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醉卧依栏微听雨 > 2000(04)随笔闲谈

2000(04)随笔闲谈

    想要适应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需求,就要树立新的意识。

    在学生时代,大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生活的。

    在家又有父母的安排及照顾,扮演的是被动的角色,除学习外,凡事很少操心,缺乏社会责任感。

    而,毕业后多数大学生要参与管理及决策工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个人工作业绩的好坏,不仅和自己的前途有密切关系,而且和单位,部门的兴衰荣辱相关。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新的意识,以单位、部门的兴盛为己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在校学习是一种单纯的个体劳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协作关系日益密切。

    科研项目的完成,工程计划的实施,工作的组织管理等,都要求人们具有协作精神。

    因此,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协作意识,切忌片面强调个人作用,要从整体利益出发,顺全大局。

    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适应,继续学习、不断适应的过程。

    大学毕业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有些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知识还不够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较差,因而还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

    当初到工作岗位,对自己所要从事工作的基本情况还不了解时,要不断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尽快熟悉并掌握有关的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然而,首次就业,并不一定就是终身的职业选择。

    由于最初择业时某些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可能有人会对自己的职业并不满意,对此应当进行具体分析,适时调整奋斗方向,把握好重新选择的机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