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人生一味 > 第27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

第27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

    老徐这么说了一句,儿子本来也吃得差不多了,顺手放下碗筷就打算去收拾屋子。

    他的东西还不少,衣服裤子什么的都堆在床头,三五天都不见得洗一回,一定要堆一堆才去洗。

    不过在洗衣服这件事上,他也是差不多的习惯,穿过的衣服都要攒一攒,倒不是说懒得洗,纯粹是想节约一下洗衣粉和洗衣服的水。

    毕竟单独两三件衣服,三天两头就泡一桶水去洗,多多少少有点浪费。

    这饭还没吃完,儿子就去收拾屋子,老徐的女儿看在眼里,自然不能这么坐着,赶紧招呼道。

    “不用收拾了,我睡沙发就行了。”

    儿子说道,“没事,我很快就收拾好了。”

    “收拾什么收拾,反正都是将就歇一晚。”

    “那她感冒了怎么办?”

    儿子看向正在满头吃饭的小丫头,说话的时候和老徐一个德性,不喜欢叫人,动不动就是你我她。

    老徐在一旁拍了他一下,提醒道。

    “当舅舅的,连个名字都不会喊?还她,她是你什么?”

    “……”儿子愣了一下,尴尬一笑。

    他这种年代人,对于这些叔伯兄弟的关系早就理不清了,平时这些亲戚又不经常来往,这些年轻人能认识几个亲戚。

    老徐不管其他的远方亲戚,但是在家里,还是想让他们姐弟俩儿的关系混熟悉一些。

    不求别的,只是希望他死了之后,这姐弟俩儿出了什么事还能有个依靠,这也算是为人父母的最后一点心意了。

    不过儿子显然不太理解他的这些良苦用心,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也没吭声。

    女儿继续聊到了之前的话题,说道。

    “妍妍就到爸那个屋里去睡嘛,反正她也很少回来看她外公,现在亲近一下也挺好的。”

    这话说得倒也在理,毕竟老徐这个岁数,能见这些孙辈的日子也不多了。

    当然女儿这话的意思,其实主要还是不想麻烦她弟弟,毕竟她突然回来一趟,哪有让弟弟腾了屋子让给她,自己睡沙发的道理。

    老徐拿起饭碗,倒也不好轻易评判,只道。

    “那你们两姐弟自己商量嘛,反正都是自家,找个睡处还是找得到的,实在不行打地铺也可以。”

    儿子闻言,笑了笑。

    老徐见他还幸灾乐祸,不忘敲打一句。

    “你笑啊,我看等我死了,你连打地铺都找不到地方。”

    儿子顿时就收敛笑容,看来还是怕他这个老头。

    这些话说来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不过在老徐而言,还真不是吹牛。

    以前他们这一辈人,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还一个子女一间房。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是一家人挤在巴掌大点的一个小瓦房里面。

    老徐本身在家里排行比较小,小时候睡觉的时候经常被自己的大哥二哥挤下床去,一来二去,干脆就在地上打起了地铺。

    不知道是不是当小孩的火气旺,当年竟然一直没什么感觉,在地上睡觉第二天起来照样跑照样跳。

    当学徒那会儿,跟着师父去办酒席,那个时候酒席上的菜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大部分都是自己从菜地里面自己去摘回来的,还要自己洗菜切菜,猪肉也是办酒席之前直接在家里杀个猪办酒。

    所以那个时候在农村办酒席,基本上办酒席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去主人家开始准备,提前洗菜切菜,猪肉也要提前把油炸出来,再做酥肉头碗。

    那个时候办酒席的东家也不见得条件都很好,再加上老徐他们毕竟是来办席的厨子,自然不能往别人家里去睡,所以如果当天晚上时间来得及就各回各家,第二天一早再过去办酒。

    如果因为材料没送过来,耽搁太久,那就在院坝里面摆几张长板凳稍微凑合一晚上。

    这在当时算是很正常的事。

    老徐没有掺和姐弟俩儿的讨论,自顾自的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娃娃鱼肉,就着碗里面的米饭吃了起来。

