气?

    吴医生看出了金问山的疑惑,笑着说:“金记者,是这样的。我女儿是朱老师上一届带的学生。”

    “是这样啊。那依据你和他接触的经验,朱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朱老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高中三年,到我家家访了三次。我女儿的成绩和情绪稍有波动,他就主动和我联系沟通。”

    “能让我看看这位学生的病历吗,我需要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

    “当然可以”,吴医生打开了电脑。吴医生的电脑里,存着该学生的症状反应记录、诊断记录以及一份《抑郁焦虑测试量化表》。

    金问山仔细观看了病历,记录下关键信息,告别了吴医生。

    04

    回到报社,金问山立马开写学生坠楼案。由于采访得充分、扎实,两千字的稿子,一个多小时便写完了。第二天,文章顺利见报。

    第二天下午,有十几个号人吵吵闹闹地闯进报社,点名要见金问山。

    在会议室,金问山见到了这伙人,他们是坠楼学生的家属,包括他之前碰过面的三位舅舅。

    一名舅舅指着金问山的脸骂道:“你怎么可以写我们孩子有抑郁症?你们记者怎么能胡编乱造?”

    其余家属吩吩起哄,甚至嚷嚷着要揍金问山。金问山推测,应该是文章写了孩子患抑郁症,家属不容易从校方要到高额赔偿,所以闹到报社。

    局面一团浆糊之际,张立德急匆匆得跑进会议室,一边拦着众人,一边说:“大家静一静,好好讲道理。如果动手的话,保安马上上来,警察很快会到。”

    一名家属吼道:“你管什么闲事?你算哪根葱?”

    张立德换了一副“和气生财”的表情,笑嘻嘻地说:“我是他领导,大家有事事慢慢说。你们最好派一个代表和我沟通,这样效率比较高。大家先坐,要不要喝茶?”

    得。张立德一顿忽悠,成功吸引了众人的火力,金问山得以喘息。

    金问山打心底里感谢张立德这位老哥,关键时刻给他撑腰。相反,快反部主任黄仲达却迟迟没出现,刚刚还看他在办公室里来着。

    一位女性家属,嚷嚷着要告金问山。

    张立德接过话茬,“这位同志,我们记者的采访,可是扎扎实实的。有采访对象的录音,有医生的病例。我们只是客观描述,没有编造。你们非要告,我要拦不住。到时候官司一打,各大媒体又要报道一轮,对你们不利哈。”

    张立德在会议室里和家属们东扯西扯了近一个小时,办公室主任柯成走了进来,在张立德耳边说:“厉总已经从集团开完会回来了。”

    张立德站起身来,对闹事的家属们说:“来来来,我们厉总要接待你们了。请大家派两位代表去,人多了办公室挤不下。”

    一位男性家属说:“你不是说你是领导吗?怎么又推到别人那里去?”

    张立德一脸假笑,“我是小领导,负责接待,最终拿主意是我们厉总。”

    众家属面面相觑,原来被这家伙拖延了时间,不过事已至此,只得派了两个人去了厉总办公室。

    05

    半个小时后,两个男人从厉总的办公室灰头土脸地出来了。两人回到会议室,同家属们嘀咕了一会儿,一伙人阴着脸离开了报社。

    金问山看在眼里,对张立德说:“张哥,好像这事儿摆平了。”

    张立德道:“咱们厉总是谁,黑道白道都有朋友。谁来报社闹事,都得吃瘪。”

    金问山耸了耸肩,感叹了一句:“牛逼!”

    厉总全名叫厉强,年轻时是梅落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临时工,上街巡逻时,遇到新奇的事,便给喜州日报打电话爆料,赚个十块二十块的线索费。厉强学历不高,可新闻嗅觉很好,爆的料很有新闻价值。

    当时,林默是喜州日报社会新闻部的主任,非常欣赏他,教了他一些简单的新闻写作技巧,把他发展成了通讯员。

    1994年,厉强凭着一篇《梅落县民营经济的“三驾马车”》,获得三江省新闻奖的二等奖,被喜州日报破格招聘为在编记者。

    在喜州日报,厉强用三年时间干到了中层。2000年,喜州都市报成立后,他追随林默而来,成为喜州都市报的副总编辑。

    06

    一个报社,最高权力机构是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可以决定中层人员任免等诸多事项。

    喜州都市报的编委会共八人。一把手,自然是总编辑林默。

    二把手是副总编辑刘洪宇。此人和林默政见不和,背地里骂林默是个商人,拿新闻当赚钱工具。

    三把手就是副总编辑厉强,林默的老部下兼死党。

    排名最末的副总编辑李秋水,是空军某部退下来的团级干部,主管报社安防、后勤等工作,不善言辞,亦不参与任何派系斗争。

    接下去是总编室主任傅敏之,外号夜猫子,喜欢下了夜班之后喝大酒。日出之时,便是他上床休息的时刻。

    第六人是时政新闻部的主任张微芳,年龄42岁,喜州著名的新闻女将。在她的记者生涯伊始,有一次采访某位市领导被拒,她一边蹲守会议室门口一边委屈哭泣,感动了市领导,获得了独家采访的机会。从此,她有了一个外号——“张哭哭”。成为中层后,张微芳依旧不懈怠,每有重要时政新闻,诸如市两会等,她除了幕后策划、统筹,还常常冲在第一线,与小年轻们抢新闻。

    第七人是办公室主任柯成,此人长相儒雅,脾气好,领导吩咐的事情,能清清爽爽地一件件办好。

    第八人是广告部主任唐静。此人背景颇深,家中有多人在政府部门任要职,丈夫是市著名企业家。一般来说,广告部主任不在编委之列,可喜州都市报的广告收入,占了整个喜州日报报业集团收入的60%,地位重要,再加上唐静背后深厚的人脉,她得以进了编委班子。

    此八人组成的编委会,便是喜州都市报的权力中心。林默除了是喜州都市报的一把手外,还是喜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副社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