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醉卧依栏微听雨 > 2002(05)随笔闲谈

2002(05)随笔闲谈

    品牌,还会青睐流量明星吗?

    这个问题现在反而简单了,因为你只要考虑当下就够了。

    时下人们,对道德不道德的这样的问题并不看重。

    几年前某品牌店发生了更衣门事件,上了热搜榜。

    核心是一段自拍的视频,其野兽派画风与当事人替天行道般的正当感让一群人震撼。

    那种对道德深入骨髓的蔑视,令很多人兴奋的发抖。之前不温不火的优衣库,总算因此有了一点儿气质感。

    道德不道德,不是你说了算的。

    大牌里广告里举止优雅稳的绅士形象,我们会觉得很傻。

    品牌找明星代言会非常仔细,他们会考虑诸多因素。

    其品德作为,言论,立场,来自哪一个社会群体。

    这里包含了,对明星未来的预期。

    大部分品牌相中那种被主流社会价值接受的人物,这个主流社会就是接受了传统价值的成人世界。

    这样做没有问题,因为他们非常稳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大部分社会责任和个人消费,是年轻人看齐的榜样,不看他们看谁呢?

    你会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大学毕业者的职场巅峰在55岁和44岁,十大片酬巨星都在五十岁以上,并且连续两届总统超过70岁。

    年轻人没人欣赏,对一个只有胶原蛋白和咧嘴傻笑的人,能期待什么?

    我们这里另有行情,只要孩子们喜欢就好了,不用担心这个明星短命。

    因为品牌的目标受众(年轻人)同样是短命的他们很快就不属于年轻一群。

    失业,消费能力边缘化,进入一个追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自生自灭。

    届时他们可能另有想法,但是无所谓了。

    舆论的讲台,从来都不是他们的。

    我们已经用年轻优越论根绝了他们的合法性,他们偶尔发声只能带来哄笑,那是不适应世界的一群烂人。

    这层意思他们自己站在台上时,也卖力的表达过。

    因为上述原因,我们这里始终缺少一个稳定的不断增长的消费群体。

    这个群体的存在,是品牌存活必须的环境。

    短命的不是品牌,这个群体从30岁到60岁现在都被小鲜肉们所取代,市场变化快到没有逻辑。

    品牌像僵尸一样不知如何安身立命,问题简单明了品牌代言只需针对当下有效,那就正确。

    这里连父辈应该不应该存在都是有争议的,传统价值被千刀万斩成一堆扶不上墙的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