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再闻故人

    消息传到朝廷,天子震怒,然逝者已逝,追封李修为武烈侯

    然如今之计,只能先行让围城四万兵马,撤往京师,一路上广撒探马,防止敌袭。

    陈逸从作乱消息传来之时,便一直命陈石等人,探查消息,安排人手保护老家的亲友。

    当看到这一系列操作时,陈逸也是有些懵逼。这何止是有内奸啊,简直就是千疮百孔。

    那些坚城无不是由内应开门而破,不然就算叛军兵甲俱全,但是攻城器械还是短缺的,

    想要拿下那些坚城可不是个容易的事,真要得等到那时候了,朝廷大军早就到了。

    李修虽不算什么名将,但也是沙场老将。其军事部署也算中规中矩,怎么会出这么大岔子。

    这现在动乱闹如此之大,如不能快速平息,恐天下不安啊。到时候陈逸想接着过自己的美好日子,恐怕就难了。

    所以陈逸积极找人在朝堂之上打探消息,看天子有何打算。如若事情没有好转,自己入宫进谏天子,自己挂帅平定这场叛乱。

    毕竟这二十年来,陈逸把能学的基本都学了个遍,利用自己的金手指加以熟练,可以说是全才了。上马平天下,下马治天下。自然不在话下。

    至于内奸之事,陈逸也摸不着头脑,毕竟他们陈家还是近二十年来才起来的,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底蕴不足

    陈石陈智二人所掌管的地下势力重心在于京城。

    叛军里的暗探也都在下层,叛军核心层根本混不进去,都是由起事之初那些人所组成,后面加入进来的都进不去。

    京城各府邸也没传来消息谁家与叛军有勾结。

    朝廷方面很快传来消息,讨逆之事已经定下了,

    由天子和寒门派共同推举的一个人,这个人是陈逸的老熟人了,龙武军指挥使赵毅。

    当年殿试结束后,陈逸出任国子监祭酒,赵毅则是进入翰林院,平日就来找陈逸探讨学问,

    第二年赵毅改为探讨兵家策略。陈逸还打趣到,赵书生打算弃笔从戎了,不打算从政了。

    赵毅则是淡淡一笑,通过错误的道路,到达正确的终点,也可以。就说到这里,你也别往下问了,我不会说的。

    陈逸就没再问过,赵毅在学习了三年之后,出任镇北军司马,后几年慢慢升任镇北军主帅。

    然后在一次平定不服王化的草原人的战役中,因指挥失误伤亡精锐一万余人,虽战役胜利,过大于功。

    念其多年功劳,左迁至南部边疆组建一支新的军队解烦军,以防南方蛮夷小国。后累计功劳升迁至龙武军指挥使。

    算起来说陈逸和赵毅也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了,没想到这次见面是在这个时候。

    大军出发之前,陈逸拜访赵毅,为其推荐了一些陈逸这些年来兵法上的得意门生,也算给老友的一些帮助了。

    其中最为出彩的陇西谢言,他在陈逸门下已求学十余年,陈逸不止一次推荐其出仕。

    但是由于大夏,周围只有些许蛮夷如疥癣之疾,并无其发挥空间,只叹生不逢时,不愿出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