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八章 烂透了

第八章 烂透了

    “不能让炸开,至少现在不能。”

    李贶生摇了摇头,拒绝了卓后人这个听上去像是在开玩笑,实际上的确带着一点认真的建议。

    “旧制度垂而不死,新制度一时未能落实和完善,在这一时期里,诸多的问题和新旧矛盾的集中爆发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就此让旧制度翻了盘,那么过去我们所作的一切就白费了,这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

    引爆危机可能会解决现在堆积的麻烦,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也可能让旧制度看到重生的希望,利用民众的混乱和恐慌,假借着这场危机再一次归来。

    也许它最终还是会失败,但我是绝不会允许他们重新掌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怕引爆了【郁金香危机】后,旧制度的地主乡绅们趁机卷土重来呗。

    卓后人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担忧。

    归根结底,中原都是个麻烦的地方,天朝也是个麻烦的国家。

    世界上从未有过如此庞大的小农国家——此时印度甚至都没有统一过呢。

    在这个国家里,小农的数量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即使在被打压之后,这个国家的地主也仍然保持着随时随地都可能反扑的力量。

    要做一个类似的对比的话,大概就是法国一样的情况了吧。

    城市的市民阶层也许能够无数次的砍下法国国王的头颅,但法国内部大量的自耕农群体仍然能够一次次推出新的国王,特别是在从封建生产转变到资本生产的早期,旧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取消时,大量的农民其实是感受不到新时代的好处的,他们更容易的去倾向于那些看似为了他们好的封建贵族老爷们。

    就和后世的那个笑话一样,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得到了自由的黑人们来到了北方的工厂,然后痛哭流涕的感叹在工厂的日子还不如在庄园里当黑奴呢。

    因为奴隶是其主人的财产,很多的情况下,主人需要为奴隶负责,奴隶病了需要治疗,奴隶饿了需要给吃的,并不富裕的庄园主们远远谈不上可以随意残杀奴隶的地步——因为那无疑是在损害他们的财产。

    这样浮于表面的待遇对比让不少在迷茫中误入资本社会的人们下意识的想要回到封建社会之中,而这一时期,这一资本尚未稳固,封建社会尚未远去的时期,也正是旧势力最容易反扑的时期。

    李贶生害怕这一点,在扬州的劳工运动和他与新文官的矛盾还可以归咎于内部矛盾,在他们至少在发展资本这一点上,目的都是共同的。只是谁来领导资本的发展而已。

    李贶生认为应当由参与劳动,代表着生产纪律的劳工阶层领导资本的发展。而新文官们认为应该由脱离了劳动,进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发展技术理论的技术官员精英们来领导资本的发展。

    不管怎么样,双方都认为资本是需要发展的。

    但旧势力不同。

    那些地主乡绅们,一次单纯的变革是无法击垮他们的,甚至,李贶生现在为了保卫变革的遗产就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他们当年能够为了保卫小农经济的存在就鼓动军队发起大叛乱,为了保证士绅优待的福利而悍然同天子直面对抗。

    如果这种时候,新文官,代表着资本生产体系的江淮经济圈出现了内部的问题,那么,李贶生实在不敢保证,他们能够在接下来有充足的力量将地主们的反扑打回去。

    特别是现在......

    老头子要死了。

    “我准备建设铁路,只要撑十年以上,不管铁路建不建的好,几十万被培养出来的铁路工人加上围绕着铁路集中的资本,就足以应对地主们的反扑了,而在哪之前,我不敢让新文官内部出问题,他们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完全不怕铁路的建设是否会对江淮的海贸产生影响的。”

    毕竟铁路在现有生产力下能否建成都是一个问题,况且,就算建成了,相应的资本扩张和工人规模的扩大,也足以为江淮系带来弥补海贸损失的利益了。

    “......我们有什么帮手吗?我担心按照资料上这种情况,我跟着你直接闯进去,可能会被人套麻袋打死在什么街头巷尾里。”

    “......这里是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的年代,也许是老头子那个皇帝当的太抽象让你有了一些奇怪的看法,但你应该清醒清醒,这个国家是君主制的国家,我们代表的是天子,理论上放在过去,我们就是奉旨的天使钦差,套麻袋?你想什么呢,他们活腻了敢这么做?”

    你不会真以为这里是什么民众至上的民主国家吧?

    李贶生颇为奇怪的看着卓后人,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这种时候脑子又显得不好使了。

    他隐约记得,这个国家好像理论上应该是叫做大明王朝或者明帝国啊,国名里没带人民也没带什么共和的。

    “啊......好像是这么回事来着。”

    扬州城里有士绅,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贵,因为大部分权贵都被集中到应天或者跑去乡间住了,城市里为了避免这些权贵们妨碍经济生产,天子通常都是严禁权贵们到处乱跑的。

    正因如此,对于卓后人来说,他还真对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没有太多的切实体会。毕竟,有议会,有议员,劳工会闹事,商人和统治者也更多的采取谈判和妥协,而军队还被禁止随意入城,更被禁止掠夺......从这些表面上来看,他的确产生了,这里和现代社会也没太多区别的误判。

    但那终究只是假象。

    在封建时代,无论说的有多么的好听,但实质上就是,国家是被视为皇权的私有物的,国家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小批权贵统治阶层所有的,商人,农民,劳工在这一体系下都是被统治的对象,是物,是商品。

    由此,大抵也可以看出,所谓封建王朝的忠诚是一个多么可笑的东西。一个将国家视为自己私有物的,天底下最大,最自私自利的家伙,要求别人毫无保留的忠诚于他自己,要求他人无私奉献。

    这压根就是个悖论,真正无私的人,绝不会效忠于一个最自私自利的人,而会效忠于封建君主的人,则必然自私自利,也就谈不上什么无私奉献了。

    同时,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里,李贶生代表着皇权行事,也从不担心那些商人敢做什么。

    如果说旧文人敢于鼓动军队叛乱,是因为旧文人好歹曾经也算是统治阶层的一员,那么商人,这个从来都没有进入过统治阶层的群体,他们凭什么敢刺杀皇权代表?

    是觉得那些旧文人以后会接纳他们呢?

    扯淡吧,统治阶层的内斗归统治阶层,你一个被统治阶层敢参与其中,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

    “所以,不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我不能保证,只能说几率很小,但谁知道会不会有个发疯的家伙突然跑来捅你一刀呢?”

    “......别开这种不好笑的笑话好吗?”

    “这可不是什么笑话,我当年遇到过,一个破产的商人,发了疯,不知道从哪知道了我,然后脑子也不知道想了什么发,反正就觉得肯定是我导致他破产了,于是来捅了我一刀......这种临时起意,甚至压根不存在逻辑的行为,谁都拦不住。”

    “我们现在是到了那种回忆以前危险经历然后说故事的桥段了吗?可惜我可没有过这种惊险刺激的生活。”

    嗯,至少清楚了这里的商人不想是自己那个时代的公司们,基本上已经完全取代地方的军事,经济和行政职能的庞然大物。

    反正安全是有保证了。

    大概吧。

    马车外面,苏州城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