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四章 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第四章 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李贶生没有给那些起义纺织工们福利和待遇。

    但他给了纺织工们自由结社和反抗的权利。

    最主要的是,李贶生带来了订单。

    围绕着铁路建设所产生的大批订单,和伴随着日本天朝化所带来的订单。

    “日本天朝化是什么意思?”

    “听说你们未来的日本,有个叫做明治维新的改革?”

    “对。”

    “基本上你想着那东西的翻版就好。”

    卓后人仍然有些困惑的问到:

    “我不是听说大明都打进日本了吗,为什么日本还会搞这一类改革?日本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出于某种奇妙的历史仇恨和国家情怀说出的,从内心的某种立场上来说,其实卓后人是不太乐意看见日本崛起的。

    而李贶生只是笑了笑,虽然一眼就能看出这笑容里带着讽刺,而李贶生页毫不掩饰自己情绪的说到:

    “一群想打仗想疯了的傻逼军人带着几万人想要征服几百万人,把自己说过的政治承诺当放屁,把原本都投靠了他们的傀儡给逼成了日本抵抗力量最大的公约数,活生生让落后分裂的日本被逼得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真的,在打击封建促进民族进步这一方面上,他们的能力比我强太多了,至少我可没法做到五年让一个国家被逼得不得不进步。”

    听得出来李贶生对军队很不满了。

    哪怕是卓后人也能理解到这一点。

    他倒是没有太多的感悟,不过也能够理解到——就是军队玩崩了对吧。

    呃,类似于阿富汗战争和越南战争?

    “这样说的话,那大明不就是输了吗?为什么还能从日本那里拿到什么订单?”

    “是负责进攻日本的兵团输了,不是大明。国家拟人化和将一个国家看作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政治上极其幼稚的行为,大明不是一个整体,日本也不是。严格来说,输的只有意图征服日本,将日本变作军管海外省的军队,还有在战争中被消灭的日本大名。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日本还想要继续存活和发展,他们必须抛开过去,面对现实。固执的拖住过去不放,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国家,只有灭亡。日本是天朝周边的一个国家,这一点是事实,无法改变,那么,他们就必须想办法处理好同天朝的关系。贸易,外交,通商,货币统一,金本位还是银本位,这些都是他们必须考虑的事情。

    而只要考虑到这些,好歹也是个上千万人口级别的国家,能够产生的订单,随便拿出来一点喂饱扬州这群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挑起它国内乱,甚至通过军事进攻,海外殖民等帝国主义的方式控制它国,然后为己方产生订单,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倾销商品的市场的手段,在天朝内部绝不算罕见。

    这一手段甚至不是江淮系或者渤海系先玩的,而是此前由于地理位置劣势,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的西南系新文官们玩的。

    在老头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弱,不得不给地方放权,扩大地方自治程度后,西南系为了扭转其沦为江淮地区劳动力和资源提供地,自身大量技术人口全部流失到江淮的窘境,和当时因为大叛乱而被打压的军队串联,将一批军队调取了天竺进行军事扩张。

    这种行为在过去被老头子视为帝国主义的手段,一直由于其意识形态立场而拒绝采用。

    可当西南系玩了这一套后,其快速崛起的姿态甚至威胁到了一直掌握着国内经济霸权的江淮系,才让各个地方及各派系察觉到了这种行为的胜利果实有多么美味。

    甚至李贶生大骂军队,但也没有骂一开始鼓动了征日战争的渤海系。

    因为渤海系没做错什么,渤海系一开始想的就是快进快出式的战争,军队冲进去,占领京都,控制足利家或者别的什么,有足够地位和声望的家族当傀儡,自己只要几个银矿就好,剩下的交给日本人自己玩去。

    渤海系的目的是打破江淮系的白银垄断霸权,不是什么为了大明开疆拓土,那关他们什么事?他们只想赚钱。

    结果是军队的人硬生生打成了泥潭战争。

    战略目的完全没有,战术目的一团混乱,今天打了肥前,明天想着打越后,后天要求水师把他们运到尾张打登陆,大后天说不定就要集结重兵进攻萨洲了。

    那帮一点政治天赋都没有的军人难不成真以为他们的想法能骗过谁不成?不就是想要学他们在天竺的同僚们,把短期作战打成长期作战,让在日本这个地方的政略不得不从于军略,最后方便他们的独走吗?

    可别人天竺能够打成长期作战,那是因为天竺有足够的资源和土地让他们打,日本才多大?几百万人口的地方涌进去四五万的军队,最终活该他们玩脱,自己培养出来一批自己都消灭不了的敌人。

    卓后人听的一知半解的,但听到最后,大概也理解了,反正就是历史上那一套吧。

    先发的工业国哪怕输了一两场战争也无所谓,底子厚撑得住,而战胜的农业国甚至半工业国,为了未来的发展,也不得不和曾经侵略过自己的国家捏着鼻子做生意。

    日本的冶炼技术,农业技术,工程技术乃至于绝大部分技术都落后于天朝,而想要改革和发展,有不至于使刚刚结束了战争的日本人民又得站起来反对改革,将一部分妨碍日本的恢复。

    结果就是,日本赢了,但还是不得不签署协议,甚至放弃帝号,加入了中华帝国以便享受到帝国内部的贸易解禁待遇,而天朝输了,可最终还是能够通过日本的订单赚得盆满钵满,而且那几个被天朝控制的银矿还是在天朝手上,日本为了未来甚至不敢去动。

    听着很悲惨,只不过卓后人由于长久以来的思维惯性,却仍然是下意识的询问到:

    “日本得到了这些技术,你们不怕日本未来变强了反咬你们一口吗?”

    李贶生奇怪的看向了卓后人。

    “理论上来说,日本已经亡国了,现在是不存在日本这个独立国家的,只存在中华帝国内部的日本邦,而这个邦从法理上,甚至只比明国低半级,这半级还是因为中华帝国的领袖是有明国天子担任的。”

    “......英联邦的感觉?”

    “我是十六世纪的古人,不懂英联邦是什么概念。”

    “不不不,你会对这个词做出反应就已经很不古人了吧。”

    这还是穿越的近半年来,第一次有人能够理解卓后人说的是什么。

    莫名其妙的有些感动。

    “嗯,我现在想收回前言了,你们干得挺不错的,我都觉得比我们那时候干得厉害多了。”

    从各种意义上。

    至少你们还想着要做些什么。

    而我们早已经放弃了这些理想。

    “......囚禁我的地方能不能准备的奢华一点,我一辈子还没住过大房子呢。上辈子我欠了好几十年的贷买的房子才不到两百平米。”

    “我听说你们未来的房子不是免费发的吗?”

    “你从哪听说这种胡言乱语的......呃,那个比我早来的人?算了吧,估计他是公家的人才能这么说,我这种小老百姓怎么可能有免费的房子啊。”

    “明明到你们未来,生产力都那么高了?”

    “这和生产力才没有什么关系好吧。”

    哪怕生产力再高,高到建起足够全地球人住的房子了,高到足以让所有人吃饱了,高到衣服足够人们穿上几百年。

    仍然有人会流离失所,仍然有人会食不果腹,仍然有人会衣不蔽体。

    这和生产力没有关系。

    甚至和社会资源分配也没有关系。

    那么和什么有关系呢?

    谁知道(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