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三十六章 前兆

第三十六章 前兆

    “葡萄牙独立主义者每年能从这里拿走十五万两的固定援助资金,尼德兰独立主义者也能拿走五万多两,你们还批给了各路流亡者三万多的经费,零零散散加起来二十五万两,现在你还要批给波兰人五万两?”

    “不,这笔钱算在特别补贴里,不算在援助经费里。”

    “你不是说朝廷的财政快坚持不住了吗?”

    “无所谓,反正朝廷也快完蛋了,等内战一爆发我就重组债务,经济压力应该会减少一些。”

    “我觉得这应该是自暴自弃吧。”

    卓后人吐槽到。

    大明的经济情况很差——对于这个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说法,如今还得再重复一次。

    由于高昂的军费和为了维持农村保障体系的运行,大明每年的开支基本上都远远超过了收入。而由于大明如今的经济结构问题,大明也没法像历史上一样靠着随意加税来补贴开支。

    于是,大明的办法是欠债。

    七千多万两的债务,接近大明两年的全国收入,其中一小半实际上都是以类似于亏空的形式存在着的。

    例如援助经费这一类支出中,大明对尼德兰和葡萄牙独立主义者们都保持着稳定的定期援助,而这一笔援助大多会被以军火物资等实物的方式进行。

    一般情况下,大明朝廷是需要拿出钱来向地方上购买这些物资的,这样也算是一种借助着对外援助的名义,补贴国内的生产。

    但由于大明朝廷没钱,于是如今的订单开销,便成为了大明朝廷欠下的债务。新文官集团接手了这些债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替大明承担债务来换取经济上的自主权。

    人事和财政,一个组织之中最重要的两个权利,如今,财政已经被新文官集团所掌握,而人事权被老头子以皇权下放给了天朝议会,以企图推动民主化进程——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多数人如今还是更愿意将皇权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将天朝议会仅仅视为皇权的执行者和监军太监似的形象。

    至于朝廷本身?嗯......如果说的是那帮儒家官员组成的朝廷的话,那朝廷的确已经没什么权威和影响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奇怪李贶生为什么会想着直接解散朝廷,重组债务了。

    因为这个王八蛋是中华帝国体系的官,不是大明王朝的官。

    “经费转入特别补贴后,会开始向苏州这边的军火厂下订单,到时候你负责一下债务的问题。”

    “我觉得你应该找的是华尔街的魔术师来帮你做这些,而不是我这个三流的金融系毕业生。我可没法做到空手套白狼,再欠债你至少拿出点钱来吧。”

    “没钱,先耗着吧。等内战开打了,我先让民兵去把各地的王府抢一遍大概就能缓解不少了。”

    看得出来,李贶生还是承认这片土地上有着很严重的民族矛盾的。

    比如朱族和汉族的民族矛盾。

    李贶生带着恶意的讥讽着那些朱家的皇亲国戚,同样丝毫不避讳他的老师就是最大的那头‘朱’,反而更显得更加肆无忌惮的讨论着怎么杀‘朱’的事情。

    这一点上,也许不少平民百姓都没有李贶生这样的恶意了。毕竟为了给城市资本的发展让路,当今天子是将不少宗室都赶到了远离城市的乡下或者靠近皇帝的顺天府及其周边地区(这也导致了渤海系在这一点上对皇帝颇有意见,他们认为皇帝是阻碍他们的发展,偏向了江淮系,一直都要求让宗室们哪来的回哪去。),很多王府要么被要求退还了大量土地,要么直接被裁减。

    这也是宗室亲王们很多都专注于乡下的土地持有的缘故——因为他们没法插手城市资本了。

    这种牺牲农村换来城市发展的做法其实争议不小,宗室们不去阻碍城市发展了,但对农村却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一些人也由此觉得,这就是正德皇帝想要逼迫农民们加入农村保障体系而做出的决定,通过让农民们受到威胁,才能让农民为了寻求庇护而妥协。

    这话倒也不能算错,只不过......过去那些宗室也没好到哪里去。待在城市也一样会在乡下兼并土地。

    “你老说内战内战的,那你们到底多久打内战啊。”

    “要不了多久,等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先理出個头绪来之后,我带去你顺天见老头子,再之后你愿意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做事就让老头子给伱背书。如果你不愿意,我会......”

    “囚禁我是吧,不用再重复了,还有,可以的话弄死我之前让我吃顿好的,然后在我睡着的时候下手,我怕痛。”

    虽然这也是重复的话语。

    卓后人清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他不喜欢李贶生。二、是他更不喜欢封建社会里的权贵老爷们。

    跟着李贶生做事很苦,事情又多又麻烦,大部分时候也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

    但跟着封建老爷们做事......卓后人不至于非得赶着给别人当奴隶。

    卓后人谈不上多期待内战,乃至于李贶生能够赢得内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实在很难放心的为一名传统的封建统治者做事,亦或者在封建统治者的面前肆无忌惮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思想。

    他还不想被吃。

    而李贶生再政客,再怎么现实主义亦或者冷漠、独断,至少李贶生是遵守着那位穿越者前辈定下的民主化和自由化政治路线走的,李贶生会遵守政治原则,哪怕玩政治斗争,也可能的不会去破坏好不容易在皇权下放的四十年里形成的民主传统和风气。

    这就导致了卓后人至少能够放心李贶生不会因为情绪和一时想法的变化而对自己动手什么的,因为李贶生不是一个封建皇帝。

    如果要为封建皇帝服务,那卓后人就得无时不刻的揣着皇帝的情绪,对自己的看法,光是花在这上面的工夫就足够他愁死的了。

    而且他还不一定能够真的确保皇帝的态度。

    卓后人可不想去干这种吃苦不讨好的事情。

    对于现在的安排,其实卓后人谈不上喜欢,但也说不上多反感。他也清楚,当他穿越后,想要过上一个安稳富裕的生活就是奢望——好吧,穿越之前也是奢望。

    李贶生本人是不可能和那些新文官真的混在一起的,这已经不是他本人的事情了,而是他背后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和象征意义,注定了李贶生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站在城市底层劳工和临时工一边。

    他和技术劳工及工程师所组成的新文官们可以合作,但绝不会彻底融入在一起。于是,卓后人就成为了李贶生留在新文官之中的代表,借用金融体系组建的名义,让卓后人能够融入新文官......以便为才得知了先锋队理论的李贶生争取时间。

    这一点卓后人是清楚的,他知道李贶生在利用他,不过无所谓。

    反正他也能够得到不错的报酬,那些新文官可不像李贶生似的,明明嘴上说着不在意,实际上却依旧在以近乎于苛刻的态度限制着自己的消费,出于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对自己理性思维的怀疑,李贶生常常会以故意扩大和夸张的自我限制及批判来强调自己的......呃,清廉?

    这方面新文官做的就比李贶生好多了也自然多了。

    新文官们并不羞于展现自己的享乐态度和述求,他们甚至将其看作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赚更多的钱,花更多的钱,在新的时代中,照章做事,慢慢攒钱的习惯成为了一种被新文官们鄙视的恶习,这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堕落行为,他们鼓吹消费和投资,认为幻想着存一大笔钱,待在什么地方安享人生简直就是最堕落的人才会做的事情。

    幸亏这帮人还没有学会金融体系的玩法,否则卓后人都怀疑这帮人会不会开始每年刻意促进通货膨胀以方便让市民们不得不消费了。

    无论如何,至少对于现在的卓后人来说,他对那些伟大的理想早已经失去了热情,还是新文官那边更适合他。

    宏大叙事在扬州已经体验过一次啦,不需要再体验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