    他很喜欢这种鱼肉下饭的搭配,以前吃水煮鱼的时候,他就喜欢吃白鲢或者花鲢下饭,不过白鲢和花鲢总归是鱼刺比较多,下饭不是特别方便。

    现在吃这种娃娃鱼,感觉就跟吃鲶鱼一样,本身小鱼刺比较少,鱼皮又很有胶质,像是吃猪皮冻一样,下饭特别合适。

    餐桌上。

    儿子和女儿吃了点菜就放下碗筷去收拾屋子去了,他们现在这些年轻人胃口好像都不太行,生活条件好了,吃饭都不积极了。

    桌上只剩下老徐和小外孙女,这一老一少各自闷头吃着饭。

    别的不说,那小丫头是真的贪嘴。

    老徐记得自从她到自己家里来的这几天,她那张嘴儿就没停过,偏偏还不是吃什么麻辣小零食,就是吃一些稀饭、土豆丝之类的正菜,她都吃得很起劲。

    别的小孩子,一般吃个小半碗饭就下桌子自己玩去了,就她跟个小老头儿似的,斜斜的握着两根筷子,一张小嘴儿油光发亮,吧唧吧唧的嚼得很得劲儿。

    老徐都怀疑她是不是偷偷吃了根橡皮筋,一直就没停过嘴儿。

    爷孙俩儿坐在桌上闷头吃了一阵,屋里,女儿就招呼着她弟弟抱了一床棉被出来,直接扔在了沙发上。

    老徐看着这架势,应该是女儿把儿子说服了。

    这也难怪,他这大女儿从小性格就要强势一些,两姐弟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是她这个姐姐带着弟弟到处跑。

    如今长大了,好像情况也没变多少。

    在老徐看着姐弟俩儿收拾沙发的时候,小外孙女也好奇的回头看了一眼,似乎是在奇怪他在看什么。

    老徐正好收回目光,眼瞧着这丫头的机灵劲儿,想着逗她一下,拿着筷子在她的碗里隔空夹了一下。

    这小丫头转过头,看到他一伸手就往嘴里吃着什么,下意识的还愣了一下。

    老徐得意的刨了一口饭,还以为她会哇哇哇的哭几嗓子,没想到这丫头还真是机灵。

    以前老徐逗小孩的时候,说是伸手去要她手里的东西吃,十个小孩子有八个都会哭。

    没想到这丫头就这么愣生生的看着老徐,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但是那小脑瓜又没有反应过来,就这么直愣愣的盯着老徐看,好像想要发现他心里藏着什么秘密似的。

    老徐借着刨饭的功夫,暗暗心里直乐。

    那小丫头看了他两眼,似乎是没看出来什么名堂,犹豫着又拿起筷子,抿了抿嘴,看向桌上的菜,伸手夹了一筷子土豆丝。

    老徐见了,忍不住玩笑道。

    “你这丫头还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这桌上有鱼有肉,特意给你买了个龙虾,你还照着这土豆丝吃得瞎起劲,我说你吃了半天在吃什么。”

    “……”小丫头抬头看了他一眼,也没吭声,低头自顾自的闷头吃着土豆丝,瞧着还挺有滋味。

    老徐笑着摇了摇头,专门给她夹了几块龙虾肉,招呼道。

    “来,这才是好货,娃娃鱼吃不吃嘛?这个鱼皮也很好吃。”

    老徐说着,用筷子夹了一块黑色的鱼皮,特意在旁边的萝卜汤里面跑了跑,去了去辣味,这才给这小丫头放在碗里。

    他一边招呼,一边给她夹菜,没一会儿就给她夹了小半碗菜。

    一时间,倒是让这小丫头吃都来不及,频频抬头瞧他一眼,想要说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正在这个时候,老徐的女儿把沙发收拾好了,正好走过来,便教那小丫头道。

    “外公给你夹了这么多菜,你不说一句谢谢啊?来,说谢谢外公。”

    这丫头这才反应过来,奶声奶气的嘟囔了一句。

    “……谢谢外公。”

    老徐点了点头,笑道,“对了,这待人处事还是要从小教她。”

    老徐的女儿摸了摸她这闺女的头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口问道。

    “爸,家里的热水器还可不可以用?”

