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修神记 > 第60章 薛宝钗查账

第60章 薛宝钗查账

    残阳如血,照在被白雪覆盖的神京城。贾玺在李府畅谈了一番,被李珪留了中饭,又逗留了一个下午,这才回家来。

    回到家中,停留了片刻,他又出门,来到梨香院拜访。

    梨香院东厢房中,宝钗穿着粉红裙袄,白腻的脖颈下戴着金璎珞,露出的白皙手腕上戴着碧绿手镯,正在翻看店铺的账册。

    她身后,站着一个身穿淡黄衣裙,脸上有浅浅两个小酒窝、樱桃小嘴的女孩,这是莺儿,全名金莺,是宝钗的贴身丫鬟。

    她双手背在后面,嘟着小嘴,愁眉苦脸,也侧着头看账簿。

    薛宝钗纤眉轻蹙,檀口微张:“京里去年的收入比前两年又少了些许,也不知是管事的做了手脚,还是其他原因……

    “我总觉着这里面有猫腻,如今哥哥也不济事,若是管事的做手脚,还真不好办。”

    莺儿脆生生地问:“姑娘仅看一个册子,就看出是管事的有问题来了?或是他们无意搞错了也说不得。他们总不敢欺瞒主子的吧……”

    宝钗面露笑意,转首向莺儿道:“一个我哥哥,还有个我妈,都是心里没算计的,你们这样,只是为难了我……但凡有一个懂些的,也能帮我分担分担。

    “这些掌柜的一个个都是人精,如今见咱家没了主事人,要行哄骗之事也是有的,咱们也容易查出来。

    “只可惜没人辖制了他们,我也没法子,如今只能让哥哥好好维护与他们的关系,希望哥哥早些懂事才好……”

    原来自薛宝钗父亲去世,他家就没了主事之人,在外的一应生意,都是宝钗操心,薛姨妈不懂经商,她哥薛蟠也没主意,多是听她的建议后再安排下去。

    红楼原文中也有明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莺儿怯怯的摇头:“我看见这些文字就头昏,更不用说帮姑娘操心了……”

    薛宝钗调笑道:“哎呀,我怎么找了你这么个丫头,竟是豆大的都不认得,早知道有今日,当初就该跟妈要个识文断字的,若不是看你针线好些,早给你打了出去……”

    莺儿委屈道:“看姑娘每天这么操心,我也想为姑娘分担,但人家太笨了吗……我多做些针线就是了……”

    宝钗眼中露出狡黠的笑意,正要再逗逗莺儿,就听门外一道小丫头的喊声:“太太来了。”

    听到小丫头的喊声,宝钗忙起身迎了出去,走到一半,便见薛姨妈走进来。

    两人落座,薛姨妈边喝着茶边问:“乖囡看的怎么样,去年京里的收益怎么样?”

    宝钗白皙粉腻的面容上现出愁绪,暗暗叹气:“还能怎样,收益比往年又少了,再这般下去,怕是要倒一两个铺子了,总不能赔钱开店。”

    薛姨妈听了,也面现愁容,“定是这些管事的不老实,可惜你哥哥不大懂事,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如今这般还算是好的,你年轻没见过,与咱家往来的几个商户,也有家里人不中用,反被管事的诓骗了家产去的,到时就没处说理了。

    “如今你哥哥不争气,整日胡闹,只知厮混,对仕途经济全然不通,莫说让他读书取仕,便是能好好学做生意,将家里的生意打理好就很好了,将来为咱家延续香火,我也就一生无憾了。

    “只怕将来他反被管事的诓骗了家产。他如今高不成低不就,一件正事不做,外面的生意也打理不好,我实在忧心。

    “现今有你在还好,你还能帮着出主意,等你走了,照他这性子,又没有个有势的人帮着,我真是不敢想……”

