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在大唐斩仙 > 第二十二章 大理寺

第二十二章 大理寺

    “小苏兄弟,出大事了!”

    苏无恙刚进家门,便见到张宝藏在院中焦急万分地等着自己。

    没等苏无恙开口询问,张宝藏便急切道:“我今日与往常一般接诊,本以为和平日没什么不同,谁知正午时来了个五十余岁的汉子,我见他身形健硕便随口问了一句,谁知他竟是城中一家武馆的馆主,拥有凝血后期的武道修为。小苏兄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苏无恙闻言心中略惊,他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代表着即便是修行者,是武修这般强悍的体魄,也挡不住这诡异的疫疾了。

    苏无恙的心中有一种“果然发生了”的感觉。

    自从窦县尊口中得知当年之事后,他便隐隐有一种预感——事态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苏无恙面色不变,开口道:“张兄,劳烦你去城中其他医馆打听打听,是否有其他修行者染疫。无论有无,都请先回医馆坐镇。此等关头,你的医术不可或缺。”

    张宝藏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二话不说便出门去了。

    苏无恙沉吟了一阵,来到正在缝制衣物的母亲身边,嘱咐母亲一定要把那鳞片随身带着,近期更是不要离开这片区域。

    妇人见儿子这般严肃,急忙点头答应。

    而后,苏无恙又挨家挨户来到叔伯婶娘的家中,同样提醒众人近期莫要离开这片街道,见众人都答应了,这才放心离去。

    做完这些事,天色已经渐暗。

    苏无恙用过晚饭,盘坐在榻上,静下心来呼吸吐纳。

    他有一种急迫的冲动,想要突破境界,达到凡境二阶。

    乱象之中,唯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让他保护自己在意的人。

    但苏无恙明白,越是这样,越是不能急切。他能感觉到,自己距离凡境一阶的极限,只差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距离。

    此时若是心急破境,曾经的积累和修行,便全都白费了。

    ……

    在那之后的数日里,苏无恙都行走在萧条的灵宝城之中。

    一城寻一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苏无恙却依旧踽踽独行,拄着盲杖,缓缓前行。

    他“看”见无数百姓正承受着疾病的苦痛;

    他“看”见数不尽的疫气缠绕分离,而后消失在虚空之中;

    他“看”见压抑的气息笼罩在灵宝上空,如有惊雷即将降世。

    他闭着双目,心中却愈发清晰。

    烟花巷。

    这是灵宝城最繁华的一处烟柳之地,许多灵宝城的富庶子弟都爱在此一掷千金,博得美人一笑。

    苏无恙走遍灵宝城,于是便也走到了这里。

    而后,一个缠绕着欲念与浓郁疫气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视野”当中。

    烟花巷中,一个满面通红的男子搂着两个只着薄衫的女子,走出一处妓院的大门。

    男子对着两个女子上下其手,而后醉醺醺地拍了拍二人的屁股道:“回去吧回去吧,你们两个骚……骚娘们,今日小爷我玩……玩的尽兴,改日再……再来宠幸你们!哈哈哈!嗝!”

    男子打了个酒嗝,而后便踉踉跄跄向前走去。

    苏无恙站在暗处,静静地望着这一切。

    “苏宪?”

    思索良久,他才回忆起方才那人是谁。

    此人名为苏宪,乃是大长老的侄孙。自小不学无术,还未成年便流连花柳之地,年纪轻轻便染上了一身花柳病,即便是苏家那些老狐狸也看不上他,是当之无愧的苏氏败类。

    此时再看,此人分明竟有凝血末期的修为,哪里像是染病的样子?

    苏无恙一言不发,静静坠在此人身后,直到此人迈步进了苏氏大宅,苏无恙才停下了脚步。

    如果我没记错,此人两年前便因闯祸被赶出了苏氏大宅,今日竟能自由出入此处?

    苏无恙隐隐感觉到其中或许藏着隐秘。

    忽然,“知微”微微一动,熟悉的气息闪过。

    苏无恙微微闭目,“知微”将一个轮廓在心中勾勒而出。

    苏无恙不动声色,远离了苏氏大宅数百米后方才开口:“阁下一直跟着我,不知所为何事?”

    见暗处始终没有动静,苏无恙微微一笑道:“还不现身吗?元兄。”

    “你明明只有凝血境,竟能发现我?”

    暗处之人这才现出身形,那普通的面容,正是元镜。

    苏无恙笑了笑:“人总有些秘密,元大哥不也同样如此。”

    方才要不是靠着“知微”,苏无恙断然无法发现元镜的存在。

    而且自始至终,苏无恙都没能看穿对方的修为。

    元镜面无表情道:“你是苏家的人?”

    “曾经算是。”

    “那现在呢?”

    苏无恙笑了笑:“现在,我觉得我是,但他们不这么认为。当然,我也不把他们当做苏家的人。”

    元镜沉默片刻,开口道:“苏家藏有大秘,十分危险,你别再靠近了。”

    看得出来,若不是城门那一面之缘,元镜不会说这句话。

    说罢,元镜便静静转身,即将融入黑夜之中。

    苏无恙想了想,突然道:“元镜兄,可是为了城中疫疾而来?”

    元镜从暗处慢慢出现,静静地看着苏无恙。

    苏无恙道:“我曾见过一人,名曰易温,不知元镜兄可认识?”

    元镜木然地摇了摇头。

    苏无恙有些疑惑,他本以为元镜便是为此人而来。

    “灵宝城之疫,极可能与此人有关。”

    元镜闻言目光微微一震:“你如何得知?”

    苏无恙微微一笑,却只是看着元镜,不再多言。

    元镜愣了一下,这才读懂苏无恙的意思。

    他取出一枚约有一尺长的令箭,掐着手诀,轻声念道:“诸天浩荡,人道昌隆。圣皇赦令,诸事皆隐。”

    一道黑色的微光静静地从他的脚下铺开,笼罩了这几丈方圆,一时间,夜色仿佛深了几许,一切都隐藏在静谧之中。

    苏无恙此时也非未曾拜师时那般对修行之事毫无了解,能够看出元镜手中之物乃是一件法器,有隐秘诸事之效。

    “我乃大理寺铜章密探,奉圣皇陛下之命,巡查灵宝!”

    元镜平常古井无波的脸上,此刻竟难得闪着骄傲。

    大理寺密探!

    这是多么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此世大唐立国数百年,大理寺密探自立国之初,便有稽查众臣之责。到了圣皇陛下临朝,大理寺之职权更是空前。大理寺密探者,可为陛下巡查诸域,有不臣者,密探有不告而杀之权。

    简单来说,每一位大理寺密探手中,都握着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

    苏无恙面露讶色,心中却早已了然。

    灵宝城无故失联如此之久,即便求援之人皆未能到达郡城,朝廷也应该察觉到了端倪。

    “数月之前,朝廷有大能察觉灵宝城将有大事发生,我奉寺正之命前来灵宝城。”

    数月之前便察觉到了吗?

    也对,大唐能在这充满着鬼神仙佛的世界中昭昭临世数百年,自然少不了能力通天的奇人。

    元镜肃然道:“苏公子,你若对此事有所知,请切莫隐瞒。”

    苏无恙点点头,便以和窦县尊对话时同样的说辞将事情一一道来。

    话尽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

    “易温?”

    元镜沉吟许久,突然抬头看向苏无恙:“苏公子,为了大唐百姓,可愿助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