    “可以,又没坏。我前天办完席还放了热水的,你要用就用。”

    “那我去洗个头发,你慢慢吃。”

    “没事,你去嘛。”

    老徐随口说着,又夹起一筷子土豆丝,低头刨了两口饭。

    年轻的时候,老徐吃饭也风风火火的,一顿饭最多就吃个十分钟,有的时候干脆就不吃饭。

    那个时候交通也不是很方便,经常动不动的就是走几十里地,其他时候都还好,就是冬天温度低的时候,穿着的胶鞋都冻得邦邦硬,在路边的石头上踢得铛铛响,走完一段路脚都没知觉了,脸上也被冻得麻木。

    后来修了路,有了大巴车,这种纯靠脚力的出行方式才有了改善。

    仔细想想,一晃也是几十年的光景了。

    老徐一边想着以前的事,一边又吃了一口土豆丝。

    对坐的小外孙女也喜欢吃这土豆丝。

    老徐一开始还没注意,这会儿收回心思,瞧着这丫头吃个菜就像是兔儿似的,一张小嘴儿嚼来嚼去就是不吃下去。

    乍一看挺乖的,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老徐敲了一下她的筷子,没好气的提醒道。

    “谁教你这么吃饭的?吃饭就好好吃,嚼得差不多了就吃了,谁让你一直嚼的,你属兔儿的?”

    “……”小外孙女正吃得开心,突然被打扰,下意识的恼了老徐一眼。

    老徐见了,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儿,笑着教训她道。

    “好啊,你又恨我一眼,我可都记着的。”

    一听他这么说,这小丫头似乎也有点儿心虚,装着低下头,不敢看他。

    爷孙俩儿就这么磨磨唧唧时不时闹几句,等到吃完饭,老徐的女儿已经洗完头发出来了。

    老徐这边也吃完饭,正好打算收拾碗筷,随口便问了一句。

    “明天我还是去一趟菜市场买点菜,你想吃点什么菜?”

    女儿随口说道,“将就吃就是了,没必要买这么多菜,我们三四个人也吃不完。以前妈在的时候也是,买菜总是喜欢买一大堆在家里放着,又不喜欢拿来吃,全都放烂了。”

    “……”老徐愣了一下。

    女儿也回过神来,拿着毛巾擦了擦头发,略微显得有些局促。

    这个话题像是家里面的禁忌,偶尔闲聊起来莫名的就会让气氛变得冷清。

    老徐一向很少和儿女聊这些事,儿子和女儿似乎也怕他伤心,也一直刻意避开这个话题。

    其实老徐对于这件事并不避讳,他这个年纪,对于生老病死其实已经看得很淡了。

    只不过老伴儿走在他前面,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在老徐的印象里,自己的媳妇儿并不是一个柔弱娇气的女人,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她可以背着背篓,一口气背几十斤猪草回家喂猪,秋收农忙的时候她也会下田一起割水稻。

    哪怕是后来五六十岁,老徐自己腰酸背疼,一身的毛病,她依旧是天晴下雨都健步如飞,平时无论做什么都很有劲头。

    老徐觉得这个家,就是因为有她才变得有了生气,她一走,好像连这个家里都变得冷清了。

    老徐平时本来也不怎么喜欢说话,儿子也性格内向,父子俩儿在家里好几天都不见得会说一句,全靠着有她每天闹出点动静来,好歹不至于让家里死气沉沉的。

    要不是女儿的一句话,老徐甚至都快忘了这件事了。

    这平淡的时光,悄无声息的拂去了一切的伤痛,仿佛是俗世洪流,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老徐心中充斥着一股无法言说的悲伤,但是脸上却显露不出分毫。

