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修神记 > 第65章 二帝降双旨

第65章 二帝降双旨

    未时。待诏处。贾玺同施襄夏对坐对弈,旁边围了五六个人。贾玺一脸轻松,施襄夏愁眉不展,周围几人惊叹连连。

    贾玺端起茶杯饮了口香茗:“施大人要如何应对?”

    施襄夏手中捏着棋子踌躇半晌,轻叹道:“贾待诏在赛场上的对弈我都看了,自信有几分把握取胜。如今一落子,你的路数全变了,让我如坠云雾。当真奇妙,令人难以揣测。”

    旁边一个年青的棋待诏很是不服气:“施大人不用顾忌太多,不如舍车保帅,定能破开他的围剿。”

    另有一个微胖年老的棋待诏说:“此时已经晚了,此处沦陷,施大人就失去了大势,此局败局已定。”

    “是啊是啊……”又有人应和道,“贾大人的棋路奇诡莫测,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连以布局稳健著称施大人也落败了,恐怕只有棋路同样奇诡莫测的范西屏能能有机会取胜了……”

    “你说的也不尽然,施大人不过输了一局,往后未必不能取胜。当年施大人与范大人的‘当湖十局’不也是各有输赢,一局输赢未必见真本事。”

    听着几人的议论,贾玺笑道:“施大人再不落子,我可就要判施大人认输。”

    施襄夏正要说话,就有一道声音从院子中响起:“贾玺大人可在,圣人有上谕,速来接旨。”

    贾玺应了一声,就起身出门来,当面见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木盘站着,还有一个太监手中拿着奏章。

    那太监展开手中的奏章,尖着声音道:“奉太上皇谕,因推算得不日有瘟疫现世,特封贾玺贾待诏为钦差,执金牌往京都各大药商处收集药材,预防瘟疫……所到之处如朕亲临,各级官员需积极配合,不得违命……”

    等小太监说完了,贾玺上前接过奏章,取了金牌。

    那太监又道:“太上皇还有嘱咐,让你即刻动身前往药商处,尽快收集药材推广开去,待诏处暂且不用来了。还让我们来两人跟着,帮你处置不便之事。”

    “麻烦两位公公了。”

    说到这里,在门后观看的众大人都上前来道贺,贾玺随口应承了几句,就出了翰林院,前往城中济世堂。

    行到宫门口不远处,就见一个锦绣辉煌的四人抬轿子从宫外抬进来。

    贾玺好奇地向那轿子看了一眼,就见轿帘忽然掀开,露出一个鹅蛋脸面姿容秀丽的女子,她眼如水杏大而滚圆,两颊丰润白皙如芙蓉,身上穿着鲜艳明丽的大红色锦衣。

    仅仅是看了一眼,贾玺就被她瞬间吸引。吸引他的不仅是她初见之下就让心动的容貌,更是那一双蕴藉含蓄、星光闪闪的眼睛。

    她的眼睛跟云瑶公主的眼睛一般大,但并没有云瑶眼中的狡黠俏皮、盛气凌人。

    这是一双透着聪明灵秀的眸光眼睛,是只有诗书之乡、江南氤氲水气才能熏陶蕴养出的眼眸。

    贾玺从她的眼眸中就感受到她温柔娴静的气质、多情善思的心灵。

    在贾玺看到她的时候,她也恰好瞥见贾玺,先是一愣,而后像是忽然反应过来,樱唇微张,忙一扭头,将帘子撂下。

    在轿子外面还有一个侍女,她有些埋怨地说:“郡主,这回你吃了亏了吧,一掀帘子就让人看了去。”

    里面传来柔声道:“此事你不要外传,让我父王、母妃知道了,未免又要说我。”

    “奴婢心里明白,郡主放心,不会乱说。可见咱家确实是走了霉运了,不但被二皇子连累,连郡主时隔几年第一次进宫,就被人占了便宜。早该到庙里占个卦才是。”

