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浊溪之子 > 第二十一章 端掉死猪屠宰场

第二十一章 端掉死猪屠宰场

    01

    2007年夏天,喜州都市报接到一个线报,市北区东安菜市场售卖的猪肉出自清溪县某家非正规屠宰场,极有可能是经过处理的死猪肉。

    金问山觉得这是条好线索,值得跟一跟。

    这种新闻,社会新闻部可以做,快速反应部也可以做,为了省去不必要的冲突,金问山决定先跟快速反应部的主任黄仲达知会一下。

    自从当上社会新闻部的主任以后,金问山觉得黄仲达对自己充满了敌意。两人在单位遇见,黄仲达会假装自己没看到。开中层会议时,黄仲达的言语间,经常对社会新闻部冷嘲热讽。尽管金问山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也有过几次差点跟他翻脸的经历。

    金问山曾就此事求教过张立德,张立德总结道:“黄仲达心里不平衡呗。你刚来报社时,是他手底下的一个记者。现在和他平起平坐,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金问山来到快反部,黄仲达没有起身,只是说了一句:“哟,金主任,怎么有空来视察工作呀?”

    金问山答:“黄主任,我们部室要跟那条死猪肉的新闻,不知道社会新闻部感不感兴趣。”

    黄仲达皮笑肉不笑地说:“这种大新闻,我们小部室做不来的,还得是你金主任操刀。”

    黄仲达一通阴阳怪气,金问山便不再答话,抬脚走人。

    02

    金问山假扮成一个饭店采购,来到东安菜市场的猪肉档口,跟档口老板一通讨价还价,老板答应以每斤5元的价格大批量供货。这个价格,明显低于正常市场价,金问山基本上确定了这猪肉有问题。

    回到报社后,他把记者徐志挺和南辉叫了过来,给他们布置了暗访内容。徐志挺36岁,社会经验丰富。南辉23岁,进报社刚一年,干劲十足。

    清溪县是全国百强县,民营经营发达,宗族观念也发达,民风彪悍。金问山一再强调,人身安全大于新闻采访,如被发现,及时开溜。

    为了不扎眼,徐志挺和南辉没有开报社的采编车,他们另租了一辆五菱小面包。

    两人在东安菜市场蹲守了两个晚上,第一晚拍到送猪肉的货车。第二晚,徐志挺在东安菜场对面的宾馆开了房间,用长焦镜头拍下了猪肉档老板收肉的全过程。

    第三晚,两人开着车跟着送肉车,一路从市北区跟到了清溪县的私人屠宰场。守了一晚,只见运猪肉的车一辆辆出去,却没听见丝毫的杀猪声。

    天亮后,两人到宾馆一觉睡到下午。醒了之后,两人来到屠宰场附近,假装闲逛,将地形摸熟了。

    南辉观察到,屠宰场是老式的厂房构造,一共两层。前一晚他蹲守时,二楼的灯没亮过,二楼应该是个藏人的好地方。

    南辉和徐志挺商量好,今晚,他带着暗访摄影机潜到二楼,拍到实质性内容就撤。如果被发现,徐志挺就立刻开车到最近的派出所报案。派出所离得不远,五分钟车程。

    03

    傍晚时,工人们出去吃饭了,只剩了一个老保安看门。趁着保安打瞌睡之际,南辉遛到屠宰场二楼。南辉相中了楼梯口的一处位置,此处居高临下视线好,方便放置摄影机。

    当晚有五个工人上班,他们负责将死猪身上腐烂的部分切除,并将剩余的所谓“好肉”放在在药水池中浸泡,泡够一小时后做进一步处理。

    二楼的摄影机如实地记录了现场的细节。

    大约凌晨两点,三名工人出门吃宵夜,两名工人留了下来,坐在一楼楼梯口抽烟。这两人抽烟的位置,刚好在摄影机的下方,两人的对话,南辉听得清清楚楚,摄影机自然也录得清清楚楚。

    年轻工人说:“李叔,我干这个,比在鞋厂干收入高多了。可我心里担心呀,万一出事了,咱们是不是得坐牢?”

    年长工人道:“祥子,没啥好怕的。卖点死猪肉算啥?在清溪,在喜州,没有咱们老板搞不定的事。你来两个月了,有人来检查过吗?”

    年轻工人答:“这么一说,我倒是放心了。”

    南辉心想,素材录得差不多了,准备撤。可能是紧张加上兴奋,他在装摄影机的时候,手一滑,机器掉在地板上,发出“哐当”一声。

    年长工人说:“祥子,楼上有老鼠。你把捕鼠笼拿上去。”

    年轻人应了一声,拿了东西往楼上走。距离越来越近,南辉的心似乎要跳出胸膛,他想,今天难逃一劫,只希望徐志挺快点赶到派出所,他少挨点揍。

    年轻工人作快到二楼之际,楼下的工人喊道:“祥子,下来下来,老鼠跑楼下来了。”年轻工人应了一声“好”,转身下去。

    南辉一身冷汗,瘫坐在地上,心想多亏了楼下这几只老鼠大哥及时出现,免了他的皮肉之苦。

    大约凌晨四点半,最后一车死猪肉运走了,工人熄灯走人。

    南辉摸出屠宰厂,来到徐志挺停车处。徐志挺掐了烟,关切的问:“你人没事吧,看你脸色很差。”

    “没事,徐哥。素材全拍到了,你开车吧,我先睡一觉”。、

    04

    当晚8时,南辉和徐志挺把稿件写完。金问山改完第一稿,传到总编室。编辑几乎没动,签发了。当晚签大样的是副总编辑刘洪宇,他让编辑配了一篇评论《死猪肉流入市场谁之过?》。

    第二天,印有《东安菜市场死猪肉追踪》一稿的喜州都市报,在报摊被抢售一空,市政府当天下午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文章被各大媒体转载,南辉拍摄的暗访素材,上了央视2套的《经济半小时》。

    报社奖励了南辉一万元,徐志挺和金问山各五千元。在中层会议上,林默表扬了社会新闻部的暗访新闻,并特别指出了金问山的带队才能。

    林默让金问山讲讲心得,金问山接过话筒,讲述了策划、思路、写作重点,最后,他总结道:“这条新闻的成功,一是各位领导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二是要感谢黄仲达主任,把这条线索让给了我们。”

    金问山说完,意有所指地看了看黄仲达,众人也随着他的眼光,不解地望向黄仲达。

    黄仲达知道自己被金问山嘲讽了,却又发作不得,只得喃喃道:“是的,是的。当时我们手头有其他新闻在跟,抽不出人。我觉得,社会新闻部做的很好。一个报社的,谁做都一样。”

    05

    散会后,唐静把金问山叫到一个僻静处。唐静问:“金泰府的房子买了吗?”

    “买了。谢谢唐姐,帮我省了不少钱。”

    唐静又问:“你还没女朋友吧?”

    “还没呢。”

    “我老公的生意伙伴,有个宝贝女儿,81年的,要不要见见。”

    “唐姐,我现在忙着搞事业,没多少时间陪女孩子。另外,我家境条件普通,这城里的女孩我是不大敢碰。”

    金问山说的是实情,他确实挺忙,他也确实没有从上一段恋情中走出来。他忘不了杨满仓那鄙夷的眼神,也忘不了杨喜禾冰冷的语气。

    唐静道:“她家条件很好,不在乎男方物质条件,只看人品和才华。”

    “那我先考虑一下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