    作为一个父亲,他一向不习惯于在儿女面前展露出自己的脆弱。

    老徐默不作声的收拾着碗筷,女儿也上前帮着他收拾着。

    父女俩儿走进厨房,女儿似乎是察觉到了气氛有些沉闷,便试着说点什么,想要打破这尴尬。

    她和她母亲是一样的性格,都是那种大大咧咧,毛躁外向的脾气。

    以往老徐都会配合的随便聊两句,不过今天他突然有点不想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女儿的自说自话。

    女儿说她最近去试着找了找工作,但是不太顺利。

    她以前没读过多少书,学历不高,所以找不到什么相对轻松的工作,如今想起来,言语之间多多少少有些后悔。

    老徐并没有接话。

    其实在老徐而言,他不太喜欢和家里的儿女聊这些话题,无论是结婚也好,还是找工作也罢,都有些过于严肃。

    他的儿子和女儿就像是两个极端,儿子一直是个闷葫芦,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闷在心里,女儿开朗些,但是每次回来都会给老徐出难题。

    虽然女儿的抱怨或许只是无心之举,但是她说出来,老徐作为当父母的,还是会下意识的想要帮她做点什么。

    即便老徐可能也做不了什么。

    老徐有的时候其实很想告诉女儿,他曾经也和她一样,面临生活的困顿,婚姻中的争执和矛盾,而且他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找出什么办法来过好这一生。

    但是仔细想想,要是这么说出来,或许女儿会挺失望的,毕竟在她而言,父母应该是这世上她最后的依靠,哪怕不是无所不能,至少也会给予她足够的支持与肯定。

    只不过事实上,生而为人,谁都是只活一辈子,哪怕年长个几十岁,未必就能过好这些糟心的日子。

    老徐大抵是不想让女儿失望的,所以哪怕他也没什么头绪,还是含糊的鼓励道。

    “边找边看嘛,你弟弟还不是没有找到什么固定的工作,这年头想要找铁饭碗不容易,哪有那么多能吃一辈子的技术和手艺?还是边学边做,要不断的去学习。”

    女儿嗯了一声,打开水龙头,帮忙接了一锅热水,大概也听得出来老徐是说了些车轱辘话。

    老徐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态大概很像以前的教书匠。

    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总是看着讲台上的教书先生,满口之乎者也,说着八股文章。

    在这个时候,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就会义愤填膺的拍案而起,说出自己心中的宏大抱负,长大之后也真的成就了一番事业。

    但是这个教书先生,其实应该是比较无辜的,他一辈子教书,见过了太多太多的学生犹如过江之鲫一样离开这个学堂,其中绝大部分的人,或许少年意气比天高,又或许打小就聪明伶俐,但是最终都无一例外消失在俗世洪流之中。

    真正能够金榜提名,一朝翻身,鱼跃龙门的毕竟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作为一个教书的夫子,他看惯了这些惨淡落寞的背影,也知道科举登科是大部分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自然不可能在对学堂里面的这些小后生抱有多大的热情。

    老徐觉得,这大概也是很多和他一样混过去了半辈子的老一辈人的心态。

    人生,说到底就是和自己的一场和解。

    每个人都必须在这年年月月之中,承认自己的平庸和平凡。

    老徐知道自己能为儿女做的事情不多,最多不过就是那碎银几两,最多不过就是准备几个小菜,但是这也算是他能给的全部了。

    燃气灶上,铁锅里的水不断的被加热,锅底出现了一片细密的泡泡。

    女儿就一直盯着锅里的水,老徐偶尔看她一眼,突然感觉她和外孙女挺像的。

    以前还不觉得,现在乍一眼看到,突然感觉这娘俩儿长得还真是相像。

    只不过相较于小外孙女脸上略带着几分婴儿肥,看起来呆萌可爱,如今的女儿脸颊稍微要消瘦一些,有一种只属于成年人的冷漠。

    老徐看着她,突然问了一句。

    “你弟给你拿了几床铺盖?”

    “……一床。”

    “一床怎么够?你去喊他在高柜里面再拿一床出来。家里面这些东西多的是,平时不拿出来用,全都放发霉了。”

    老徐一反常态的聊起这些家常,明显让女儿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嗯了一声。

    虽然答应了下来,但是她并没有去找她弟弟拿棉被,反倒是突然问了一句。

    “爸,你的腰现在好点没有?”

