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修神记 > 第96章 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家里的几个女孩儿

第96章 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家里的几个女孩儿

    荣庆堂中众人心思各异,都在盘算着怎么让家里人被朝廷选中。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三人也不例外。

    贾母自不必说,一大早上就得到了宫里戴权传来的消息,知道了朝廷向百姓传修仙功法的事,于是就先派出了王熙凤去探听探听,看看贾玺的意思。

    她心里想的是先让宝玉学了那仙法,振兴家里的同时,让她也趁着机会延长寿命。因为贾玺对荣府一向还不错,并没表现出什么恶意,荣府这一年来也没得罪过他,贾母就下意识地以为贾玺一定会同意。

    如今朝廷已经放弃了贾家,通过朝廷这条路线是无法实现了,通过贾玺向朝廷求情获取这个修仙名额是最稳妥、最好的法子。

    邢夫人和王夫人同样在搜肠刮肚地想法子讨好贾玺。邢夫人思索了一通,也没想到好法子。

    最后暗暗叹了口气,一瞥眼看到了肌肤微丰、温柔沉默的迎春,心头如同有一道亮光照下,顿时福至心灵,想道:这不就是好礼物吗?迎春现今虚岁十四了,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

    她与驸马虽是同族,隔的却远,并不妨碍。只要公主同意,完全可以将她送出去做妾。驸马身边已经有几个侍妾,公主并不介意,再多一个应当也不会介意。即便做不成侍妾,让她做个丫鬟总可以吧?

    念及此处,心里就欢喜起来,准备先跟大老爷贾赦说说,等他同意了,就遣人到驸马府说去。

    此时的王夫人心情则有些复杂。她心中明白,去年因为薛宝钗的事,她得罪了贾玺。即便贾玺没表现出来,她也能感觉到贾玺对她并没什么好感。

    她想:当时只顾着阻止宝钗嫁他了,并没想到他会有如此大能耐。早知今日,当初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拦着他。到了今日,不但宝钗没娶到,连贾家的爵位也没了,可谓是两头皆空。

    现在自己在他心里必定是一个恶人,只怕还会因此连累到宝玉。若是没有之前那桩事,说不得宝玉还有机会成为第一批被朝廷选中的人,如今就不好说了。

    即便很不愿意承认,贾玺却确实是个有能耐的人。如今只能想尽一切法子尽力挽回了。

    但是,自家要如何挽回?除了家里跟他是同族,其他并没什么交情,家里也没什么东西能拿得出手的,难道就这么厚着脸皮去求他?

    即便厚着脸皮去求,他也未必同意,还得拿出一些东西来才行。如今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家里的这几个女孩儿了。

    若是将她们其中一两个给他做侍妾、丫鬟什么的,还能拿得出手。如果能做了他的侍妾最好,这就算是有了婚姻关系,到时让他给宝玉一个名额,他如何能不同意?

    不过,迎春是大老爷那边的,她插不上手。惜春是宁府的,如今归老太太管着,而且年纪还太小。这两人都不合适。

    年纪合适的倒是有一个她亲生的女儿元春。元春现今在宫里做女官,说不得以后还有机会被皇帝看上,现在还不好让她出宫来。

    现今剩下的能归她管、年纪还合适的,只有一个探春了。探春是老爷的侍妾赵姨娘的女儿,她的归宿全由老爷和自己决定,让她去驸马府、公主府里做个丫鬟或是侍妾,她只有答应的份儿,没有拒绝的理由。

    只要驸马收下探春,他想再拒绝给宝玉一个名额的事就不好做了。这事儿对他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太上皇又那么看重他,他岂会不同意的?