    “你又嚼起舌根来了,子不语怪力乱神,此事还是不要乱信为好。”那郡主道。

    “不是我嚼舌根,郡主就没听说今年那贾待诏的故事?他在贡院大施法术救驾。据说他当时请了天上的神将来,将一众叛逆降服了,那时整个贡院上空都是祥云缭绕,紫气东来。”

    “我也听说了此事,并不像你说的这么夸张。可见此事未必真。”

    “奴婢也是听人说的吗,又没有亲眼见。旁人传的时候可能有些夸大。此事应当假不了。”

    里面的郡主听了这话,才不再言语。

    侍女又道:“我看郡主也该去拜拜神,问一问姻缘。人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天上有一个月老用一根红线,到处跟人拉媒,说不定刚刚见那人就是郡主的未来夫婿呢。

    “郡主去年千里迢迢从杭州赶了过来,刚一入宫就见这人,可不正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轿里的郡主忙打断她:“莫要胡说了,还不好好地看路,云瑶公主在宫里等着咱们呢……”

    一主一仆说着走远了,贾玺则待了一会儿,已经明白了轿中是何人。轿中是四王八公之一南安王的女儿。

    看太阳已经向西南移动,贾玺不再逗留,领着两个太监出了宫门。随后的半个时辰,都在赶路,直接来到冯渊所呆的济世堂。

    进入药铺,一股浓郁的中药材味道扑面而来,贾玺掏出金牌,表明了身份,要求见他们的东家。

    店内伙计见贾玺穿着官服,还自称钦差,不敢怠慢,忙去里间请冯渊出来。

    冯渊带着笑意出来,见是贾玺,先是一愣,而后就忙将贾玺请上了楼,来到内室中。

    贾玺让两个太监留在门外,在有些昏暗的房间中落座,冯渊就拱手行礼:“见过军师,军师来此何事?”

    原来济世堂、济仁堂和同仁堂都是冯渊开的药铺,属于贾玺和白莲教的产业。

    贾玺打量了一眼屋内架子上摆放的珍贵药材,开门见山:“过几个月会有瘟疫爆发,需要用到莲花清瘟粉,你即刻着人采集药材研磨,让其他分舵也马上准备。”

    冯渊听到瘟疫两字也是瞪大眼睛面露吃惊之色,“属下明白了,这就安排下去。”

    “你要抓住这次机会,将药铺里这几味药都推广出去,打响药堂的名声。到时全国其他地方会有新药铺建立,销售这些药材。你要注意联系他们,说明已经了授权。”

    “属下记住了。”冯渊说罢又道:“咱们之前储存的药材现今已经用完了,这几天我也在发愁怎么获取更多的药材。

    “如今国内经营药材的几大药材商,看咱们的药物极为畅销,就与一些老字号药堂勾结,有打压的意思,想获取配方,我正寻思着应对法子……”

    贾玺皱眉点头:“这也是常有之事。商场如战场,咱们的药物大卖,自然会影响到其他药物。

    “现今朝廷让我负责沟通全国的药材商,你不用操心了,专心研磨推广药物。

    “过几日朝廷会有特旨下来,将莲花清瘟粉定为瘟疫专用药物,鼓励百姓购买,有朝廷的旨意,药材商不敢不提供药材。

    “日后咱们可以经常见面了,不用担心被朝廷查。我会想办法让朝廷将这几间药铺定为宫里专供药堂,与朝廷深度合作。你做好准备。

    “还有,关于你身份的事,如果朝廷深入查下去,可能会暴露你已经在金陵销户的事,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冯渊拱手:“我已经想好了。到时朝廷追问起来,我就说是遇到了仙人,被仙人所救。仙人为了让我躲过血光之灾,才让我偷偷逃到了神京。”

    “嗯,可以这么说。这些药方也可以推到仙人身上。那时问起薛蟠之事,你照实说就成了。”

    “是。仔细想来,我与薛蟠之事也当真有趣,我没死,他也没死,在金陵的户籍上我们两人却都死了。”