    “还可以。”老徐说了一句安慰她的话。

    其实他这个岁数,这些老毛病不变得更严重就算好了,哪有可能好得了。

    不过女儿和他聊起家常的感觉,还是让他感觉轻松了许多。

    他不太喜欢每次女儿回家都找他抱怨,更希望她能像这样平平淡淡的聊一些简单的小事情。

    虽然同样也没什么意义,但是总归比那些烦心事听起来要好一些。

    铁锅里面的水快要烧开了,女儿拿起锅铲在锅里搅了搅,水面就泛起了一片油星。

    这是她妈在的时候教她的洗锅办法,说是炒菜的锅如果太油,就要加点水烧开了再洗,单用洗洁精洗不干净。

    老徐对于这种办法一向是嗤之以鼻,他觉得铁锅就是不能洗得太干净,洗得太干净了,三天两头就生锈。

    不过女儿显然是听见去了她妈的话,时至今日,还是习惯这么洗锅。

    或许是察觉到厨房里面的气氛有些沉闷,女儿突发奇想道。

    “要不明天吃豆花嘛,好久没吃豆花了。”

    “吃豆花?”

    老徐愣了一下。

    豆花饭在川渝地区算是很普遍的吃法,相对而言,在渝州要多一些,一般都是做苦力的棒棒军喜欢吃。

    一小碗豆花,配上一碟辣椒佐料,米饭一般是免费续的,吃多少就可以舀多少。

    以前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豆花饭一般是几毛钱一碗,后来涨价到一块两块,如今好像是八九块钱一碗了,跟一碗小面的价格差不多。

    老徐之所以想到豆花会愣一下,是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老伴儿以前也喜欢吃豆花。

    那个时候她去豆花饭的馆子,一小碗豆花能吃三大碗饭,比很多男人还能吃。

    她那吃豆花饭的架势和现在的外孙女差不多,一碗饭端上来,只看见她端着饭在吃,面前的豆花没有吃多少,饭倒是不知不觉就吃了一碗又一碗,就连开馆子的老板都说她能吃。

    老徐想到这里,忍不住笑出了声。

    一旁的女儿有些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老徐回过神来,也察觉到了女儿诧异的目光,自然也就笑不出来了。

    他顿了顿,像是下定某种决心似的,说道。

    “好嘛,那明天就吃豆花饭。”

    女儿不知道他有什么可高兴的,虽然有些好奇,不过也没有多问。

    铁锅里面的热水烧好了,女儿在里面加了些凉水,又加了点洗洁精,随后把碗筷都放了进去。

    老徐在旁边把剩菜都赶在一个盘子里,免得这些锅盆碗盏摆一灶台。

    这两天家里的伙食开得不错,剩菜都有不少,不过都是一些小菜,像是红烧肉、白萝卜炖肉、干锅娃娃鱼都吃得差不多了。

    一来这些硬菜本来分量就不多,再者肉菜有搞头,肯定还是都喜欢吃的。

    老徐把菜收拾了一下,那边女儿也把碗筷都洗了一遍,放在水龙头下面再清洗掉洗洁精就算是洗好了。

    本来这次家里吃饭的就这么几个人,洗碗筷自然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老徐看得出女儿平时在婆家应该也经常做家务,这洗碗擦灶台的手艺还算熟练。

    老徐对此也不好说什么,他虽然希望女儿在婆家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阔太太生活,但是理性上来说,还是希望她能手脚勤快一点。

    懒婆娘在哪儿都招人嫌,人勤快一点总是没错的。

    洗干净锅碗瓢盆之后,女儿用蒸锅接了大半锅水,随口说道。

    “热水器放出来的水不是很烫,还是烧点水来洗脸洗脚嘛。”

    老徐“嗯”了一声,他一个老头儿倒是不在乎这些。

    父女俩儿收拾好了厨房,走出去的时候,客厅里的儿子和小外孙女都沙发上看电视。

    这丫头的脾气还真是好,随便在哪儿都能待得住,之前老徐带着她去别人家里做菜,她转头就在别人家里的沙发上睡了一下午,一直不哭不闹,也没闹脾气。

    现在回到家里,吃完饭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也是不哭不闹,瞧着还挺乖巧。

    老徐走过去,坐在外孙女旁边,问了一句。

    “在看什么电视剧?”