    想到这里,王夫人又再三细细思忖了一番,默默微笑点头,自以为寻到了好法子。

    当下主意已定,就笑向贾母道:“老太太,我忽然想起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母也在默默盘算,看她这么说就道:“太太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这里也没有外人。”

    王夫人笑着点了下头:“是这么回事儿,我看探春丫头今年也不算小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寻思着该给她提前定一门亲事……”

    探春正安静乖巧地坐着,听这话忽然说到了自己头上,才抬起英眉既是诧异又是心慌地看向王夫人。她是万万没想到众人谈着谈着就谈到她头上来了。但她素来聪慧,瞬间就有了些猜测。

    旁边坐着的黛玉、迎春和惜春也不免有些惊讶。

    贾母诧异地道:“你也不用这么心急,探春才刚满十二岁,哪里就急着寻婆家了,再过两年也不晚。”

    “老太太这话说的是不错,只是咱家不同以前了,早些定下婚事更好,不然再过几年,谁知道咱家是个什么模样,临到头有没有人家看上她都不好说。”

    贾母闻言皱眉,垂眸叹息,沉吟道:“咱家家道中落,没想还是连累到了家里的姑娘们。你考虑的也是,咱家被朝廷见弃,早些为姑娘们打算也好。趁着现在咱家在外面还有些交情,说定个好人家也好。别跟两个玉儿一样,最终成不了事。”

    贾母说着就看了林黛玉一眼,林黛玉闻言垂首不语,心头羞涩不已。她也想起了去年老太太跟她说媒的事。

    当时正是春桃初绽的时候,一日晚上贾母赶出了众人,独留了她在身侧,将她搂在怀里,拉着她手问她愿不愿意与宝玉成亲。

    她那时听了这话也是吓了一跳,心头涌现羞意。但是她那时只是将宝玉当做是一个表哥,又因为有仙人让他远着宝玉,她并没别的心思。也因为已经有几月没见在道观中读书的宝玉,早已将他忘到了九霄云外,终日只知道读诗文、修炼梦中仙人传她的强身健体之法。

    想到那梦中仙师对她说的话,她就对贾母说:“多谢老祖宗抬爱。老祖宗为孙女说媒,孙女本不应辞。只是一来孙女儿母亲虽然故去,父亲却在,婚姻之事当由父母决定,我不敢轻易答应,自当看父亲的意思行事。

    “二来,我本草木之人,出身寒微,又身有病疾,只怕并不是二哥哥的良配。

    “二哥哥生来衔玉,想必定是天上神人下界,不是我这等凡夫俗子所能般配的,定然还有更好的等着他。我与他成亲,只怕不仅于他没好处,反倒可能损害他的福运。还望老祖宗三思之。”

    贾母听了,原本满脸的笑容凝滞,脸现错愕之色。她还以为黛玉宝玉两人有情,这时才明白是自己弄错了。

    不过他两人相处时日还短,没有培养出感情,倒也不奇怪。再想到黛玉的话,也觉得她说的有些道理。她的婚事的确不能由她自己做主,她的身体也确实不好。

    贾母自此就不再问黛玉的婚事了,但她并没因此放弃,早已打发了人去扬州,询问林如海的意见。不久派去的人返回,说是林如海看女儿还小,并不想这么早就给她定下婚事。贾母只得作罢。

    当下贾母提到了黛玉和宝玉,王夫人就笑道:“老太太说的正是呢,凡事都是宜早不宜迟。若是咱家没没落,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我寻思了一番,觉着将探春给了驸马府里的玺哥儿最好。现今朝廷已经允许同姓婚配了。玺哥儿虽跟咱们同族,但毕竟不是一个祖宗,隔的远,并没大妨碍。

    “只要公主和玺哥儿同意,这事儿就能成。给他做个侍妾最好。若是做不成侍妾,能去他府里服侍他,做个丫鬟,也能长长见识。将来人家一打听她是公主府里出去的,也能高看她一眼,也好婚配。”

    贾母听了前面的话,就想说贾玺是同族人,不大好婚配,及到听了后面让探春去做丫鬟的话,才暗暗点头道:“若是这样,倒也可行。让她去公主和驸马身边长长见识,总比一直将她困在家里好。只是以咱家现在的情况,她未必能进到那府里去。”

    王夫人胸有成竹道:“老太太不用担心此事。事在人为,驸马府里不也有咱家出去的丫鬟吗,让她们从旁说个情,再让老爷过去说说,驸马也不好狠心拒绝吧。只要他一句话,送去个人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贾母垂眸沉吟,颔首道:“那就按你说的试试吧。”

    说着又看向探春,问:“探丫头,你看着呢?想不想去公主和驸马跟前服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