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浊溪之子 > 第四十一章 重新招聘厨师长

第四十一章 重新招聘厨师长

    01

    7月份,天气正热。厨师长叶银针找到金问山说:“老板,我妈病了,我想回佛山一趟。”

    “去吧,给你一周的假。”

    “老板,这次回去。我不想出来打工了。我在喜州待了十年,父母都老了。我想回佛山找个工作,多陪陪他们。”

    父亲去世后,金问山对“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不想强留叶银针。

    金问山道:“叶师傅,你的心情我理解。那你看看,厨房里哪个小伙子可以接你的班?”

    “都还差点火候,要不咱们从外面招人,我帮你选。”

    “行!”

    金问山在各个渠道发布了招聘信息,来了十几个人应聘厨师长,都没有达到叶银针的要求。

    金问山对此颇为苦恼,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赵如意。赵如意说:“你以前常说汪奇的哥哥烧菜好吃,要不让他试试?”

    金问山一拍大腿,对呀,这么把汪涛忘记了?

    第二天下午,他和叶银针来到到了涛声面馆。

    店里正清闲,汪涛在刷手机,见金问山来了,准备起身泡茶。

    金问山道:“哥,不用泡茶了,帮我烧几个菜吧。”

    汪涛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海鲜楼的老板,怎么跑到他这面馆里烧菜?他想着事出必有因,便回了一声“好”。

    叶银针从保鲜袋里拿出八条水鱼,两只青蟹、一条东星斑。叶银针道:“汪师傅,麻烦你用这三种食材,做三道菜。”

    汪涛思索了一下,拿着食材进了厨房。

    02

    汪涛烧了三道菜。第一道是豆腐炖水鱼,第二道是排骨青蟹,叶银针的评价是“卖相普通,味道鲜掉眉毛”。第三道是葱油东星斑,叶银针的评价是“绝”。

    叶银针对金问山使了个眼色,金问山心领神会,说道:“涛哥,我这边缺一个厨师长,我们觉得你比较适合,你愿不愿意过来帮我?”

    汪涛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行,不行。我是农家烧法,上不了海鲜楼的大场面。”

    叶银针道:“汪师傅,我觉得你的技术完全没问题。”

    汪涛面露难色,“一呢,我不会管人。二呢,我这店租刚付过。”

    金问山道:“涛哥,我知道你一下子决定不了,要不你先和嫂子商量一下,我们过几天再来。”

    “行,我们先商量下。”

    回到东来海鲜楼,叶银针说:“这个汪师傅,我看他的手法,不是科班出来的。一个自学成长的厨师,能烧到这个水平,绝对是个奇才。老板,这人一定要挖过来,我给他做半个月的流程培训。”

    三天后,金问山再次来到涛声面馆,汪奇和他老婆王艳芳都在。面对金问山的邀约,夫妻俩有些犹豫。

    金问山道:“汪哥,你们现在一年纯收入有多少?”

    “十万出头吧,刚刚好过日子。”

    “你来海鲜楼当厨师长,试用期的工资就有一万,年底还有分红。嫂子的时间空出来,可以再打一份工。”

    王艳芳有些心动,“我们刚交了一年的店租,有些可惜……”

    金问山道:“这房租我转给你们,我可以转租出去的。不打紧。”

    王艳芳看了汪涛一眼,“要不试试。”

    汪涛道:“行。问山这么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干。”

    03

    汪涛来海鲜楼上班的第一天。金问山、张省中、叶银针、汪涛、胡曼波五人坐在一起,开了一个短会。

    叶银针道:“海鲜楼开业的第一天,我就在这儿当厨师长。咱们的粤式海鲜,在喜州也算小有名气。这一两年来,消费者更讲实惠了,量贩式海鲜越来越火,咱们可以趁着汪师傅来主持厨房工作,改一改风格。”

    张省中说:“叶师傅,以前没听你说过个量贩式的概念。”

    叶银针道:“餐厅风格的转变,涉及的因素太多,我不敢轻举妄动。我个人做了二十多年的粤菜,也担心自己一下子转变不过来。”

    金问山道:“现在汪师傅来了,他的烧菜手法,走的是简单质朴的路子,叶师傅说很适合改造成量贩风格。”

    叶银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容易推动改革。”

    汪涛小心翼翼地说:“我是自学的,没在正经餐厅干过,更没带过一个团队。“

    叶银针道:“汪师傅,你的厨艺完全没问题。我再留两个星期,把整个流程、菜品与你优化一下。干我们这一行的,拼的是实力。只要你实力够,下面的厨师就服气。”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合,新菜品有了雏形。又过了一星期,叶银针回佛山时,东来海鲜楼的新风格已在老饕们的口中传开。

    生意好到什么程度?中午接近满座,晚上有50%的翻桌率。

    到了月底,金问山一盘算,当月的纯利接近20万。他立刻宣布汪涛结束试用期,正式成为东来海鲜楼的厨师长,月薪一万八,并享受年底分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