    儿子正在玩手机,听到他的话,略一抬头,随口说道。

    “现在电视没什么看头了,要不看看新闻联播嘛。”

    说着,他拿起遥控器就调到了新闻频道。

    老徐对此也不在意,他平时看电视剧也是听个响而已。

    年轻的时候,他倒是对电视很迷。

    以前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家里要是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真是不得了,街坊邻居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喜欢聚在一起看电视。

    像是老徐他们那一代人,还喜欢去看录像,后来基本上赚了点钱都是第一时间买电视。

    从一开始的彩电到后来的液晶电视,一般买彩电还会专门买两个音箱,叫做家庭影院,看起来特别有派头。

    不过如今的年轻人倒是不怎么追求电视的好坏了,大概是因为很少有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的机会。

    对于老徐而言,现在这样的家庭聚会,其实就挺难得的。

    以前还不觉得,这几年随着女儿嫁人,儿子也渐渐到了岁数,再加上老伴儿一走,老徐也越发的珍惜一家人这样的团聚的机会。

    虽然儿女们的烦心事一点也不少,但是至少在这个时候,老徐还是想安安静静的看一会儿电视。

    厨房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

    女儿起身去看了看,拿了个水桶把烧好的水倒了起来,再放了些冷水,就提着水桶出来,招呼道。

    “来洗脸洗脚嘛,收拾好就去睡了,现在都十点多了。”

    说话间,她招呼着自己的闺女过去洗脸。

    老徐也走了过去,看着小外孙女睡眼迷离的样子,玩笑道。

    “你倒是会享受,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他笑着捏了捏外孙女的脸颊。

    女儿拿着毛巾试了试水温,稍微有点烫手,倒也还算合适,招呼一句道。

    “爸,你先来洗吧。”

    “让你闺女先洗,这种小孩子说风就是雨,等会儿想睡觉了,你还给她洗脸洗脚,她不跟你闹?”

    “妍妍倒不会,她很少跟我哭。”

    女儿这么说了一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看了她闺女一眼。

    老徐看得出来,她应该是想到了之前把这丫头扔在他这儿的事了。

    那天他正好去办酒席,听说这丫头在他这儿哭了很久。

    不知是不是想到了伤心处,老徐的女儿眼眶一红,不过她到底还是不想在老徐面前显露出这些情绪,又低头装作给外孙女洗脸给掩饰了过去。

    老徐一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安静的看着她给那小丫头洗脸。

    看了一会儿,老徐才想起来,去厕所里面拿了一个小脸盆出来,招呼道。

    “拿这个盆给她洗脚嘛。”

    其实老徐自己在家里都是拿水桶洗脚的。

    一般讲究点的家庭,都是洗脸盆,洗脚盆,大盆小盆分得很清楚,但是老徐习惯了用水桶来洗脸洗脚,虽然不太讲究,但是他这也算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习惯。

    以前他们出去打工的那些人,和现在的年轻人也差不多,以前是一个瓦蓝色的牛仔包跑天下,现在是一个行李箱一个红桶跑天下。

    讲究一点的还会带个洗脸盆,不讲究的就是一个桶,洗衣服,洗脸都在一起凑合。

    老徐把那个小盆递到了女儿面前。

    女儿倒也没有矫情的客套什么,毕竟她闺女那豆丁大小的个子,真要在水桶里面洗脚,怕不是直接站在水桶里面才能够得着水。

    女儿在小盆里倒了水,说是要给她这闺女洗脚,但是刚才一时有些伤心,现在也没缓过来,只是低着头嘟囔一句。

    “我去再烧点水。”

    说着就转身去了厨房。

    小外孙女似乎是看出了什么,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句。

    “妈妈~”

    老徐站在旁边一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弯下腰,安慰道。

    “你妈去厨房烧水去了,不要闹,赶紧把脚洗了。”

    虽然心里也在为女儿的事揪心,但是老徐也没忘了先伸手试了试水温,毕竟这小外孙女现在就五六岁,正是娇气的时候。

    入手之间的水温稍微有点烫手,老徐也拿不准这小丫头能不能适应,便稍微浇了一点水在她的脚背上,问道。

    “烫不烫?”