    “这是贾雨村之过。”贾玺笑道。

    贾玺又询问了一些药铺内的情况,得知每样药物销售的都很好,这才放心地出门,前往南城商业繁华之处,去见八大皇商之一的范朝金,他是北方的药材王。

    他家在南城有一处五六进的大院子,是弘业帝前些年赏下的,他本人也是三品大员。

    虽是三品官,他却没有实权,不过是因为祖上为朝廷做的贡献大,才承袭下了这个虚职。

    来到宅院前,贾玺在门房处取出了自己的名帖,求见范朝金,没想那小厮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很是不以为然。

    贾玺只得又取出金牌,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才被大大方方地请进院落内,在外书房等候。

    足等了有一刻钟,范朝金才姗姗来迟。他身材虚胖,下巴上留着三撮小胡须。

    打量了贾玺几眼,笑眯眯地道:“大人莫要见怪,因为事务缠身,这才来晚了。大人是奉皇命而来?”

    “范老爷请看。”贾玺取出奏章给他看。

    他看了一眼,就惊恐道:“将会有瘟疫现世?此事当真?”

    “你认为陛下在开玩笑?”

    “不敢不敢。”停顿了一下,他转了转骨碌碌的眼睛,道:“既如此,那就一切听大人安排了,不知大人要哪些药材,要多少?”

    “我已经跟商家联系过,取纸笔来,我给你写下药材名。”

    范朝金忙让人取来了纸笔,贾玺将莲花清瘟、六味地黄、云南白药、逍遥丸等药方需要的药材都写上了。

    推给范朝金道:“这些药材有多少要多少,全部备好。”

    范朝金看了一眼:“这么多,那连花清瘟需要这么多味药?”

    “自然需要。你准备好就行了。过几日朝廷会派官差盯着,用多少就会给你多少药材钱。不用担心钱财的问题。”

    “自然自然。我家作为皇商,理应全力支持朝廷政策,从没担心过钱财的问题。”

    “这就好,以后咱们要精诚合作。”

    跟范朝金谈了一会儿,又被他留着在醉月楼吃了晚饭,看了会儿歌舞,直到天都擦黑了,这才终于返回家里。

    刚进家门,就见李荣喜气洋洋地跑来,笑道:“大爷,宫里有圣旨降下,赶快去堂屋接旨吧。”

    贾玺不知何事,忙回到堂屋,就见屋内坐着太监戴权和夏守忠,还有妙玉可卿默娘陪坐。

    戴权两人见贾玺进来,忙起身拱手:“恭喜贾大人,大喜事啊。”

    不等贾玺问是什么喜事,戴权就拿出圣旨,道:“贾大人,今有太上皇和皇上的圣旨各一个,为表孝道,你应先接太上皇的。”

    贾玺几人只得忙摆了香案接旨,家里的小厮丫鬟们也都在门外候着接旨。

    戴权宣读道:“奉天承运太上皇帝,制曰:翰林院棋待诏贾玺,于去年围棋赛事上救驾有功,今特封为一等男爵,以示嘉奖。赐字忠勇,称忠勇男爵。赐居敕造宁国府。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贾玺刚谢了恩接旨,夏守忠又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云瑶公主,太上皇之幼女也,系已故之柳贵妃所出,朕之幼妹,身份贵重。

    “其自幼聪慧灵敏,旦夕承欢在太上皇与皇太后膝下,在宫中与朕结伴多年,太上皇与皇太后疼爱甚矣。

    “今公主年已十九,适婚嫁之时。朕承太上皇与皇太后谕旨,于诸臣工中择佳婿与幼妹成婚。

    “闻去年围棋魁首贾玺人品贵重、仪表堂堂,虽有家室,却无妨害,故择之与公主婚配。观两人堪称天设地造,太上皇与皇太后甚为满意,朕心亦甚喜。

    “为成佳人之美,兹将云瑶公主下降围棋魁首、棋待诏、一等男爵贾玺,一切礼仪由礼部尚书与钦天监正商议后待办。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