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开始思考,就有得到 > 因果会亏待一切 但不会亏待经历

因果会亏待一切 但不会亏待经历

    “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来吃下果,虽然果也有很多种,但这会决定人而后会怎么样。”

    “人站的越高越把自己看的越低才能看清自己到底具备什么。相反,人在低谷时反而要把自己看的高一点才能更有信心爬出低谷。”

    反求诸己,自身所遇到的任何疑惑以及苦恼都先问自为何产生疑惑以及苦恼,做任何事都先认为自己是错的,面对这种情况,朝着相似或相反的角度去想去做会不会就有不同结果?

    自然而来的坏处,反而是好处,逆来顺受,但这些只能表现的很自然才能体现你对其表现的态度与谦虚。

    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首先要从其相反的角度来判断,得不出结果再从自身问题找原因,观察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的所有想法,观察自己的考虑范围,毕竟问题的出现也是连带性,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连带错误,如果发现问题,就要用谦虚的态度面对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是那就没有问题,如果是那么就直接谦虚面对即可,这样即便身上还有其他更多问题,也不至于因为不能面对而无限放大。

    人真正懂得时刻问自己哪里有问题的时候,并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有敢于面对和主动化解的心,才能保持并守住自己的谦虚,要知道能够拖人直视深渊的无疑是谦虚,但也能够将人从深渊中拉出来的,也无疑是谦虚,最终也是要看其保持谦虚态度的程度,从而便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一切负责的程度。

    在任何情况之下,一个人要想具备化一切困难为动机动力的能力,那么无疑需要凭借自己的良心与谦逊去从自己可以接受的层次上逐一面对,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寻找自己因为什么而不能保持谦虚,因为什么不能保持自然的恒心坚持,如果这一点都不能想明白,做明白的话,那这类人的思维意识一定处于混乱状态,这种情况之下,他所认同,所接受,所容纳的一切也都是混乱的,但也不是无药可救,就让其达到物极必反的程度即可,因为每个人从不同精神方面,身体差异,大脑运用程度从不同情况的影响之下所表现的形式也都各有不同,所以这个时候但凡达到物极必反,就会出现新的结果,这也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一切情况都离不开自然规律的变化,如果一个人的执念或无形之中的习惯过于频繁,只是因为这个人平时所接受到的信息与资源始终在局限着这个人的思想维度并很难从中突破出来,这个时候就要明白那些是值得接受那些是不值得接受的,这个标准一般最好是建立在自己能够成长的时间上。

    这也就说明还没有达到物极必反的标准,但物极必反也并非只是象征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是无数种方面,但好的一面只能通过顺应并持之以恒无限接受的方式才能化解,不能做到这一点,想尝试物极必反的果都会很难。

    对于人好的一面的判断,我认为是能够始终保持遵守法定底线、道德修养、自然规律的,任何情况下都能谦虚面对并反求诸己的,可以无限接纳并转化任何人包括自己身上的缺点为优点的,即便身处困境也能如同接受最好福报一样去顺应面对逆来顺受的,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孝敬父母孝敬自己孝敬老人孝敬天地的,能够以身作则敢于面对一切自作自受的,对待任何事情任何情况任何状态能否保持持续专心。

    如果习惯能够在瞬间内就可以改变,那就不是习惯,但人要做到的是能够在瞬间内做出的化解改变转变。

    人生于自然,不论是否靠自己,也依然在依靠自然,这就是为什么人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