    “妈不要这般说,我哥如今刚及弱冠,不懂经济也情有可原,等再过一二年、他玩腻了,也会渐渐收心,用心于生意。”宝钗安慰道。

    薛姨妈叹了口气:“常言道三岁看老,我带他这么大,他什么性情,我如何还不知道,纵是改了过来,比你还是远远不如。他若有你这心性,我也不用忧心了……”

    宝钗默默点头道:“妈不用忧心,我尽力帮扶着就是。”

    薛姨妈面露笑容,一脸欣慰,握着宝钗的手道:“幸好有你,你是个最明理的,若没有你,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只是苦了你。你年已十三,该给你找婆家了……”

    听她母亲提到婚事,薛宝钗脸现羞赧:“妈不用说此话。妈辛苦将我带大,我若不报了养育之恩,岂能安心。

    “我自小跟着妈,到了别处,反倒不习惯,跟着妈一辈子最好不过了。

    “再者,如今家里正需要我,我岂能不顾妈和哥哥,为了自己的婚事,就弃你们而去?

    “怎么也要等哥哥懂得打理生意,或是有了出路,我才好离家。”

    “你别说这傻话。女儿大了总得嫁人,没有一辈子待在我身边的道理。你的婚事我早就考虑着,即便你哥他不成事,也得提前给你张罗着,等到了时间,该出嫁还是得出嫁。”

    看母亲都这么说了,宝钗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只是抿嘴低头。

    这几天她也从莺儿嘴里听说了金玉良缘的事,心里又添了许多愁绪,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原本,她上京是来待选入宫的,因为哥哥的事受了影响。现今落得跟宝玉传出了配对的话。

    往日她妈就对王夫人等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话,所以总远着宝玉。

    想到宝玉那个疯疯癫癫、整日胡闹的样子,她就喜欢不起来。幸好宝玉年纪还小,也没不理论这事,让她清静了不少。

    宝钗继续道:“京里的铺子不能看着消耗下去,也该好好查查,免得让管事的以为咱家无人主事就好欺瞒。该好好整顿整顿铺子,清查旧账,收拢人心。”

    薛姨妈笑道:“生意上的事我也不懂,就照着乖囡说的做吧。”

    正说着,外间就传来一道丫头的声音:“大爷回来了,正找太太呢。”

    “乖囡你歇着吧,我去看看这个孽障给人拜年拜的怎么样。”

    薛姨妈让宝钗留下,出了厢房,来到堂屋中,就见薛蟠脸颊泛红,正醉醺醺地歪坐在木椅上,就忙上前查看,让人给他醒酒、梳洗。

    这边还没忙完,就又有丫鬟来报:“东边儿的玺大爷来了。”

    薛姨妈听了道:“咱家跟他也没什么交情,这是来拜年的吗?还是来要去年铺子的分红的?请他进来吧。”

    小丫头应声离去。

    薛蟠听说贾玺来了,登时就清醒了许多,瞪大眼睛道:“贾玺那厮来找事了,看我不把他打出去……”

    “你可给我省省心吧,”薛姨妈道,“现今他不同以前了,你可别得罪了。他今天来定是拜年的,你跟他好好说话,别闹的不愉快。你妹妹的事已经过去,以后别提了……”

    薛姨妈一顿唠叨,薛蟠只得诺诺应着。

    这边刚收拾好,就见贾玺穿着红色大锦袍走进门来:“见过姨妈,文龙兄好。”

    薛姨妈忙让他坐了。

    贾玺见薛蟠还有些醉意,看自己的眼神也不大友善,就有些好笑,也不想跟他纠缠,开门见山道:“今天过来一来是给姨妈拜年,二来也是有关铺子的事姨妈讲讲。”

    “可是分红的事?”薛姨妈问。

    “我近来无事,画了几个衣服样子,听闻姨妈家有开衣服铺子,就想问问能不能用铺子将衣服样子做出来。”

    贾玺说着,从衣袖中取出纸张,给薛姨妈看。

    看了几眼,她道:“这种衣服样式从未见过,有什么说法?”

    “这个是我胡乱画的,称为褀袍,也可以叫它深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