    “……”

    这小丫头扭头看着厨房的方向,没有吭声。

    都说小孩儿不懂事,其实这些小家伙也挺机灵的。

    她估计也是看出了她妈在哭,现在也跟着愁着个小脸儿。

    老徐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养个女儿就是嫁出去的时候最难受。

    偏偏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他也不能说什么。

    老徐暗暗叹了一口气,用手心舀着水,在外孙女的脚上浇着水,搓了搓。

    这小丫头的脚生得细皮嫩肉的,肉嘟嘟的,稍微洗了洗就略微有点发红了。

    老徐生怕烫着她,洗了两下就给她擦了擦脚,把她抱进屋里。

    “今天晚上还是跟外公一起睡,好不好?”

    “我不~”

    昨儿这丫头都没吭声,没想到今晚她妈过来了,她反倒还娇气起来。

    不过老徐知道女儿心情不太好,再者说她在沙发上睡,不好照看着这丫头,便拍了拍外孙女的脚丫子,故意逗她道。

    “你还不?你以为我喜欢跟你睡啊?你还矫情得很。”

    小丫头委屈的扭了两下,说是想要闹脾气,但是老徐把她收拾好,直接就把她裹进了被窝里,根本没给她哭闹的机会。

    安置好这小丫头之后,老徐就走到客厅里,见女儿还在厨房里没出来,也不好去找她,只是招呼儿子道。

    “来洗脸,你怕真是个少爷,还要我来请你?”

    “……”这小子被吓得一激灵,赶紧放下手机,拿着毛巾就洗了一把脸。

    老徐等他洗完,自己也简单的洗了一把脸。

    儿子下意识的还想招呼一句。

    “姐,还洗不洗?”

    “不管她,她自己在烧水。”

    老徐简单的招呼一句,挽起裤腿,就开始洗脚。

    这个时候,如果去厨房找女儿,反而让彼此都尴尬。

    老徐一边洗脚,一边突然有点儿老伴儿了,如果她在,至少现在她去找女儿说话,应该会容易很多吧。

    想到这里,老徐的心里也久违的泛起一丝酸楚。

    他收拾好之后,招呼着儿子进屋睡觉,给女儿稍微留下一点空间,让她自己平复情绪。

    老徐自己则是走进屋里,先去照看着外孙女,免得那丫头突然哭闹着要去找她妈妈。

    这半夜三更的,这小孩儿闹起来怕是更让人心烦。

    老徐心里打定了主意,先去屋里看看外孙女的情况。

    他进屋之前还以为那丫头还在闹脾气,没想到这小家伙还挺没心没肺的,刚才洗脚的时候还心心念念着妈妈,这转头放在床上就睡着了。

    果然还是小孩儿脾气。

    老徐走进屋里,看着被窝里,睡得正香的外孙女,默默的坐在床边没有吭声。

    窗外夜幕沉沉,不知不觉就过了很久。

    隔天一大早。

    老徐就收拾着起床,出门去菜市场打算买黄豆来做豆花。

    其实黄豆一般超市也有,但是老徐还是习惯性的想要买一点本地的黄豆。

    对于他而言,这一顿豆花饭,他想尝试着做出老伴儿以前吃过的那种感觉。

    那种八九十年代,爬坡上坎,一碗豆花配上三大碗米饭的感觉。

    想要做出这种豆花饭,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毕竟豆花,其实就是嫩一点的豆腐,无论怎么做,其实都卤水点豆腐,唯一的区别只是在于配上那一碗豆腐的辣椒油碟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